詩和遠方一旦沾染就會上癮 | 旅行

文|文子西

圖|文子西


我們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可是我們總是礙于現實生活在茍且之中,詩和遠方一旦沾染就會上癮。我想要到達的遠方,也許是一場旅行。我所理解的旅行是一種心靈和身體的放空,走走停停也罷,到一個閑適沒有紛擾的環境中去。

陶瓷工藝品

3月份的中下旬,辭掉了原來的實習,兩天的時間就下定決心要出去走走,那時候不知道要去哪里,更不知道手里的錢能去哪里,經過朋友推薦選定了去婺源,朋友告訴我那時候的油菜花正是最美的時候,的確是這樣的。可是我很貪心,出去一次絕對不會只在一個地方停留,心想,到了江西不去景德鎮看看也許是個遺憾。就這樣我開始了自己一個人的第一次旅行。

背上一個不大不小的包出發,因為討厭大大小小的累贅,所以不想帶太多東西。火車很慢,但是一路上卻沒那么無聊,帶著一種期待和向往,一路向南的旅程是激動人心的,一個人的四處尋覓也是心有余悸的吧。

從北京抵達景德鎮的時候,面對這個并不繁華的小鎮,內心是平靜的,并不明顯的公交站牌,沒有明確路線指引的公交線路,很早就停運的運營時間,和北京截然不同,有些不太習慣。出租車的起步價很低,打車到了預定的青旅,記得那天是雨天,雨滴打在傘上形成的水珠很美。

等待一場不期而遇

青旅的老板有自己的陶藝工作室,是個帥小伙,整個青旅也充滿了藝術氣息,擺放的陶瓷工藝品,掛在墻上的抽象畫作,兩只愛叫又調皮的貓咪,在這里有來學習陶瓷工藝的大學生,有和我一樣的游客,這樣的生活簡單而富有詩意。樓下那家店的炒粉不是很正宗,烤串卻是很美味,我喜歡上了一家簡單的面館,總是去點他們的榨菜肉絲面,老板和老板娘很熱情,兩人交談時講方言,和客人交談時講普通話,畫面和諧而美好。

雕塑瓷廠里遍布小小的工作室,不乏工藝品,陶溪川的創意氛圍和文化氣息將你包圍,某個夜晚來臨,昏黃的燈光照亮整個廠區,好玩的有趣的都不會缺,在這種藝術的創作氛圍中,你看到陶瓷創造的各種抽象的、具象的藝術品,加上咖啡廳、書店更加為這種恬淡的生活增加了寧靜和不爭。親自去體驗一下,畫一幅自己都不懂的畫,嘲笑自己一把,即使不懂藝術也能體會一種心境。

陶溪川內

到景德鎮心心念念的是去看一下古窯,不懂陶瓷的我卻想去看看這門偉大的藝術是如何存在的,古窯里集中了各種巨型陶瓷工藝品以及一些我不知如何形容的藝術作品,地上鋪的,墻上貼的都是細碎的陶瓷片,就連路邊的垃圾桶都是陶瓷燒制的,這就是瓷都。古窯的門票憑借學生證可以打折,走在路上兩側是長滿青苔的木材和長草的樹木,一個北方姑娘對于樹上長草這種事情是非常新奇的,蔥蔥郁郁包圍著我,進入景區可以看到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瓷窯,放眼望去,眼花繚亂的陶瓷成品半成品,上了年紀的陶瓷師傅,我想這些人可以叫做“匠人”了吧,一筆一筆的畫著,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尊敬。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雖是外行卻不愿做一個看熱鬧的人,景區內不僅有古窯還有景色,享受這種感覺。

某古窯


成品與半成品

古窯外景

匠心獨具

在景德鎮短暫停留后去了婺源,真是美麗的小鎮,這不是一個集中在一起的一個景區,而是分幾個線路抵達一個個的各具特色的村落,白墻灰瓦的徽派建筑,漫山遍野的金燦燦的油菜花,在這個時節,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游客比預想中的要多,遇到了同行的小伙伴,到過李坑、江灣、汪口和江嶺,江嶺是最適合看油菜花的村落,李坑是最適合看徽派建筑的村落,江灣是個適合中途停留到過走過的村落,穿梭在村落的一條條巷子里感受當地的人文氣息,而汪口可能是不怎么值得去的。李坑是《致青春》的取景地,這里建筑很美,但是商業氣息是濃重的,它是擁擠的。江嶺的漫山遍野都美極了,坐上免費的游覽車抵達海拔最高的山頂,霧氣籠罩,心生敬畏,低頭望去是油菜花的海洋。

李坑
白墻灰瓦
油菜花盛開
宛如一副美麗的畫卷
走過兩個地方,結識了幾個同自己一樣的伙伴,結伴而行后匆匆分別,和景色一樣都留在了記憶里,也踏上了回程的路。

一直都期盼有一場一個人的旅行,如果有機會還想自己一個人遠行,靜靜地走在陌生的街頭,去路邊的咖啡店坐一坐,去一家有意思的店里買幾個紀念品,沒有什么煩擾,給自己的心靈和身體放假,感受一下慢節奏的生活,在月亮升起時回到住處。

這場旅行過后,好像對遠方有了更多的情愫,關于旅行,像罌粟會上癮。


如果有人想去可以問我詳細的攻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