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日更,我是在隨波逐流還是自欺欺人?

進入簡書三十幾天了,日更也有27天。

乍一看,有點兒收獲滿滿的竊喜:寫作4.1萬字,粉絲有238個。

對一個有天分,或者很勤奮、專注的人,尤其是對新媒體時代弄潮兒來說,這根本不算什么;說出來就是段子,會被人笑掉大牙。

可是對一個家有高考學生,還同時兼職好幾份工作,還要利用業(yè)余時間硬擠文字的屌絲大叔來說,我覺得應該滿意了。

昨天下午忙里偷閑把疲憊的身體放沙發(fā)里,做了一會思想漂流的白日夢。

突然,無意識冒出來的一個景象,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

恍惚之中,我的高中老師語文出現(xiàn)了。

他是我最尊重的老師,人品端直,學識淵博、思想睿智,愛護學生,妻子去世后一人獨居,把所有心血都傾注在他心愛的語文教學上。

由于我喜歡語文,基礎也好,所以他對我欣賞的同時也比其他同學更為嚴格、嚴厲。

實際我倆是忘年交的朋友。

他依然神情肅穆、目光犀利。我聽到他仿佛在質(zhì)問我。

一番“神對話”結束時,他問:“你確定你喜歡?我看你就沒想清楚!”

我突然跳起來,完全清醒了。

這簡直無異于當頭棒喝,讓我覺得自己不僅一無所成,而且還在自己騙自己!

難道簡書又成了我逃避的貝殼和埋頭的沙坑?!

我近兩年尤其是這一個月來,只不過是在幾份工作之外,又做出認真努力兼職寫作的樣子: 苦思冥想、 殫精竭慮、疲憊不堪、 見縫插針、 頑強打拼。呵呵,這其實都是做給人看的!

我做給誰看呢?妻子?孩子?親戚?朋友?同事?我有點暈圈了。

我為什么要這樣做?向老婆表現(xiàn)自己勤奮、愛心、責任,還是給女兒秀終身學習?向單位領導表演自己盡職盡責、愛崗敬業(yè)?抑或是在這個成功者越來來年輕化的時代,做個大器晚成的成功楷模,再像他們一樣,泡一個比自己年輕20歲的女孩?

天吶,原因想不清楚,卻活活把自己潛意識扒開了,在顯微鏡下看了個毫微畢見,所有私處都被曝無遺!

于是,我感到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本來計劃,把正確的寫作習慣先養(yǎng)成了,“先完成再完善”,就像當下很多寫作人常說的那樣。

這話我覺得沒問題。

我的計劃是,各種文體都寫,最后落到小說上,還有心理類觀點或故事文,也許還會寫軟文文案等。

寫小說的目的,不是看見別人寫出了暢銷書寫出了爆款文眼熱跟風,而是因為我覺得只有小說才可以把人生再演繹一次,才可以通過各種角色,像個戲子一樣在不大的舞臺上,體驗人生百態(tài)、酸甜苦辣,管窺蠡測“社會”這個神奇的群體,也許還能得到一點有關人生的深刻的認識,甚至整合出一個全體的印象。

就是說我想跟自己對話,我想要用小說表達,用小說做心理療愈,用小說讓自己重新振作,有所作為。

——不過,這也可能只是高大上的說法。

其實更真實的想法是,小說更挑戰(zhàn)、更有趣,更有成就和影響最大。我認為是投入產(chǎn)出比最理想的文字。

另一個寫作的路子就是寫心理類文章。

這雖然不能算我的一個強項,但應該也是一個方向。因為我畢竟真刀實槍地考了心理咨詢師三級、二級,讀了不少心理學書,參與社會心里援助工作幾年時間,又在學院心理咨詢室工作,自己積累了很多心理咨詢的個案,應該說素材是不缺乏的。

但我從頭條號到簡書,也寫了一些心理類的文章,別說跟曾奇峰、武志紅他們比高度和深度,就連寫雞湯出身的寫手,甚至沒學過幾天心理學的小女生都寫不過!我既沒有心理學科班大咖的深厚素養(yǎng),也沒有長袖善舞的身段,更沒有賣萌裝嗲的優(yōu)勢。

突然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了!

