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交朋友,我總是很認真,認真到在乎你對我說話的語氣。要說我這是公主病我也認了,性格如此,改不了了,只能學著慢慢習慣,習慣成人的世界你來我往,習慣親密無間之后轉眼變成路人。
自從加入簡書寫作大軍之后,我也被加了不少的微信群,莫名其妙的總有幾個簡友發好友請求,要私加好友,一般情況我是不同意的。這種互相添加沒有任何意義,要么是想讓你關注他的微信公眾號,要么就是他要做推廣,想讓更多的人認識他,我討厭這種膚淺的社交。
當看到別人說自己的微信好友幾千的時候,我呵呵一笑,那哪稱得上是朋友,最多不過點贊之交,我不屑一顧。可這么長時間一來只有兩個人成了我心目中真正的朋友,就仿佛就有一般。一個是小弟,還有一個是大哥,志趣相投,開始也聊的相見恨晚。
小弟是一個大學生,剛加微信好友的時候,每次發表一篇文章,總要聊聊彼此的看法,有時也說說各自的生活,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姐姐,可以幫助他解決生活的煩惱。多吃了幾年飯,這點人生經驗還是有的,我覺得這是一種跨越年齡的友情。我喜歡幫助別人,我愿意做一個可以幫助對方解決煩惱的朋友,如此甚好。
大哥,是一個特別認真、負責的人。他的文章我基本都看,感情很細膩,文字很質樸,每次看他的文章總感覺像是在面對面聊天般舒服,簡書上有什么不懂的問題,他也總是能很耐心的幫助解答。我曾一直誤認為,我們不只是簡友關系,我們是真的認識了好多年的舊識。對于我的文章,他也從不加吝嗇,該表揚表揚,該批評批評,我心里幾度歡喜,我遇見了貴人,我遇見了人生導師。
古人云,“一生得一知己足矣”,我也覺得我三生有幸。朋友之交,也講究緣分,能聊的來的,三觀相投的,能指點迷津的,更是可遇不可求。我感謝這樣的相遇,我感謝他的真誠相待。
可是,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偶爾的評論,或微信里簡單的問候,卻總感覺他語言里的一種責怪、厭倦或不耐煩。我不知道我是打擾到了他,還是哪里做的不對。女人總是愛相信第六感,尤其是我這樣敏感且玻璃心的女生。我不想給朋友帶來任何麻煩,我更不想失去任何一個真正的朋友。我只是在乎你們而已。我去翻看他最近的文章,但還是那個人,文字的溫度一點沒變。
當然我知道,在這個微信群泛濫的年代,誰的微信好友還不是成百上千,可是我不是,我是那種只加能成為朋友的人為好友,若是三觀不和,或者老死不相往來,那不好意思,我一定會讓自己從你的微信好友了消失。
今天終究忍不住,還是發微信給哥了,我問說:“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高興的事了呀?還是我做錯了什么,讓你不高興了呀?”你很無奈的回復說:“我又怎么了?很久沒評論你的文章啊。”我不知道這一刻我還能說什么,也許真的是太自作多情了,也許是太過敏感,也許神經質,總之我對自己很無奈,我想你知道,我的本意不是這樣的,我只是想著自己不要讓你討厭,我只是不想失去一個朋友,僅此而已。
說不出自己是一種什么體質,什么思維,但有一點我清楚,那就是對人總是很重感性,不知曾經多少朋友評價我一句:“小強,你真是一個性情中人。”
我直爽,我敏感,我喜歡幫助別人,我總是想透過文字去感受說話人的心情,這都只不過是因為我在乎你,我在乎我們之間的友情。我常常自我發呆時感嘆: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呀,愿我能和你們成為一輩子的朋友。
大千世界,我們走著走著就散了。一輩子太長,誰也不可能陪誰地老天荒。作為朋友,我只想和你們的友誼再長一點,再愉快一點。我不愿意讓任何朋友感到不舒服,我更不想打擾任何朋友的生活。也許你的朋友足夠多,多到失去我你都不會發現,但我只想說:我若認定了你是我朋友,那不管何時,如有需要,我一定傾盡全力。
也許是因為在乎,才患得患失;也許是因為重感情,所以才心生敏感,但一切的一切,只源于我最內心的一句話:交朋友,我是認真且走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