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里都不是騙人的,量變未必引起質變
最近擼了一部老電影,朱塞佩·托納多雷的《天堂電影院》。
電影中,艾佛特給多多講了一個士兵和公主的故事:國王的士兵深深愛上了公主,有一天他終于有機會向公主表白,公主應允他:“如果你能連續100個晝夜守在我的陽臺下,100天之后,我就以心相許。”一天,兩天,十天,二十天……無論風霜雨雪,士兵都巋然不動,到了第90天,士兵變得虛弱蒼白,這一切都看在公主的眼里。只是到了第99天,士兵卻離開了…..
關于士兵離開的原因眾說紛紜,我在別處看到了一個很動人的解釋:
其實,士兵守候99天,公主的試探早已得到了證明,而士兵此時的離開,是在考驗公主是否對他產生了真愛。如果公主真的愛上了士兵,少這一天,不妨礙她以身相許。反之,如果公主并不愛士兵,士兵的離開給了她一個很好的臺階。士兵要的是真愛,而不是憐憫。士兵對公主的愛使他不愿意讓她有任何為難,這才是真愛。
為什么會如此在意“你”的態度呢?
因為“我”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
那這99天值得么?
梁靜茹有一首歌是這么寫的:“只要你一個眼神肯定,我的愛就有意義。”
可單單眼神如何能領悟愛情的真諦,得殉情。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我投湖來你上吊
漢末建安年間,就有這樣一件俏媳婦和慫包男的故事,開篇,媳婦對夫君有這么一番哭訴:“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頌詩書”,“我可和別家養尊處優的妖艷賤貨不一樣,殿堂級的女紅手藝,又滿腹經綸才情,可自從嫁到你們家,寶寶心里賊苦。”
第一,夫君你是工作狂,年底績效沒獎金不說,還讓寶寶夜夜獨守空房,你又沒留個照片給我舔,YY能力有限,我實在受不了。
第二,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日夜在那忙活著織布你媽拿我和仙女比嫌我織布慢,為了織布十場王者十場掛機都被封號三年了你媽的良心不會痛么?
身為一個肉體和靈魂都得不到滿足的新現代女性,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所以,愛咋咋地,老娘不伺候了。
這焦仲卿聽了媳婦一腔哭訴,深有愧意,于是找她媽理論,結果被他媽噼里啪啦一番話就給打發走了(此處我真的沒有說臟話):“你先回娘家吧,后面的事再從長計議。”
小媳婦氣不打一處來:“以前追人家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現在你媽要給你找新媳婦,新人勝舊人了,讓人回娘家”,“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我自認為是個恭謹孝順的媳婦,既然被驅趕了,還回來做甚么,只愿君心似我心,別忘了我就成。”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可回娘家啃老的日子真心不好過,親媽還是親媽,親哥卻是嘲諷+嫌棄(沒錯,這是親哥)。
這段時日,前來求娶的隊伍絡繹不絕,小媳婦開始慌了:
“面對旁人的閑言碎語,面對縣令的求娶,面對太守的聘禮,我都可以不聞不問,可偏偏面對你的無動于衷,我卻做不到視若罔聞!”
“當初的信誓旦旦猶在耳畔,“我一定回來接你!”可現在媒人都快把門檻踏破,你丫的人呢?”
還能怎樣,如何去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終究是拗不過,小媳婦答應了這門親事。
慫包男也會挑日子,一聽說小媳婦要改嫁了就吧嗒吧嗒踩著小碎步聞風而來:“什么海誓山盟都是假的,如今你攀上高枝,從此榮華富貴,我要去死,你別攔我…”(這慫包男好不容易硬氣了一回,如今來亮真心表態度,以死明志,為時晚矣)
終是一個投了湖,一個自掛東南枝。
……
教科書里把他們的悲劇當做到封建禮教罪惡的批判,但我更覺得是性格使然。
因為優柔寡斷,因為意志不堅,因為缺乏態度。
在愛情里,教主張和郡主敏亦是如此。
你要答應我三件事
漢水之濱,初初相遇:對我好的人我一輩子銘感于心
重傷墜崖,悉心照料:你是丑姑娘,我是曾阿牛,情不知所起
參商永隔,滿是憐惜:連你手鏈腳鏈的叮當碰撞聲也分外好聽
壞我姻緣,抗元大敵:只是一聲“小淫賊”我便心中一蕩,意亂情迷。
但無論張教主如何優柔寡斷,在最后也表明了態度:
張無忌道:“芷若,這件事我在心中已想了很久。我似乎一直難決,但到今天,我才知道真正愛的是誰。”周芷若問道:“是誰?是……是趙姑娘么?”
張無忌道:“不錯。我今日尋她不見,恨不得自己死了才好。要是從此不能見她,我性命也是活不久長。小昭離我而去,我自是十分傷心。我表妹逝世,我更是難過。你……你后來這樣,我既痛心,又深感惋惜。然而,芷若,我不能瞞你,要是我這一生再不能見到趙姑娘,我是寧可死了的好。這樣的心意,我以前對旁人從未有過。”
…….
張無忌歉然道:“芷若,我對你一向敬重,對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對小昭是意存憐惜,但對趙姑娘卻是……卻是銘心刻骨的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