大家來簡書目的也許小有不同,但要說沒有一點功利目的,我死活不敢相信。

曾經(jīng)在上大學時,寫了多少文字,又撕掉了多少稿紙,只有自己才知道。后來自認為自己不是寫作的這塊料,才黯然放棄了。即使在那時,也是奔著“出名”去的。

由于大學階段備受打擊,所以直到自媒體的所謂紅利時期來臨,我都沒有動心,一直到前不久我認真讀了幾本書。

那都是有關寫作的,意思都是“先完成再完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寫出來就是成功”這類的意思。當然,還有深度好文應該怎樣進行邏輯架構,小說怎么自然、流暢地展開情節(jié),豐滿人物性格。

我慶幸讀了這幾本書,因為我找到了自己過去寫作失敗的原因了:那就是我內(nèi)心深處有個不好的心里程序(有人說得比較嚇人,叫“生命腳本”),即與生俱來的完美性人格。

過高的目標,成了恐高一樣的焦慮和恐懼,最后成了我逃跑的原因。

后來聽朋友介紹簡書,說是個真正的寫作平臺,純得跟安徒生童話里的小女孩一樣。

所以我興沖沖地背上書包上學來了!

一來就看到挑戰(zhàn)“日更”:即在簡書,每天要完成一篇文字。

剛開始又興奮又擔心,還以為日更要每天寫至少一篇2000字呢。

后來雖然知道了100字這個最低限,還是有點糾結,甚至誠惶誠恐不敢輕易落筆。

因為即使只有100字,我還是會怕寫出來的文字不堪,對不住讀者和自己。我始終覺得寫出深刻的東西,必須要有相當長時間的積淀。

而且,我有個可能是杞人憂天的想法,我的日更不能幫助到長遠目標(寫小說、心理文等),甚至成了絆腳石。

我的日更貌似又成了一次社會性模仿:隨大流。

別人考大學,我也考大學,別人找工作我也找工作,別人找女朋友、戀愛、結婚、生子、買房、買車,我也一步不拉,亦步亦趨。

現(xiàn)在,別人日更我也……真的,我還沒看到日更的真實意義。

有時想到要放棄,但又怕形成習慣性的流產(chǎn),給自己留下心理陰影。

最近一段時間,每天都在這樣的糾結當中掙扎。

因為我不是來散步的,我還想賺錢。我還沒達到來簡書單純放飛一下自我就OK的境界,而且我供著一家人,也缺錢。

我想寫作變現(xiàn)。聽說可以買簡鉆,我動了心。

我知道簡鉆就是自由、民主的雅普雅普島上的金喇叭,有了它,你就可以隨意表決,對任何事發(fā)表意見,就跟酋長一樣牛掰。

前提,是你買得起金喇叭。

我不敢說自己土豪到可以隨意揮金如土,更不敢說別的簡友買不起。但似乎很多人還在猶豫不決,還在前怕狼后怕虎,響應、跟進簡書規(guī)則的不多。

而且,想到鉆鉆可以讓我在島上也有一只可以投票表決刷存在感的金喇叭,將來取得綠卡后還能分一畝二分薄田,這算是不錯的投資吧?雖然我還不懂區(qū)塊鏈具體的游戲規(guī)則。

誰知花了兩千多元錢,也只能買個“簡書會員”。呵呵,想買人家還不賣給你了!彈出來的提示文字挺幽默,不無揶揄、嘲諷味道:

“大佬,謝謝您的支持,不過別拿賣腎的錢買鉆哦!”

我哭笑不得。

看到每天得到的鉆少得可憐,仨瓜倆棗,再看人家每天上千幾百的進賬,我知道馬太效應很不幸地在我身上應驗了。

當然,我從簡書的排行榜上也看到了前幾位大咖的高度,比如李砍柴寫的《知否,知否……》等等(恕不一一列舉)。我覺得短期內(nèi)我脫了鞋也追不上他們。

但我有信心去追他們!

而現(xiàn)在簡書游戲規(guī)則形成的富集效應,是讓窮人更窮富人更富的根源。

是鼓勵寫作抑制過分投機性投資嗎?

我在排行榜上也看到了一些文筆一般,功力不過爾爾的作者,也堂而皇之享受著簡書的算數(shù)倍增帶來的高福利,還要進一步享受它的復利帶來的超級福利!原因就是家底厚,放個屁都是鍍金的。

我們不在一個高度上,怎么競爭?人家開著跑車我蹬著三輪,人家在高速飆車,我在鄉(xiāng)間小路顛簸。

我快哭了。

但愿我只是一個灑了牛奶的小姑娘,擦干眼淚就能看見天邊的太陽。

簡叔,您在哪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