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是被尿意憋醒的,可是我不敢動,忍著。為了讓身邊的女兒多睡一會兒,我常常這樣。她睡覺輕,我一起床她立刻就會醒。所以,我總是在醒來后繼續陪她躺著。
天光已經很亮了,客廳里傳來先生和兒子的對話聲,大概是七點多,他們還沒有出門。先生每天六點多就會起床,為兒子準備早餐,然后把他送到學校。他自己則會在小區門口吃上一碗老料熱干面,再喝幾碗面湯?;蛘呷シ叫闳A糊辣湯店里喝一碗糊辣湯,吃一個肉盒,再加倆鹵蛋。然后再去公司上班。
我正在迷糊中,先生突然推開門,向我揮手,道再見。我不耐煩地小聲說快走吧快走吧,別把妞妞吵醒了。他平時一般不會進來打招呼,可能是有東西落在房間里了。
聽到他們關門下樓的聲音,我松了口氣。家里又恢復了安靜,我恍恍惚惚又睡著了。
再次睜開眼睛,望向窗戶。天藍色的塔夫綢窗簾被日光照得半透明,變成了天青色。薄薄的泛著一絲絲珠光,打著折的地方顏色深一些,弧度很優美。沒拉緊的兩片之間透進一道光柱,今天又是大好晴天。
飄窗上靠左邊放著一張燒桐木的小方幾,鋪著植物藍染的茶席,上面是刺子繡的水波紋。貼墻擺著一個置物架,小格子里放著幾塊石頭。那是弟弟大學畢業后去敦煌給我帶回來的。很美很美的石頭,每一塊都不一樣。弟弟知道我喜歡石頭,不遠千里負重幾十斤,背回了十幾塊大大小小的石頭。現在想起還是很感動。
小桌上還有兩個托盤,放著幾盆陪伴我好幾年的多肉。我養的多肉前仆后繼犧牲了很多很多盆,活下來的就這幾個了,因為總是隔著窗戶曬太陽,它們徒長得厲害,完全不似剛買回來那矮矮胖胖的小可愛模樣了。它們長得高高的,隨著太陽的照射扭曲成各種形狀,我會經常為它們移動方向。長得有些奇怪,可是既然活著,我就不會放棄。
還放著幾本沒來得及看的書,一個仿古的竹制的提梁食盒,我當擺設放在這里,略有古意。小方幾的右側放了幾個靠枕,以前偶爾會在這里泡茶,打坐,靜心冥想。拉上白紗簾,變成一個半私密的小空間。我很需要這個完全屬于自己的地方?,F在,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樣了。我想是該把丟下的事情再重新撿起來了。
挨著飄窗是女兒的嬰兒床,這還是兒子小時候的床。女兒現在還跟我睡大床,小床上堆著她的各種玩偶,睡萌娃娃和小海馬,小金寶和長耳兔,還有一個我親手為兒子縫制的小娃娃,他送給了妹妹。小床上面懸掛著一個轉轉樂搖鈴,打開之后幾個小動物就會跟著音樂轉圈圈。從我躺著的角度看過去,逆光中旋轉的搖鈴,多么地溫馨,有煙火氣。
緊挨著我的枕頭放著幾本書,《紅樓夢》、《了凡四訓》、《生命喜悅的祈禱》和魯米的詩集《在春天走進果園》。女兒平時特別愛看我的書,她看到我看書,她也拿起來翻看,里面黑壓壓的全是字,她照樣看得津津有味。
我細細的打量著每天生活的空間,充滿深深的感恩。這個家,承載了我多少的歡笑淚水,也見證了我結婚十一年的成長歷程。我發現,我深深地愛著這個家。愛著家里的每個人。
女兒醒來了,哼哼唧唧還要吃咪咪。讓她吃個夠,然后心滿意足地自己爬起來,到小床上去拿她的小籃子。
我在床上躺著,看著她玩,跟她說話,哄她換衣服。每天這個環節都特別漫長,她反反復復,一會兒要穿一會兒又不穿,磨磨嘰嘰,我的耐心快沒了。
她又爬下床,在地墊上拿書看。我去拉窗簾時她又跑過來要上飄窗看車車。
打開窗簾,看到寬闊的馬路上車并不多。梧桐樹的枝干還是光禿禿的,不像柳樹,早已吐出了綠葉。
女兒扒著窗子,咿咿呀呀地邊看邊說,我嗯啊地回應著。幸福的一天又開始了。
好不容易哄她換好衣服,洗臉刷牙,看看時鐘已經九點了。
阿姨每天早上八點半來到家里,為我們做早餐,打掃衛生。她先陪妹妹吃飯,我去洗漱。早餐是大米燕麥粥,炒黃瓜,煮鴨蛋和煎餅。我們都喜歡吃中餐,早晚飯都要喝粥,吃炒菜。阿姨做飯很好吃,清清淡淡,很合我味口。
