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爾浪洼
小葡萄問:
古叔,我今天又被上司修理了,我弄了兩個晚上的文件,被上司否了,說我是在做無用功,氣死我了。我真想甩她一個耳光,一走了之。可是,我今年才參加工作,我知道今年的工作不是很好找,而且我這份工作的薪水還不錯,我想了想,這次忍了算了。我就不明白了,難道她就沒有年輕過?古叔,難道新人就一定要被上司這樣修理嗎?就一定要這樣子委屈自己嗎?
下面是我的回答:
我今天遇到的跟你遇到的正好相反。下午吃飯時,鄰桌一個干練的主管聊起最近的工作時,特別提起,說今年的新人素質非常差,是她帶過的幾波新人里,素質最差的一批,并感慨說一代不如一代:“不知道他們的幾年大學都念到哪里去了,改一份文件,居然也要兩三天。而且不是讓他們自己重新寫,只不過是照我的意思改一改,有什么難嘛!”最后感慨說:“真是爛泥扶不上墻!”
所以說,不是只有你覺得不爽,其實很多做上司的,也覺得很不爽。只不過是資歷不同,閱歷不同,角色不同,所持的觀點不同,不爽的角度不同而已。
這才是問題的真正癥結所在。
實際上,這不是現在才特有的現象,在職場上,一直以來,有老員工與新員工,上司與下屬,乃至有代差的兩代人之間,都存在這種現象。
我以前遇到過比你遇到的這種情況還夸張的事情。
那時候,我們公司有很多的項目要申請,于是我們就返聘了一位搞了一輩子技術的老專家來做這件事,目的是讓他帶帶新人。其結果是,新人是給他了,但他不愿帶。而新人呢,也對他是百般不滿,不愿意跟他。一老一少,鬧得不可開交。
我分別問他們,理由讓人啼笑皆非:老人喜歡從自己做過的發黃的文件中找到一堆,讓新人照著做。新人呢,嫌麻煩,直接從網上下載了一大堆范本,七改八改,就搞掂了。老人抱怨說,你看你,這個表格跟我的不一樣。新人說,你要的內容格式都有了,為什么非要打成一模一樣?又難看,又浪費時間。老人說,關鍵是你有些數據錯了,新人說,那錯了的我改過來不就行了嘛……
今天我說這個例子,不是要說誰對誰錯,而是說,兩代人做事情,在觀念、方法、技巧上都會有差異,所以才有矛盾。這種矛盾,并非不可以調和。其實做同樣的事情,并沒有定規和標準答案,用老方法或新方法,其實都行得通,只要達到最終需要的結果和目的就行。
但不管是老員工,還是新員工,在發生沖突的時候,往往都會忽略掉工作的目的,而糾結于形式和過程。確實,因為時代不同,成長背景和接受的教育不同,有點兒道不同的感覺。但我認為,主要結果相同,道不同又有何妨呢?
今天因為是你問這個問題,你在這種沖突中,扮演的是新人的角色,所以,我今天就主要站在新人的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并著重說說這種新生代如何看待自己“傲骨”的問題。
你是典型的90后(都快要歸入00后行列了),也就是被稱為“拇指一代”的人,你接受的各種新鮮資訊很多,因此對整個社會氣氛、工作方式有非常新鮮的看法。所以,你們這一代有很強的革新能量,必然會產生與以往不同的工作觀念和方式。但這種精神若以殊途回到職場,往往可能就變成了看不懂陳舊的體制,坐不慣那些似乎還帶有很多“職場政治”意味的辦公室新椅子,更是不愿彎下腰多走幾步路。這股傲氣,來自你大概深信職場應該更平等、讓專業說話、讓有能力的人被看見的緣故吧!
可是這并不表示,你擁有想法的新世代可以越過所有過程,抵達自己想要的位置。在批判舊人不夠尊重自己的同時,你是否想過自己具備勝任現在工作的專業與行動力的問題嗎?
我常在很多同齡層的微博和微信上看見你們這個年齡層的人們炫耀自己有骨氣,世道混屯時不我與。很多人不想“彎腰屈膝”做些自己為難的事,而這些所謂的傷及他們自尊的事,大多都是些“看起來不成大氣候”的小事,譬如替老板改改文件,替主管的報告和方案收尾、做上司沒時間做的一些其它事。
說真的,在我看來,我真是覺得這種自尊會追求自由平等的力道用錯了地方。我倒是覺得,做一個金字塔最底層的事不是什么壞事。沒做過那些小事,怎會知道自己可以成什么大事?在“我在做的事”與“我想做的事”之間,距離并非天長地久,二十歲才冒頭的這幾年,我覺得不分什么時代,成長都是需要經歷和煎熬的。
當然,我也認同,熬不是忍。就像你自己改文件的例子,為什么你無法快速改出上司需要的文件出來?因為你欠缺相應的知識積累和上司那樣高度的判斷能力。我上面舉過的跟老專家做文件的新人也是。沒錯,在電腦技術的應用水平,以及資料的搜集快捷方面,新人超過了老人,但是,那種做幾十頁文件沒有數字差錯的功力,則不是會電腦和能快速搜集資料所能解決的,那是需要長期訓練和長期積累才能做得到的,這就像是熬一鍋好湯,不僅僅是調味的問題,更需要火候,“火候不到,難以下咽,火候過了,事情就焦。”一個道理。
所以,做為一個才參加工作,才處社會的新人,我的看法是,你真正需要的其實不是骨氣,而是底氣。上司批評下屬,自古以來從沒有消失過,一直都在,我相信就算是在你這一代,乃至下一代,都不可能根本上消失,所以與之較勁,并沒有意義。但上司指出你的錯,你是否可以改進,不再犯錯,或者少犯錯?你能否快速超越自己,能否以實力代替資歷,才是100%真正取決于你,而不在別人。
所以,在職場上,我的觀點:還是學會受點委屈吧!畢竟,工作成績,不是有了膽識就可以有的。我認為,更應該值得你關注,并去多想上一想的是,才接觸工作,幾乎是一無所有的你,拿什么才能超越別人努力十年的成績?你希望自己多久超越對方,去獨當一面?我想,在這件事情上,不管是牛專業、好腦袋還是高傲氣,都無濟于事,沒有太多捷徑可抄。要想出成績,都需要經驗,而經驗積累,則需要過程。能力這種東西,有時候真的就像熬老湯,猛火往往解決不了問題,往往需要文火慢熬才行,而那些真正好味的頭湯滋味,大多也是耐著性子的人,才能真正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