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的幾日酷熱難耐,小學僧跟著舍爺躲到電影院“避暑”——刷了楊冪張震主演、口碑爆棚的《繡春刀2·修羅戰場》。
這部劇非常適合夏天看,北齋(楊冪飾)與沈煉(張震飾)在安吉竹海溪流旁執傘漫步,有風、有水、有山、有竹,夏日如此清涼。上映數天,某瓣評分7.7,比上一部評價不錯的《繡春刀》還要高0.2分。
除了畫面上的清涼,《繡春刀2》最能讓觀影者感覺到“身后極寒”的,恐怕就是劇中的人物——“在一條看不見的食物鏈上,每個人都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起初誰也看不清這背后到底是什么,直到最終才發現,那條能吞噬小魚的命運大魚一直就在自己背后”。
沒有勝利者,蛇的背后還有鷹
在《繡春刀2》上映前,影片制作方放出了幾組以昆蟲動物隱喻人物命運的宣傳海報。
張震飾演的沈煉,對應的是蛐蛐。蛐蛐好斗,沈煉為了自己兄弟、北齋,甚至是薩爾滸戰役時期的陸文昭,可以放下道德、前程以及生命,為之相搏。直到最后以為要喝斷頭酒,卻被大赦授職總旗,這時的沈煉應該明白:“再好斗無敵的蛐蛐,不過是于蛐蛐罐中任人擺弄的小蟲,生死榮辱皆攥在斗蟲人的手中。”
金士杰飾演的魏忠賢,對應的是黃雀。都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黃雀確實很牛,權傾朝野,能讓陸文昭跳河里撈魚獻媚,讓一幫文武喊自己義父,更能讓朱由檢在自己面前卑躬屈膝——左右朱明王朝的下一任繼任者……朱由檢登基,讓魏忠賢不要再插手朝政,還想操控皇帝的魏忠賢,眼光掃過臉龐陌生的禁衛軍和內監,他知道:“那個曾經驚恐萬分低三下四的朱由檢騙了自己,崇禎才是黃雀背后的捕鳥人。”
張譯飾演的陸文昭,對應的是螳螂。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他,想通過朱由檢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隱瞞真像、滅口同僚、諫言殺北齋……陸文昭自以為一切都在掌控中,實現理想就像“螳螂眼前的蟬”一樣近在咫尺”,殊不知自己在朱由檢和魏忠賢兩邊,只是一枚隨時可以被犧牲掉的棄子。
楊冪飾演的北齋,對應的是蜻蜓。蜻蜓的壽命很短,它的愛情一樣短暫。因畫結緣,因緣有愛,沈煉為了北齋,刀斃凌云鎧、火燒案牘庫、斷橋敵萬人……而北齋,在得知真相前,所做、所想、所愛,皆是那個為了掃清登基障礙,不惜犧牲掉她的朱由檢。
雷佳音飾演的裴綸,對應的是蜘蛛。供職南鎮撫司的裴綸,擁有和《我的前半生》里陳俊生(同為雷佳音飾演)一樣的超強工作能力,之于工作和對手,他如結網蜘蛛一樣縝密、難纏。命運就是如此捉弄人,想為朋友報仇的裴綸,雖很快就查出了幾件命案和失火案均與沈煉有聯系,但即使蛛絲馬跡暴露的再多,辦案能力再強,也架不住陸文昭的滅口黑手……一番亡命奔逃之后,裴綸將他的無常冊丟入水中,你在背后記錄別人,別人也在背后算計你,背后如此兇險。
劉端端飾演的朱由檢,對應的是蛇。心若蛇蝎,有狠毒,有心機,朱由檢在沒有登基前,無時不刻不在編織自己于朝野上下的大網,他狠毒——下令殺北齋;他心機——能在魏忠賢面前以弱示之;他強硬——上位后掃除閹黨……但朱由檢也不是那個食物鏈頂端的勝利者。
還有誰?蛇的背后還有它的天敵——鷹,1644取而代之,影片開始薩爾滸之戰的勝利者、有鷹崇拜文化的女真……誰都不是最終的勝利者。
隱藏在人物命運密碼背后的明代宮廷藝術
以昆蟲動物隱喻人物命運密碼,讓此片已然非常精彩。但小學僧覺得,可能大多數人都忽視了,為什么編劇會讓蛐蛐、大公雞、皇帝乘舟落水這些元素出現在影片里?只是充滿了隱喻,還是有其他?