吃完早飯一般都是九點半以后了,天氣好的話我就會帶女兒下樓玩,霧霾嚴重或者大風下雨,我們就會待在家里,喝茶看書,聽音樂玩彩泥,搭積木騎搖馬。不出門的活動也挺豐富,但我還是想讓女兒多出去走動曬太陽接地氣。
一個全職媽媽的日常說起來是挺單調的,但其實我也很享受這樣的生活。我喜歡陪著孩子一起做事情,看著她每天的成長與進步,再用影像與文字記錄下來,這是多么平凡卻有意義的事情啊。
一個小時寫了將近兩千字,我也不知道怎么有這么多想說的話。
群里的每個人都讓我感動,我會仔細認真地看每個人的文字,隔著屏幕,我感受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那些文字,看似簡單平淡的描述卻有著驚人的力量,震撼我的心靈。我感覺我們離的很近很近。像久未謀面的老朋友們。感恩所有的真實與敞開。感恩大家,每一位。
以下來自菲朵
@所有人
利用瑣碎時間看了大家的書寫練習,內心充滿感動,謝謝你們的信任和敞開,由衷地贊嘆你們每一個人。很多人說,熱愛寫作的人都懷著一顆文藝之心。但事實上,寫作,尤其是內心寫作,比“文藝”烈得多,深得多,也痛得多。 我是菲朵,或許你們對我都有一些了解。這50個人里面,有老朋友,有新朋友,有拍攝過的客人,也有曾經的旅伴。我今年39歲,第一次離家出走是4歲半,80年代的社會治安很好,還好我沒有丟……這樣的童年為我奠定了此生的模式,不斷地出走,不斷地離開,很難長期安住在同一段關系里。為此,我付出了很多代價。 年幼時父母分離,雖然沒有離婚,但將近30年沒有見面,也沒有任何溝通。雙親一輩子過著不快樂的生活,我在這樣的困境里一直游離。一方面特別努力,想要證明自己值得被愛,也得到很多獎賞,如今看來無論從各個角度講生活都很不錯。另一方面,生命仿佛受到詛咒,每隔幾年就想要打破現有的生活。因為日常生活無法喂養我,無法令我感到幸福和滿足,而我渴望的精神世界又遙不可及。近十年,幾乎所有夜晚,我都在房間里寫作,是寫作救贖了我。因為它,我甚至放棄了尋找靈魂伴侶……也開始學習在一段關系里堅持不同階段的學習。建立這個療愈書寫團體,是因為在這四年多的拍攝里,見到過太多“溺水”的人,我知道我們需要彼此,這將會帶來一些意義。我最大的優點就是堅持,只要喜歡一件事情,一定能實現下去,因此我所有的理想都能實現;而最大的局限就是太固執,不流動。作為一個典型的土象星座,生命的流動是我最大的課題。 談話是一種很好的練習。語言是天生流動的意識,當一個人說出一句話,自我意識就開始循環,請注意自己平時的語言模式,是明亮的還是晦暗的,是控制的還是完全放任的,是能帶來鼓勵的還是具有負面煽動性的,然后有意識地去修正它。我們可以回顧過去的20年、10年、5年……你一定會找到自己的某種慣性和習氣,或者說因果關系。一切事情都不是無端發生的,我們要找到那個源頭。第二天的課題,讓我們先來一些日常生活的小觀察。
Day2 3月16號課題:(請于3月17號上午十點前分享) 用20分鐘來描寫你清晨醒來時看到的場景,你的房間、窗簾的質感和顏色,透窗而來的光線質感。窗戶外面的風景,你在房間里做什么,身邊還有什么人。你是否能很迅速起床,還是懶洋洋賴在床上待一會兒。今天早晨你吃什么?心情是沮喪還是充滿能量?(這個練習對喜歡攝影的朋友格外具有意義,你可以把日常里的細節拍下來,拍很多無人的空景,這會成為一種觀察生活細節的練習,堅持下去,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晚安,親愛的小伙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