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要不要先培訓?

? ? ? ?忽然想起某次參加的親子教育方面的講座中導師的一句話:現(xiàn)在農(nóng)村養(yǎng)豬都要培訓,做父母難道不要培訓嗎?這句話一拋出,就引起了很多家長的認同。坐我旁邊的大爺,孩子已經(jīng)社會上工作,經(jīng)常用信用卡借錢,還不起時是大爺幫著還的,大爺很苦惱也很無助,只是懊惱不知道如何教孩子。

? ? ? ? 說句實話,現(xiàn)在的孩子的確很難教的。這主要是因為,現(xiàn)在的孩子更受家庭重視了,建立了比較強的自我意識,還懂得提出要求和表達出來。也正是因為孩子表達的愿望和要求被滿足后,行為被強化,孩子就更樂于表達自己了。反之,以前的孩子表達的愿望和要求被滿足的頻率是比較低的,這就打擊了孩子表達的熱情,日后孩子也懶得提了,反正提要求也得不到滿足,我那個年代的多胎家庭中就有很多孩子長大后都不善表達,這就是心理學中講的童年對人格的形成有很大作用。

? ? ? ?無論孩子好教還是難教,家長都要教,而且都希望能夠教好。家長怎么教呢?大部分家長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沿用老一輩的方法。

? ? ? ?例如,家長唬孩子乖乖睡覺別調(diào)皮,會像父母那樣來一套"外面有老虎""天黑后就抓不乖小孩"之類的。這其實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睡覺習慣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反倒讓孩子沒安全感,變得膽小無主見。又如,家長在孩子摔了或嗑了后,總是習慣性地打地、罵桌椅。這樣做頂多是在心理上安慰了孩子,但是卻是在不斷強化推卸責任,責人不責己的思維方式,是非常要不得的。再如,家長在孩子取得好成績時,直夸孩子聰明,這會導致孩子認為聰明才是成績好的惟一原因,忽略了勤勞等重要因素,那么下次沒取得好成績時獻會歸因為自己不聰明,這是一種錯誤的歸因。

? ? ?老一輩的教育方式應該辯證的看,家長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能不加思索地拿來就用。孩子的教育培養(yǎng)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的,家長千萬不要認為教下好了,再讓學校和社會來教。這是不合理的。家庭永遠是教育的首要承擔者,其次才是學校和社會。

? ? ? ?因此,為人父母在教育方面需要俱備相應的知識和方法的,不是做了父母就能無師自通的,是需要培訓的。這種培訓可以是自我學習培訓,也可以是接受老師專家的指導,還可以是父母圈共享交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