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領導被涉嫌嚴重違紀被帶走了,偏偏選在開會的時候,不知道,這是不是“以儆效尤”的意思!
有人惋惜,有人稱快,有人樂當吃瓜群眾……雖算不得奔走相告,卻也是熱鬧了一陣子。也就是熱鬧了一陣子,人們的興趣點轉移的很快。在這個時代,被人記住很難,即便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快樂,也不能讓人們多浪費一分一秒。
從一名旁觀者的角度客觀陳述,他的能力、視野、判斷力都很出眾,所以,他創造了一個企業神話級的10年,帶領一個傳統國企轉型、上市,產值從5個億到雙200億,更在于“跳出出版,做出版”這一思維“破與立”的革新之舉。
有太多太多讓人腦洞大開的想法和觀點,豐富了我們做事的思維方式。
不做事,才不會做錯事。當然,成績不能成為做錯事不付出代價的借口,雖然,我并不知道他究竟做錯了什么。
最終的結果,都會跟當初的選擇有關。如果不選擇從政,只是一介布衣,可能會有“學而優則仕”的壯志未酬,但更多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寡淡……選擇了什么樣的當初,就要走完這樣的結果。
只是,在想,如果曾經微博上那位筆耕不輟的智者,大到產業變革的實操經驗之談,小到茶余飯后的生活感悟,能夠繼續給我們以豐富的精神層次的提升,該有多好。
當這一事件發生,“墻倒眾人推”的寒涼之氣一直彌散在大樓的空氣中,微信朋友圈的轉發形成了現當代中國新的“看客”心態萬象!只是想不明白,不論是利益相關與不相關者,從“圍觀”之勢的迅疾、磅礴,究竟說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