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環境指標達不到,要想蜜蜂工作就很難了

蜜蜂類的地理分布取決于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熱帶、亞熱帶種類較多。不同亞科或屬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蜜蜂科的熊蜂以北溫帶為主,可延伸到北極地區,而在熱帶地區則無分布記錄。短舌蜂科分布于澳大利亞;蜜蜂科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亞屬只分布于中亞;蜜蜂科的無刺蜂屬則分布于熱帶。

不同景觀均有蜜蜂分布,大多數棲居在草原、森林、河谷、山地和荒漠。各景觀帶均有代表屬或種,例如地熊蜂為森林草原種,擬地蜂屬為典型的草原屬,準蜂屬以草原種居多。外界環境對蜜蜂生活有很多大的影響。想要蜜蜂正常工作以下因素都要考慮。尤其是意蜂和中蜂,這些環境指標達不到,要想蜜蜂正常工作就很難了。


1溫度

蜜蜂屬于變溫動物,然而由成千上萬只蜜蜂組的蜂群,具有恒溫動物所特有的調節體溫的能力。蜜蜂數量越多,蜂巢內溫度越穩定,并能夠保持在適溫34℃~35℃的范圍內。溫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其發育和繁殖。如在27℃時封蓋子雖然能羽化為成蟲,但沒有采集力;30℃時羽化推遲4天;37℃時羽化期縮短3天,但有大量封蓋子死亡(見子不見蜂)蜜蜂生活的最適溫度為15℃~25℃。氣溫在5℃~35℃時(白晝蔭處氣溫)蜜蜂就能出巢活動。

氣溫長時期在10℃以下蜂王停止產卵,蜜蜂減少或停止出巢活動,在蜂巢內結成蜂團,轉入斷子越冬期。在溫帶地區,冬季蜂王停止產卵,只有老蜂逐漸死亡,沒有新蜂羽化,蜂群中蜜蜂的數量逐漸減少;夏季蜂王每日的產卵量往往超過1500粒,新蜂的羽化數大大超過老蜂的死亡數,蜜蜂的數量逐漸增多,蜂群發展到高峰。

  一年四季氣溫變化很大,為了生存,蜜蜂通過各種方式來調節箱內溫度。在炎熱的夏季,當蜂巢內溫度超過適溫范圍時,蜜蜂外出采水,蒸發水分(扇風)進行降溫,當蜂巢受烈日暴曬,輻射熱過高時,蜜蜂離開巢脾,集結到巢內較大的空間及堆集到巢門口散發熱量,這種現象生產上稱離脾。相反,遇到寒冷時,蜜蜂離開邊脾,聚集在蜂巢中央的子脾上護子,生產上稱縮團(也叫結團)。在嚴寒的冬季,蜂群結團越冬。蜂團外圍適溫6℃~10℃,蜂團中心適溫24℃~30℃,若保溫不當,蜜蜂以吃蜜運動、散團等行為來調節溫度。由于新陳代謝增強,不但影響蜜蜂壽命,而且飼料耗量增加。

2濕度

  蜂巢內空氣的相對濕度高低與外界空氣的溫濕度、巢內飼養溫度、蜜蜂生理狀況及正在發育個體的數量有關系。正常蜂巢中央的相對濕度為77%~84%,蜂巢內各部位的濕度變動在25%~100%之間。在流蜜期,蜂巢中央濕度為55%~60%;如果自然界沒有流蜜,子脾之間的相對濕度為76%~91%,因為哺育子脾需要較高的濕度,釀蜜時因蒸發采集來花蜜中的過剩水分,而需降低濕度。越冬期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為75%~80%,如果巢內干燥,蜜蜂體內及巢蜜中水分蒸發快,蜜蜂會感到口渴而吵鬧,導致越冬失敗。蜜蜂除了利用代謝水分外,以采水及噴水滴蒸發水分,提高巢內濕度,以扇風來降低巢內濕度。


3光的影響

  日照能刺激蜜蜂出動,采集季節為一年的長日照季節,蜂箱宜放陰涼處,巢門朝南,夜晚蜜蜂也有趨光現象,夜晚應處在黑暗環境。


4其他氣候因素

蜜蜂生活要求流動新鮮的空氣,當空氣不流通,群蜂易顯不安狀態,特別悶熱場合更十分危險。陣雨或突然的暴曬,對于蜜蜂出動安全亦有很大的影響。海濱經常風大的地區,蜜蜂采集活動被迫貼地面飛行,因此,選擇場址,對于風力、風向的頻度以及所處范圍的天然屏障或人造屏障都必須加以注意。

熟悉蜜蜂的生活習性以后,針對問題,因地制宜,科學養蜂才高效!

end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直以來人類的燒殺掠奪使得地球面目全非,動物們絕地逃亡,許多動物瀕臨滅絕。他們破壞了自然平衡,又試著去彌補、去拯救...
    齊一文閱讀 894評論 0 7
  • 若是你從江南的梅雨季 直接走入途經江南的火車里 就能相得益彰地明了 什么是清新舒暢 什么是逼仄郁悶 少女身上的氤...
    騏驥嗯嗯閱讀 204評論 0 0
  • 由金凱瑞所飾演的喬爾和克萊門蒂娜相識相愛,可是不幸的是克萊門蒂娜因為霍華德博士的實驗失憶了,喬爾想盡各種辦法喚醒女...
    女生動漫閱讀 841評論 0 0
  • 書名:《把時間當作朋友》 作者: 李笑來 標題:讓你的生活更有序的10條清單 001.預估 開啟有序生活的第一步,...
    Anna_Lam閱讀 14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