喜歡明代歷史和明代宮廷藝術的朋友,應該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明代這些皇帝有些不務正業的“小愛好”,比如像在《繡春刀2》里只出鏡一次的天啟皇帝——喜歡干木工活;斗蛐蛐皇家代言人——宣德皇帝;煉丹修道愛好者——嘉靖皇帝……
片中,沈煉觀看一幅繪有“雄雞斗蟲”圖((PS:片中臺詞說畫上的是蟈蟈,但好斗的蟲是應該是蛐蛐,不是蟈蟈)),這一張圖的背后是兩位明代皇帝的苦與樂。
宣德皇帝愛玩蛐蛐,給后世留下“促織瞿瞿叫,宣德皇帝要”的俗語,以及眾多傳世的蛐蛐罐。宣德這個愛好,不僅勞民傷財,還曾鬧出過人命,真是“人命賤于蟲”。
宣德的后輩成化皇帝也喜歡玩蛐蛐,這在傳世畫作《御花園賞玩圖》有所體現。但成化皇帝最喜歡的動物不是蛐蛐——而是雞。
成化皇帝幼年悲慘,多虧大他很多的宮女萬貞兒悉心照料,才在險惡的宮闈中得以保全。登基后的成化皇帝不僅娶了萬貞兒,還將對她的情感延續在兩件藝術品上,一件為宋人的《子母雞圖》;另一件,則是那只幾年前在拍場上拍得2個多億的成化斗彩雞缸杯。成化把自己的幼年比作是母雞羽翼保護下的小雞,登基之后,他又想像大公雞一樣,保護他的妻兒與江山。
所以,沈煉看的“公雞與蛐蛐”,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理解成:“他是在審視,自己服務、賣命的王朝。那些在有如蛐蛐罐的廟堂上,撥弄他們的主子。那些如蛐蛐斗公雞一樣,向不可能改變的命運搏殺。”
《繡春刀2》里的“皇帝落水事件”,是全片各路人馬爭斗的焦點,拋開事件本身,我們需要知道“龍船、皇帝”與“百姓、江河”,在中國古代被視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國之根本。這也印證了,為什么在明代可以看到《出警入蹕圖》,清代可以看到康熙、乾隆南巡圖中,對于皇帝乘龍舟有重點的表現。龍舟是斷然不能翻的,如果翻了,上面的每個人都要倒霉,不管是“大公雞”皇上、還是“蛐蛐”錦衣衛。
影片中的空間陳設、家具及武備道具
從道具來看,《繡春刀2》里的空間陳設、家具及武備等道具表現得還算中規中矩,其中不乏一些小的亮點和道具隱喻。
在陸文昭的府衙內,有一張邊抹、束腰、腿足滿雕靈芝紋的大畫案,其原型是傳世經典的明紫檀靈芝紋畫案。從使用張揚外露的滿雕家具,能夠看出陸文昭的野心。
沈煉家中,裴綸和北齋于炕桌前飲茶,使用家具為帶束腰、壸門牙板、內翻馬蹄足的明式風格炕桌,墻壁上掛著寫有“寧靜致遠”的書法。在外屋,擺放了背板鏤空雕刻的玫瑰椅。
沈煉想寧靜致遠、想恪盡職守、想忠君報國,無奈在那個世道,為求自保,他只能不停的殺、殺、殺。
岳飛的精忠報國彪炳史冊,就連被后世唾棄頗多的東廠,都對其頂禮膜拜。在《繡春刀2》魏忠賢的東廠內,便供奉著岳飛的塑像。岳飛若泉下有知,不知當作何感想……
下面我們來細說片中的武備兵器。
還是信王的朱由檢,為了對抗閹黨,手下召募了以陸文昭、丁白纓、丁泰、丁翀為首的一眾武人。關于這些武人的身份,從他們的兵器和招式便能知曉——在薩爾滸之戰消耗殆盡的戚家軍后人。
丁白纓:戚家長刀
名將之作,可削可砍
戰斗指數:★★★★☆
竹林打斗,手持戚家軍長刀的丁白纓砍斷沈煉手里的繡春刀,沈煉認出這是戚家軍的倭刀術。
評價:戚家刀相傳為戚繼光所創,刀身呈弧線,細窄,姿態流暢,其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倭刀的弧度樣式,刀尖帶有弧線,這樣的刀姿在砍削上更占優勢。
陸文昭:苗刀
身摧刀往,勢如破竹。
戰斗指數:★★★★
從薩爾滸戰役死人堆爬出來的丁白纓的師兄陸文昭,使用的是片中最笨重的武器之一——苗刀。
苗刀并不是來自苗族的兵器,而是因其刀身修長形似禾苗而得名。這是一種雙手長刀,刀身修長,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不過在片中許是為了演員好持握,做了縮小處理,張譯飾演的陸文昭手中的其實是一把“袖珍版”。
值得稱贊的是,制作者在招式上也很下了一番功夫,比如陸文昭開打前的準備陣勢,就和程宗猷《秘本單刀法》里的上弓刀勢如出一轍。
