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歷史文化名人占比全國第一,貫穿一部中華文明史,不服不行
河南歷史文化名人可謂群星燦爛,交相輝映,根據學者丁文江對二十四史中有傳記的歷史人物進行考證,全部共5700余人,其中河南籍為912人,占比為15.8%,為全國第一。當然,如是從更為遼闊的視角分析河南歷史文化名人,則應包含那些雖然籍貫不在河南,但主要的歷史成就乃至貢獻與河南密不可分的那些人。所以,《河南歷代名人詞典》中在冊的河南歷史文化名人共3057人,一共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其一,華夏祖先類。在中國夏商周之前的歷史記載中,實際上是神話與傳說構筑的遠古歷史,且很多發生在黃河流域。河南地處黃河流域的中下游,由于獨特的自然條件和肥沃的平原,物產十分豐富,故而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流傳在河南的許多傳說就涵蓋了諸多的華夏祖先,比如出生并在新鄭建都的黃帝,被海內外華人認為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其二,明哲先賢類。河南各地孕育和產生了諸多哲學思想交相輝映的先賢,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血脈和靈魂。比如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的祖籍便是在河南商丘;道家創始人老子祖籍為河南鹿邑;道家思想集大成者的莊子祖籍為河南民權;佛學理論家玄奘祖籍為河南偃師;此外比如墨子、韓非、商鞅、李斯、程頤、程顥等對中國社會文化產生深刻影響。
其三,科技巨匠類。在古代文明的發展中,科技始終占據一席之地,東漢蔡倫在洛陽發明造紙術;河南南陽的張仲景被稱為醫圣,張衡發明地動儀;河南原陽的張倉校正《九章算術》;河南鄭州的李誠編修《營造法式》,這些都是世界級的科學成果。
其四,政治巨擘類。河南由于獨特的戰略地位,乃至夏商周的都城基本上都在河南范圍之內,洛陽、開封、鄭州、許昌、安陽都是古都,故而河南作為政治博弈的大舞臺,產生了200多位在河南進行政治活動的帝王。圣君賢相數不勝數,比如商湯、姜尚、周公、管仲、商鞅、呂不韋、陳勝、司馬昭、趙匡胤等等。
其五,軍事奇才類。在古代的王朝更迭之中,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是軍事角逐乃至對壘的主戰場,春秋時期河南淇縣的鬼谷子可謂“第一所軍校”創始人,代父從軍的花木蘭家喻戶曉;河南湯陰的岳飛更是聞名中外;此外的軍事奇才還有吳起、蘇秦、張良、司馬彪、戚繼光、史可法等等。
其六,文人騷客類。這類群體十分龐大,留下了汪洋恣肆的錦繡文章,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都活躍在中原大地,詩圣杜甫、詩王白居易都是不可遺忘的河南人,此外還有賈誼、許慎、劉禹錫、元稹、左思、王之渙、王維、張九齡、李商隱、韓愈、范仲淹等。
其七,革命先烈類。近代以來,優秀的河南兒女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河南扶溝人吉鴻昌是愛國名將,河南確山人楊靖宇是抗日英雄,河南新縣人吳煥先是紅軍將領,河南鎮平人彭雪峰是軍事家,河南新縣人許世友更是一代名將。
概而言之,河南歷史文化名人可以從下面三個層次分析:
其一,河南歷史文化名人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籍貫為河南的歷史文化名人,二是籍貫為河南以外,但重要活動在河南,思想乃至成就與河南密不可分;
其二,河南歷史文化名人的范圍從《二十四史》圈定,其中有傳記的5700余人,河南籍912人,占比為15.8%,占比全國第一,可以說群星燦爛;
其三,河南歷史文化名人上至傳說時代下到建國之前,有3057人,分為華夏祖先、明哲先賢、科學巨匠、政治巨擘、軍事奇才、文人騷客、革命先賢幾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