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臺以來的第一個、唯一一個周末,想搞些大動作-去臺南,但本周有臺風,于是決定把臺北周邊的景點游一遍。
室友早就說想去九份,我暗暗記下了這個名字。周六一睜眼,天氣尚可,三室友睡得毫無動靜,我獨自出山!
早晨的自強九舍,等班車處
在公交車站偶遇三男同學,他們也要去九份。先去動物園,坐文湖線,忠孝復興下車,坐1602去九份。其間還有一個小插曲:某學長把裝有入臺證的錢包丟在了捷運上,坐上1602,緊張地聯絡,無音訊。最后一好心人把錢包送到了終點站,捷運打來電話,我們十分感動并趁機批判了大陸國民性……
忠孝復興出站,眼前的商圈。
1602開了一個小時,到了新北市端芳。臺灣的街道自帶懷舊風,不需要加濾鏡,也能進行文藝的拍攝。論新、論寬敞,越來越多的城市會比不上中國城市,但是其他方面,我們還差很遠。
端芳街頭
九份老街小店前
寧狗總是讓自己很狗
九份老面店,一碗魚丸面,清湯,蔥油味兒,簡單,舒服。
老面店內部陳設
九份老街上賣的圓子。材質不明,看起來像活物?有好多稀奇的物品和食物,但也有所有旅游景點必備店,必備特產……
一家專門賣臺灣小零食的店,里面花花綠綠,門口卻擺了一堆舊物品,老板是個文藝妞?
在山上看到頭頂的云迅速移動,仿佛在醞釀一場大風雨,隨時看臺風路徑,臺北離雨影區越來越近。
一隅
相傳山上一家芋圓店特別好吃,買了一份,看到售賣臺背后一群老人在手作芋圓,滿地的紅薯皮…坐在可以看海的平臺享用,芋圓勁道,有紅薯甜香,紅綠豆和冰就遜色了很多。
吃完了,想換條街逛逛,小雨綿綿,突然狂風起,雨變大,人們四處逃竄,仰頭一看,黑云壓城,我很想問問周圍的人,這就是臺風嗎,不停了嗎?傘已經被刮得豎起來了,我也只好往山下車站跑了!風把雨攪拌著,可以看到山前的雨簾在橫向平移。回程車上悠悠卡錢不夠了,現金沒有零錢了,像旁邊姐姐借,發現她是泰國人,最后又發現錢夠了,影響小姐姐睡覺了!
宿舍樓斷電,通往宿舍的樓梯,屋頂已經掀翻兩塊,漏雨啦!窗外的樹咔嚓響,鬼知道外面在發生什么!
今天做好了遇見臺風的準備,也真的見識了臺風到來。玩了九份老街,發現這些的景點都是能在2小時內看膩的。如果看過鼓浪嶼,北京胡同,平遙,麗江…也許這條古街就不再有吸引力了。人們總是竭力給自己的古街解讀出地方特色,但是利益面前堅守特色太難了。去有些門庭冷落的店鋪里瞧瞧,里面會藏著真的藝術家。對于不懂的古街來龍去脈的游人來說,天下古街都一樣。唯一讓我覺得心曠神怡的,是一下車就看到的那片海,美得不真實,遠方的云簇擁著熱帶氣旋向九份移動,而大海只是不厭其煩地拍岸,拍岸…等待將天上的水據為己有。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