評價:大苗刀氣勢驚人,舞動起來虎虎生風,勢不可擋,片中的“袖珍版”更是給其加入了靈活性。
丁泰:狼牙棒
重甲克星,大殺四方
戰斗指數:★★★
手持狼牙棒的丁泰,也很快被人認出自己使用的是邊軍的功夫。長期在北方作戰的明朝邊軍騎兵,有許多人使用的并不是常見的馬刀,而是狼牙棒。
這種制作簡單的兵器,相比單面開刃的馬刀,打擊范圍更廣,可刺擊也可作為鈍器打擊,對于披重甲的敵人也同樣有重大威脅,而且制作簡單費用低廉。
評價:狼牙棒這樣沉重的兵器其實更為適合馬戰,近戰時稍顯笨重。
丁翀:短刀+盾牌
寸短寸險,攻防兼備
戰斗指數:★★★☆
帥到男女通吃的丁翀,使用的是短刀和盾牌,這與戚家軍的藤牌兵的武器配置非常吻合。比之神奇女俠也不遑多讓。
丁翀在片中使用的短刀和上一部中《繡春刀》靳一川的兵器頗為相似(不過靳一川的兵器似乎比短刀還要短……)短刀的刀身相對長度長于刀柄,整體姿態筆直,刀尖帶有較大弧度,刀柄多只能用單手執之。
丁翀所使用的盾牌與戚家軍編制中的藤牌兵所使用的藤牌如出一轍,藤牌是一種用藤條編織的盾牌,最早出產于福建,盾為圓形,中心突向外,圓滑堅韌。直到清朝也是重要裝備,比如下面的這位——
評價:短刀+盾牌的組合攻防兼備,但因攻擊距離較短,必須近身攻擊,中遠距離攻擊力顯得有些不足。
裴綸:夾刀棍
刃藏棍中,神出鬼沒
裴綸使用的兵器外形酷似一根棍子,實則為戚繼光在薊州練兵時出現的、中央可以打開暗藏刀刃的夾刀棍。
評價:“擊刺皆便,柄亦如棍,刃長五寸,更短更妙,末柄向刃下稍存微棱,庶倉卒及夜間用之,知其刃所向也。”夾刀棍主要作為打擊兵器使用,而棍中利刃則會令敵手防不勝防。
沈煉:繡春刀+單手弩
可近可遠,出其不意
戰斗指數:★★★★★
作為片名,亦是作為沈煉主要兵器的繡春刀脫胎于明代雁翎刀,輕巧、狹長、略彎,刀尖有弧度。
“繡春”一詞則來自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竇侍御》“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宋人取“繡春”做園名,南宋高定子寫了《繡春園記》。錦衣衛是天子親軍,以 “繡春”做佩刀名,是以示錦衣衛與皇家的密切關系。
對于錦衣衛使用的繡春刀,劇組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性格,量身定制了擁有不同元素的繡春刀。“我的繡春刀上雕的是花,凌云鎧他可能就是一只鷹。”張震說。
除了繡春刀之外,沈煉還有一只單手弩,用于奇襲。
評價:沈煉繡春刀+單手弩的配置組合在片中可謂開掛,遠程攻擊能力為冷兵器中最佳,近身格斗也不在話下——很多敵人其實連弩箭這關都過不了。
東廠鄭掌班:流(LIU)星(LIU)錘(QIU)
飛火流星,防不勝防。
戰斗指數:★★★★
流星錘,是一種將金屬錘頭系于長繩一端或兩端制成的軟兵器,亦屬索系暗器類鄭掌班在片中耍的這一手好溜溜球,還玩出了花樣,可以吹出火星惑亂對手。
評價:流星錘這樣有些“奇門”的兵器其實并不適合在軍伍中使用(揮舞起來的范圍太大……),和鄭掌班這樣的特務身份倒是挺搭,打起來畫面也很好看。
雜兵(普通錦衣衛):火銃
戰斗指數:★★★
片中這次還出現了熱兵器鳥銃,且在圍剿沈煉家的戰斗中出現了類似“三段擊”的戰法,都非常符合歷史史時。
評價:明代已經進入冷熱兵器交替使用的時期,這時的鳥銃其實就是火繩槍,基本結構和外形已接近近代步槍,但前裝式的結構造成靈活性和火力持續性都不足,必須集群陣列作戰才能發揮威力。所以在影片末尾追殺沈煉的殺手,使用鳥銃不敵沈煉的單手弩快速攻擊。
結語
一部《繡春刀2》,有太多的東西、太多的角度可以解讀。小學僧覺得,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這部片子,我們都需要明白:“這世間,最難把握的就是命運,最難解讀的則是人這個藝術。你可以選擇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走什么樣的路,但選擇不了這條路背后的命運。你我皆為這個命運鏈條上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