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薇/文
夢想很飽滿,現實很骨感
回憶起小學時單純的時光。
語文老師在課上問道:你們的夢想是什么?
志向遠大的同學們答:
“我要當軍人,”
“我要當醫生,”
“我要當老師,”
到我這,我也積極的舉手:
“我要當個有錢人!”
全班哄堂大笑,當時懵懂的我一陣臉紅的坐回了椅子上。
同學們嘲笑我的夢想,而我并沒有覺得當個有錢人是件丟人的事。
童年時期的夢想聽起來很荒唐,不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從小本姑娘骨子里就是個務實的好孩子,一句要當有錢人說的多實際,雖然現在離小時候的夢想還有些差距。
夢想可以成為一種精神享受
有個朋友跟我說: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舞者,為此我曾努力的學習跳舞,我熱愛舞臺,喜歡聚光燈下搖曳的身體,更享受舞蹈帶給我的精神力量。可是,因為青春期發育體重飆升,我被無情的刷了下來,當時的我幾近崩潰,曾哭鬧過,絕望過,對于那時青春期的我來說,覺得自己有抑郁癥的傾向,無助沒有人理解,就是因為身體原因,老師放棄了我···有時候夢想只是個夢,當夢破碎了,就不想再去想了。
在夢想面前,誰都有絕望無助的時刻,負能量的存在是有一定必然性的,我這個朋友,對于她種在心里的夢想一直沒有放棄,自己默默的練著基本功,雖然沒能成為一名專業的舞者,但她依然享受著舞蹈帶給她的樂趣,一段音樂放出,她會不由的擺動纖柔的身姿,成為了我身邊最柔軟的胖子。
夢想并不是遙不可及,也并不宏觀遠大,其實把它當成一種能量的存在,去付諸行動,你會輕松的去收獲夢想帶給你的樂趣。
列出你的夢想清單
快奔三的年紀,更覺得夸大的夢想不切實際,能在我完成范圍內的夢想,我愿意去努力實現它。
從15年,我開始試著列出一年中的小夢想清單,基本上都是我努力可以完成的,說其是夢想,不如說是在能力范圍內的計劃,按照設定的規劃去一步步的做,至少離夢想又進了一步。
小夢想清單:
1.考下駕照
2.至少出去旅行一次
3.考人力資源證
4.堅持組織天使之家公益活動
5.完成人生第一個半馬
6.矯正牙齒
7.去河南看二壯
8.每月至少讀兩本書
9.每月跑步運動量不低于五次
10.學習兒童心理學
11.每月寫三篇原創文章,題材不限
列出我的小夢想清單,可以清晰明了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應該怎么去做,其次隔段時間拿出來我的清單看看,無形中起到督促自己的目的。
可喜可賀的是,截止到目前,我已完成一大半的小夢想,當我有方向的去實現它時,其他曾經認為的阻礙迎刃而解了。
不斷探索新的夢想
逐漸成長,我在不斷探索新的夢想,我從來沒有當個作家的夢,也從沒想過筆下的文字生動無比,工作不太忙的閑暇之余,好朋友的一句推動,開始了當個業余的碼字工。
剛開始的我,醞釀去寫一篇文章,需要大半天的功夫,不會措辭,腦洞不夠,無靈感,完全沒有信心可以當個合格的碼字工,可是當我完成一篇文章后,回過頭去看,不論質量如何,我都很開心,因為這對于我來說是成長,是全新自我的突破。
當我興奮的把第一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朋友的時候,并不太樂觀,他問我:
你想寫什么?
寫給什么人看?
文章是取悅自己還是能幫助別人?
我無解···
因為我知道作為一名文字功底淺顯,業余碼字工來說,這些問題對于我沒那么簡單,也許需要一段漫長的學習積累。
可是,內心的那個聲音告訴我,
“你在努力的為了這個新探索出的夢想努力去做,不論做到如何,你都已經很棒啦!“
對呀,我在接近那個更好的自己。
我在努力的不斷學習,讓文章更有深度,對別人有所幫助,我希望,寫出的文章不僅取悅自己,還能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慢慢寫下來,我發現,當我去搜集身邊的各種素材時,寫好了素材一遍一遍的排版糾錯時,我是如此的專注,今年定下的小夢想是每月寫2-3篇文章,看來是要超額完成啦。
我很開心,在碼字工這條成長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