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一:是老了還是煩了
?我是宅女,不管什么五一十一春節周末,不出意外就是窩在家里,睡覺、買課、看書、瞎折騰。實在是對人山人海的風景失去了興趣。主要是出去折騰人也折騰錢。沒辦法,我有情懷的世俗著。
?最近懶癌犯了,連朋友圈也懶得更新了,微信也不想看了,什么新聞統統跟我沒關系,誰又求婚了、哪個景區又堵人了、又曬臉曬吃曬情懷 、發雞湯勵志、什么趨勢大局,沒毛線關系。好像是活的頹廢了,又好像活的明白的。
出去看看,才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東西我不需要的,聽了幾節周國平的哲學課,有一節講蘇格拉底的,第一個把哲學從星空拉到人間的人,開始關注靈魂。蘇格拉底本職工作是個雕塑家,因為到處找人辯論所以也賺不了什么錢
大家都想知道在雅典誰最聰明,所以眾人問神:“誰是全希臘最聰明的人?”神諭說:“蘇格拉底!”眾人跑去問蘇格拉底:“你為什么是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大驚,“我這么愚蠢,怎么可能是最聰明的人呢?難道神諭說錯了嗎?貌似不可能呀”!于是,蘇格拉底開始尋找答案,他找了許多上流社會的精英交流這個問題,終于,他解開了這個謎題的答案:“我之所以是聰明的人,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很無知,可是這些自詡上流社會的人,明明很無知,還表現出來很聰明的樣子,怪不得我是最聰明的人呢!”這句話后來衍生出錢:人啊 認識你自己。
因為雅典連年戰爭,所以死人很多,所以很幸運男人可以娶好多個老婆,蘇格拉底娶了兩個,他大老婆是出了名的潑婦,打罵那是家常便飯,有一次罵完,蘇格拉底要出門,大老婆從樓上潑下一盆冷水,蘇格拉底說:我就知道打雷之后一定有暴雨,你看來了吧,所以心態多好。蘇格拉底有句名言:好的婚姻僅給你帶來幸福,不好的婚姻則可使你成為一位哲學家。他老婆貢獻巨大
因為教唆年輕人獨立思考被審判,雅典公民不惜成立法庭來審判,500個大眾評審,自然而然,他沒啥好下場,其實有很多認罪的機會、賄賂的機會,可是他死認理,服毒自殺
死之前,說了一句話
分別的時刻來到了, 我們會各走各的路,我去死, 而你們繼續活著, 哪一條路更好, 只有神才知道”。
是啊,究竟誰更好,只有神知道。這個世界多數都是冷暖自知,旁人看不懂,也看不透
其實除了看蘇格拉底,前段時間還看了老子,據說偉人特別是思想家、哲學家通常自己都過的不是很好,好像就釋迦摩尼出生好一些,命運多舛,是啊,苦難才是人生大學。多人巨作、思想都是在苦難中產生。
所以當你覺得苦的時候,多安慰自己,這是感悟高發期,這個世界,你看的最透徹。
就好像你啥也不穿,在鏡子面前照自己
知道其他都不是你的,只有自己一副皮囊還有龍魂而已。
? ? ? ? ? 二: 是痛苦還是幸福
昨天天真冷,冷的心寒,我帶兒子出去,路過吃串串{類似于火鍋}的地方,兒子說,媽媽,我們去吃一點,暖暖身子吧。
其實他超級想吃
我拒絕了。火速回家
我妹回家八點多多了,帶他去吃串串,十點鐘回家,結果半夜去衛生間,泡泡就開始吐,緊接著發燒,38度9,趕緊退燒藥,這孩子平時生龍活虎,結果一早上起來蜷縮在床上醒不來,說肚子疼
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我抱在懷里去,冷風颼颼,感覺到悲壯又溫暖,醫院去。去社區醫院,說肚子疼,確診不了,讓我去三甲醫院,嚴重的上呼吸道感染,驗血、打皮試,哎,哭的稀里嘩啦,說媽媽騙人,明明說打一次,為什么要打兩次。
終于吊針掛上了。躺在病床上,我知道孩子是幸福的,因為剛好有個電視,電視里剛好有最喜歡看的恐龍世界。再也不要規定看一個還是兩個,吊針沒打完,就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
所以這個時候身體是痛苦的,心靈是舒暢的。不說話、不用看大人臉色,眼睛就一直看恐龍,這應該生病之后最大的收獲了。
所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誰也說不清是好還是壞
所以外人看起來幸福的事情,當事人覺得未必,外人看來悲慘的事情,事件中心人也許會覺得這是人生中最安分的時候了。
我前一段時間,育嬰師項目拖啊拖,遇到了豬隊友,我索性全退錢算了,20幾萬一天沒了,把房貸貸款一次還清,我空空如也,從零開始
可是退了錢,還了貸,終于睡著覺了。今年喔一年都覺得欠別人的。欠出了不少白頭發。
本來不急著開新課,不過也沒辦法,還是開吧。造勢也不會,就靠著老學員支持了。
謝謝了
三:是技巧還是天賦?
沒啥愛好,就是好買課。
只要是有點料的課,我都要買,其實我還是比較省錢的,現場課面授課太貴,報的少,主要是懶的出門。線上課我買了很多
買了不一定真正聽里面的內容,但是我真正喜歡琢磨的是課程設計框架和邏輯結構。
想看看高手都是怎么寫文案的 都是怎么拍視頻的 甚至開場的時候怎么開、怎么講故事、怎么做復盤、怎么做練習。
我喜歡這個
昨天買了兩個課
寺昆老西的演講課 一口氣瀏覽了六七節課,還是很有料的,真正的課,沒忽悠人,里面的結構鮮明、觀點清晰
主要是幽默人長的帥
該有鹿小姐的語言表達課,據說鹿小姐是中央電視劇臺主持人,十點讀書的主播,聲音好聽,人美,很溫暖
一口氣聽了兩節
我在觀察文案的時候
發現絕大部分靠語言表達的人都有一次自卑的過去,找不到工作了、說話緊張啦、不自信了。然后突然就逆襲了。這的確是好故事的套路
不過我自己的經驗告訴我:這99%是真的,能夠有勇氣研究說話的人都是不會說話的,比如我
因為自卑,所以極度渴望
因為天賦不夠,所以極度努力
所以技巧學過了,也變成天賦了。
所以到底是天賦還是技巧也不清楚
關鍵是臉皮厚。站在臺上就 把自己當小丑。
我們努力的活著
努力的想活出自己
又不想忘記了原本的自己
所以在糾結與不平衡中一步步蛻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