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9月3日加入時間管理特訓營已經23天啦。雖然每天都在學習,甚至是爭分奪秒,很忙碌,很充實,收獲很多,但還是得感嘆一句時間過得真是太快啦。昨天是最后一次大課,馬上要閉營了,課上老師說了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看是否有所成長就看看是否有變化。回想這段時間,循序變化,感觸頗多,挑以下五點簡述:
? ? ? ?1.根據不同的時間類型安排不同的學習內容。這是課程階段一中的重點知識,通過時間記錄的方式找到自己的黃金時間、碎片時間和常態時間等。在黃金時間做長期重要事件,在碎片時間做緊急不重要事件。根據我除上班時間外,都要帶孩子的特點,我的常態時間和碎片時間較多,我選擇聽音頻的方式學習,這樣可以一邊看孩子一邊學習。雖然不能集中精力,但偶爾也能聽到覺得特別好的內容,就像《就是因為“沒時間”,才什么都能辦到》書中說的“做一半也比不做好”。采用這個方法,我把想聽的音頻都聽完了,包括羅輯思維、Angie電臺、樊登讀書和行動派琦琦的音頻,還聽了三本書《就是因為“沒時間”,才什么都能辦到》、《結構思考力》和《把時間當作朋友》。每天早起,趁孩子醒前寫晨間日記、閱讀和鍛煉,晚上趁孩子睡后開始寫作。自9月7日開始記錄時間,現在我清楚的看到這樣的數據:閱讀:19.2h;聽音頻:16.7h;寫作16.1h。剛看到這些數據時,我感到很驚訝,沒想到自己其實投入了這么多。在未記錄時間之前,總覺得時間像沙子一樣散落,抓不住,也無所獲,徒增傷感和焦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當每一項投入到100小時,我要好好獎勵自己。
? ? ? ?2.列各種清單。原來就知道清單這回事,但沒有應用起來,是自己沒有重視。事情想來都是這樣的,總要一個師長角色耳提面命才能知道它的重要性。老師很詳細的講解了各種清單和微夢想清單。發現這對于一個邏輯混亂的人來說,真是太管用了。根據清單,一目了然,心中有數,大大節省了選擇時間。
? ? ? 3.要用“1+n”的方式打磨時間系統。1是指你當下生活的中心事項,n則是你需要兼顧的其它事項。可以把80%的時間用于這個1,把20%的時間用于n。這個方式是我在老師教課之前就實踐的,但心里沒有這么清楚,經老師點透,認識到這個方式可以把一個系統的基本框架搭建起來,像有了主心骨,其它邊邊角角就可以隨時調整和修正。
? ? ? ?4.興趣是個偽命題。老師強調很多人因為興趣貽誤了自己的學習和成長,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很多人并不很清楚哪些才是自己的興趣,就像老師自己最近才敢承認寫作是她的興趣一樣。對老師提出的這點也深有同感,很多事情真的與興趣無關,而是看自己有沒有專注投入。受老師的啟發,我開通了電臺,每天堅持錄一條音頻。雖然水平很凹,但我能從中有所體驗:每天圍繞一個主題說一段話,從剛開始嘗鮮和對自己無要求,到現在希望表達流利和有邏輯。所以這周買了關于邏輯、思考模式和寫作的書。這或許是個開始,誰知道呢,堅持看看吧。像琦琦說的,邊做邊看。
? ? ? ?5.《把時間當作朋友》說我們并不能管理時間,所能做的是自我管理。確實,所有的時間方法是以自我管理為基礎的,只有你自己在心中有目標,有干勁,有欲望,才能像開了掛一樣的把這些方法運用起來和時間好好做朋友。
? ? ? 方法的習得只是開始,長期實踐才能化為能力。還記得當初轉發時間管理特訓營到朋友圈寫下的評論“希望通過這個特訓營,助我解惑提效”,現在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還看到了一個優秀的人高效運轉的學習節奏,和一群致力于進步和學習的小伙伴們,這樣一個積極向上的能量場,將帶引我繼續堅持努力。期望有一天,我能與時間真正成為朋友,張弛有度,淡定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