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你自己——克里希那穆提

renshi.jpg

在古希臘德爾斐的一座古神廟前,巍然矗立的一塊石碑上鐫刻著一句象征最高智慧的阿波羅神諭:“認識你自己”。這句簡潔的名言表達了非常豐富、深遠的內涵。

這句名言可作三種理解: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這是人自立于世,動而不亂的根本;二是每個人身上都藏著未知的秘密;三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把“認識你自己”理解為認識你的最內在的自我,那個使你之所以成為你的核心和根源。也就是說,哪怕世間萬千技能你都神熟于心,如果在認識自己這件事上無所進展,你便只是在表皮上徘徊,以至于忙碌一生而依然空虛膚淺,無法體悟到徹悟生命真相的喜悅。

認識自己有多難?為什么有些人用盡一生也無法明晰?一位智者,這樣劃分人的所知范圍:
你知道你知道的,比如畫圖、下棋、自己的收入。
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比如你女朋友在想什么,競拍時對手的市場計劃。
你不知道你知道的,比如你心里特別在乎一個人,腦海里卻雜念太多,當你失去時,你才發覺他有多重要。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這是人類認知的黑暗區。

古今往來,從古典哲學到弗洛伊德、心靈成長大師都在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或深或淺地解讀這其中的奧秘,都有所長而又都無法整體地闡述。那么,以這些人為宗師、教主的普羅大眾又如何獲得自我認知的根髓呢?

無法清晰認識自己,注定了人類永恒的苦痛與迷茫。為了擺脫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人類就不斷地尋找心靈的依托。但這條路,注定是一場艱難的心路歷程。因為大多數人都只是在外求,好不容易發現一個接近“真理”的答案,便開始偶像化、模式化———把鮮活的真理變成僵硬死板的教條———這像不像一個人要過河,過了一條河就把河邊發現的所有船只一起背在肩上前進?


扛船.jpg

“神”就藏在你心里,偶像就是你未來的自己。


75221248653961546.jpg

只有你自己的心靈之光,才能夠把你的生命照亮。我真正關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使人類得到解脫。我要把他們從所有的牢籠和恐懼之中解放出來,因此不再建立任何新的宗教、教會、理論或新的哲學。(克里希那穆提)

克里希那穆提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語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闡述東方哲學智慧的印度哲學家。


keahi.jpg

在他看來,萬事萬物都是神圣的,否則,沒有什么東西是神圣的。寺廟里的石頭、教堂里的神像,都不神圣。人們總是因為錯綜復雜的欲望、恐懼和渴望,而稱它們為圣物。但這樣的神圣,仍停留在意念的范圍里;而意念是毫無新意的,也是不神圣的。在意念中運作的心智,總是在支離破碎的范圍內活動著。那么,我們的心靈能不殘缺破碎么?    


克氏.jpg
    
1929年8月3日,在三千名會員的面前,克里希那穆提斬釘截鐵地宣布解除世界明星社(由粉絲組合而成的信仰團體)。他當時對會員的演說是他他終身不移的立場:

“我主張真理是無路可循的。你不能透過任何宗教或法門而達到它。我絕對堅持這個觀點。既然真理是無限的,沒有任何束縛而又無路可循,當然也就不需要人為組織了。沒有任何組織有權利強迫人們專走特定的一條路。如果你了解了這點,你就會發現信仰根本無法組織化。

信仰純屬個人之事,你不能也不應該使它組織化,如果你這么做,真理就變成了僵死的教條,同時也變成那些懦弱的人和暫時無法得到滿足的人的玩物。我不愿意屬于任何宗教組織,請你們務必諒解這點。再一次地,我堅持主張沒有任何宗教組織能引領人們見到真理,如果為了這個目的而成立人為組織,必定造成人們的依賴、軟弱和束縛,既阻礙他們的成長,也使他們殘缺不全。個人的特色一被抹殺,便無法見到那無限的真理了,這就是為什么我身為社長卻又解散它的原因。我這么做完全是自動自發的,沒有受到任何人的影響?!?/p>

在《重新認識你自己》這本書里,他深刻辯證的闡述了認識自己的問題。汲取認識自己的知識和認識自己是兩回事,因為你所累積的有關自己的知識,都是基于過去的往事,而沉溺于往事的心時常是失意與哀傷的。認識自己和學習語言或科技完全不同,后者必須累積知識,記住一切,因為你不可能凡事從頭證明起;然而,從心理層面來認識自己,所面對的卻是目前的人,知識則屬于過去。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過去,而且對于活在過去已經感到滿足了,知識對我們才變得那么重要,我們也因此而崇拜那些博學、聰慧、精明的人。如果我們能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從觀察、聆聽、注視和行動中學習,那么你會發現,學習是不斷進展,永無過去。 如果你說你要慢慢地學習認識自己,一點一滴地累積,這表示你并不在認識目前的你,你只是在累積有關自己的知識罷了。

學習的本身需要一顆極其敏銳的心,如果你任憑過去的觀念駕馭現在,你就根本敏銳不起來,你的心智也不可能迅捷、柔軟、機警。我們大多數連身體都不夠敏感,我們飲食過量,我們不注意營養的均衡,我們煙酒無忌,因此身體變得粗糙而遲鈍,我們這個有機體的注意力也減弱了。如果這個有機體的本身都如此遲鈍沉重,心智怎能保持敏感清澈?也許我們對那些和自己有關的事很敏感,但是要對生命涉及的一切都完全敏感,就不能把這個有機體和它的精神層面分開,因為那是整體性的活動。


克氏.jpg

擺脫緣木求魚思維方式
正如你想克服寂寞。然而你能克服寂寞嗎?無論你克服了什么,就必須一再地克服它,不是嗎?你了解的會結束,但是你要克服的不會結束。這種戰斗過程只會讓你對抗的目標更加強大———寂寞或者恐懼借由你在對抗中投加的注意力強化了。

現在,我們大部分的人注意到的寂寞是什么?我們知道它,而我們也逃避它,不是嗎?我們以各種形式的活動逃離它。我們是空虛、孤獨的,而且我們害怕,所以我們試著用一些方法去掩蓋它——冥想、追尋上帝、社會活動、收音機、飲料或任何你會的方法——我們寧愿做別的事而不去面對它、和它在一起、了解它。不管我們是借著上帝的觀念,或是酗酒,都是同樣的逃避。


e405581.jpg

人只要從寂寞中逃開,崇拜上帝和沉溺酒精就沒有很大的差異了。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可能有異;但在心理方面,這種人是在逃避他自己,逃避自己的空虛,他的逃避是在尋求上帝,和酒鬼是相同的。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克服寂寞,而要去了解它。但如果我們不能面對它、正視它,繼續地逃跑的話,就無法了解它。

有一個人,它對抗所有的神秘、懷疑、困惑、迂腐、奴役,他就是克里希那穆提,他就是另一個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