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長大”后,已經很久沒有去過兒保了。
|出發前|
花:米,一會兒媽媽要帶你去醫院,你已經兩歲了,需要去醫院做個體檢,還需要接種疫苗,就是往胳膊上打針。
米:米要去醫院體檢,不要打針。
花:嗯,打針太疼了,不過疼的話你可以抱緊媽媽大聲地哭。
米:(啊……啊……小聲學哭)是這樣哭嗎?
花:等你感受到針的疼的時候可以自己決定要怎樣哭。
一路上小米坐在安全座椅里咔哧咔哧吃著昨天從奶奶家翻出來的餅干,看著馬路上的車來車往、花花草草不斷巴拉巴拉地告訴我,“媽媽,慢點兒開,有好多車”,又帶著點兒興奮地說,“媽媽,我們要去醫院體檢啦!”
周日的兒保比我想象中的情境還好一些,人多但也不至于到擠的程度。打印好姓名貼,米就激動地看著周圍問我,
“米要體檢了嗎?”
“你可以先把你的疫苗本遞給阿姨,我們需要排會兒隊,找個位置坐下來等一會兒排到了,就可以開始體檢了。”
“好的。媽媽我們去那里坐吧。”
她已經尋覓好地盤兒奔了過去。兒保科的休息區是一圈兒造型沙發。坐好后拍了拍自己身邊的空位,
“媽媽,快過來坐吧!”
我看著米那萌化人的小樣子,趕緊小步跑過去。
休息區中間的那只看似沙發的茶幾,家長們偶爾會把包包放在上面。一位三歲的小男孩不停地上下,他的媽媽坐在我的對面,我沒看清她的模樣,因為她一直在低頭劃手機。
“你給我老實點!不要爬了!”
小男孩繼續以一副滿不在乎的姿態游走在各個沙發之間,又爬上了中間的茶幾。
“快點給我下來!你怎么這么調皮!”
小男孩隔空對著媽媽的方向唬了一把,穩穩當當地停在茶幾上。
“我告訴你,這個東西不穩,一會兒你就絆下來我看你怎么辦!”
咣當一聲連茶幾帶人都倒向了媽媽的方向,她終于抬起了頭,帶著滿臉的憤怒。
“去給我老老實實坐著!”
小男孩坐在另一邊的沙發上,終于“老實”了。
小米看著這位小哥哥很是好奇,笑嘻嘻地看著他,叫了聲,哥哥。
小男孩也很開心,又一次跳下沙發,走了過來,伸出手跟小米打招呼。
接著,他又轉身爬向中間的茶幾。
“媽媽,我也想爬上去!你能幫幫我嗎?”小米拽著我的裙子,帶著期待的小眼神兒。
“你剛才也看到哥哥摔了下來對嗎?有點兒危險,不過你也想試一次?”
“是的,我想上去,媽媽幫我一下,謝謝你。”
“好的,那我們試一次,不過你需要小心一點兒,如果不穩,媽媽也會接住你的。”
小男孩早已靈活地爬了上去,他媽媽像剛才一樣在說些什么,我小心扶好這個茶幾,讓米爬了上去。米轉過身坐好,咧開嘴笑。
“媽媽,這個有點硬,沒有沙發好坐,我要下去了。”
“嗯,那你可以重新回到沙發上來。”
下來后,不一會兒,小男孩又摔了一跤。
我帶著米跟著漂亮的護士姐姐順利進行著兒保各項流程,米一直重復說“米在體檢。”看來是時候給她買套醫生過家家的玩具咯。
最后進入接種室,米有些猶豫了,
“媽媽,打針疼。”
“是的,打針會疼,你想想媽媽可以怎么幫助你讓你不太疼呢?”
“米要緊緊抱住媽媽。”
“好,那你想打哪只胳膊呢?”
她拍了拍左手,“這只吧,我想好了,打這只。”
護士要求我的腿要把她的腿卡死,以免接種過程中亂踢。
“媽媽可以這樣夾住你嗎?”
“不可以,媽媽不要綁住我。”
“媽媽不是要綁住你。因為打針會疼,擔心你疼了會踢到護士姐姐。”
“不會的,米不會踢到。”
“你覺得媽媽這樣夾住你不舒服的話,媽媽用媽媽的胳膊壓住你的腿可以嗎,我不會壓疼你的。”
“好吧。媽媽,我要抱緊你。”
米用右手死死圈住了我的背。
“等下疼了你可以大聲喊或者大聲哭,可能你會感覺舒服一些。”
“嗯。”
一針扎下去,米大喊了一聲,“媽媽!疼死我了!”手和腿掙扎著,針頭拔出的時候,她的眼淚還在眼眶里面沒流出來。
“媽媽,有點疼。”
“那你想哭一哭嗎?”
“不用哭的,我抱著你感覺好多了。”
走出疫苗室,一位爸爸抱著孩子說“你看這個姐姐都沒哭,一點都不疼!”
小米扭過頭很認真地看著這位爸爸,撅著嘴說:
“疼!哎呦剛才米可疼了!現在沒那么疼了。”
或許是好不容易才做完心里建設的娃,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我抱著米“落荒而逃”……遠遠地聽見孩子的爸爸用更高的聲音壓過哭聲“別哭了!要勇敢!我們是最勇敢的!”
我沒有向米介紹過什么是勇敢,勇敢對于她的意義,可能是相信我們可以看到她、幫助她、安慰她、鼓勵她。
我希望,即便是你再長大一些、長得足夠大、像我一樣大的時候,都可以“勇敢地”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