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這兩個字對很多追劇的人是避之不及的詞。“劇透”就是劇情被透漏,透漏是遲早的,關鍵是早于看劇人的進度。而我覺得,“劇透”多好啊,提前知道一部分信息,如果仍然愿意去看,那必有吸引之處;如果劇透后不愿意再看,那正好節約了時間。
我大學時期很喜歡一本網文《微微一笑很傾城》現在還記得,2009年,我大二,同學介紹這部小說給我,我熬了一夜看完這本書,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擻。文中的微微和肖奈就是我向往的大學生們的生活啊。雖然我不會打游戲,無法理解倆人玩游戲的快樂。但是那種陽光明媚的愛情和努力的大學生活,多么美好。2016年,楊洋、鄭爽參演了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本來我也很喜歡楊洋這樣陽光的男孩子,從他飾演賈寶玉開始就關注了他。喜歡的小說男主角由喜歡的男星飾演,必須刷劇。但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看電視劇前,把《微微一笑很傾城》的小說又讀了一遍,再看劇。看到文字活動起來,怎一個爽字了得。同樣的還有之前熱播的《歡樂頌》,最近的《都挺好》,看劇前都把小說看完了。不過區別是,《歡樂頌》劇,如果繼續拍還樂意追。《都挺好》看了幾集就棄劇了。
當然不僅是看劇,我喜歡這樣的“劇透”,看小說也是。開啟一篇小說,如果有章節題目的,先把目錄好好看一遍。如果沒有,就把引言好好讀讀,有時候還會百度故事梗概。喜歡的就精讀細讀,一般的就速度跳讀,一看就知道差不多劇情的就不讀了。翻兩頁看看語段文采好不好,如果好,讀下去。這樣一來,自然而然地就建立了自己對小說的結構特點的認知體系。比如《紅樓夢》看回目已然是一種享受;看《牛氓》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看《紅與黑》一定要先看看梗概和故事背景,這看起來才帶勁。中學看《青春之歌》的時候,林道靜離我很遠,可是想想那個時代,林道靜的蛻變卻給了我很大的激勵。我能讀懂這些大作,“劇透”功不可沒。
《權力的游戲》最終季來了,因為在家帶娃兒,沒有辦法看劇,只能轉過去看書了。因為已經看了五季的劇了,現在看小說,劇與小說相互映襯,別有一番趣味。
不過這次部頭太大,不知道能不能堅持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