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自己讀這本書還是很快的,可能用了也就是一個下午的時間吧,可是要怎么評價這本書呢,這本書真的是叫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那種。這本書其實就是一個主題叫持續行動??蛇@真是自己目前的短板。因為方向不清,所以一直無法進行所謂的持續行動。
先說一下為什么要讀這本書。
知道這本書其實是因為在易仁永澄老師的公眾號中,看到老師推薦這本書的作者Scalers所做的一次線下分享課程。因為當時的自己正在參加由永澄老師主持的古典老師所寫的《躍遷》共讀課。而且自己以前也知道一個概念叫刻意練習。所以看到刻意學習這個書名的時候,還是很想知道是不是和這個刻意練習有關系。而且有關成長的話題,也是自己一直所關注的。
榮格認為,人的一生在時間上可分為兩部分,青年時代要自立,建立家庭,完成社會責任和義務,在男子是集中在他的智力或特殊才能的發展上面;在女子則為集中在自我犧牲的天賦及那些能使她在世上留下蹤跡的品質上面。第二部分為四十歲上下,關鍵是找尋一種新的意義與目的。此時,人們應轉變自己的目標,從“自我實現”轉變為“自性實現”。
現在的自已正是四十多歲。也真的是想活出自己的模樣。所以有關成長的書,都希望拿來讀一讀了。
本書的主題是什么
這本書最主要的觀點其實就是一個叫持續行動。并且提出N級行動者的概念,就是下面這張圖
對照上圖,你可以持續行動多少天呢,可能100天的都很難,而作者堅持持續寫作已經有1000天了,達到了3階行動者。
只有持續行動在某個領域1000天以上,你就有可能成為這個領域的頂級專家。但是,要成功。也不是光有行動就可以的。所以書者作者又提到要成功,需要做到行動與學習雙引擎。其實說白了就是知行合一。用作者的話解釋就是
我認為成長主要由兩個系統支撐組成,第一個叫行動系統,第二個叫學習系統。二者互為依存,共同構建了成長的體系。簡單講,行動系統是解決每天“做”的問題,而學習系統是為了解決每天進步的問題。
這本書對于自己的啟發是什么
其實自己覺得這本書還是比較合適自己看的。因為自己的行動就一直沒有跟上。雖然也讀了《躍遷》,我覺得這本書是講方法論,是有關認知的。可是再怎么升級認知,如果沒有行動,一切都是零。對自己最重要的一點是知道一個概念叫沉默期。
不管你學什么,在一個新進的領域中,你大體上都會遇到一個很難受的階段。這個階段,你的學習興趣消退,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流于表現,著急趕過場,忽略學習效果。宏觀上你很著急想學好,但是在微觀上你卻失去了剛剛開始的雄心去沉下心來把事情做好。
這個階段我叫領域學習的沉默期。在成長會的課程中,我提出過一個學習系統的概念,即每個人都應該構建自己的學習系統,學習系統的基石就是領域的基礎。而領域的基礎構建就需要大量的沉默時間,于是通常來說,當你處在我上文所說的階段的時候,你很有可能就是在領域學習中積累基礎。
為什么對自己重要,是因為自己經常都堅持不到沉默期結束就放棄了。所以,這說明自己的行動是不夠的。雖然自己經??磿墒沁@些看的書如果不能用來指導自己的生活,終還是別人的知識于自己無關。
所以自己讀了許多書,告訴你許多的方法??墒侨绻麤]有行動,是的,所有的方法就都沒有用。作者也提到兩種能力,一種是過程性能力,一種是結果性能力。而過程性能力是無法被教會的。你可能不知道從西安到北京怎么走,我可以告訴你路線,但是我不能代替你去啊
而自己雖然也不想成為為一個低水平的勤奮者,可是說實話可能連低水平的勤奮者你都算不上。古典老師有在其新書《躍遷》中提高勤奮的三重境界。低水平依靠努力,中水平靠方法論,高水平靠目標。這樣看來,自己都沒有達到很努力。
而自己目前缺乏對未來的明確的認知,因此也沒有觸發自己的持續行動。所以,這可能是自己接下來要考慮的方向。
如何破局呢,現在看來也只能是先做起來再說了。雖然不知道自己未來會是什么樣,可是有一些能力是可以遷移的。比如寫作,比如英語,比如人際交往等。那就先這些方面開始入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