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的青石板路讓人感覺一直是潮濕的,在兩側斑駁的墻壁掩映下,安靜而內斂,似乎裝載著難以言述的故事。
在這里,古老的風韻和現代的繁華相互交織,不可分割。
街上人頭攢動,尋個茶坊,鬧中取靜。
找一張臨窗的桌子,泡一杯溫潤醇厚的炭焙鐵觀音,讓生活在恬靜中過渡沉淀,讓未來的日子不再蹉跎慌亂。
說幾句陰晴圓缺的話,品一盞濃淡相宜的茶。茶與你,有場不期而遇的約定。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樓主12年自己烘焙的一泡陳年鐵觀音。
因為長期喝慣了清香的鐵觀音,所以總是覺得炭焙的太過于馥郁濃香。
于是,當自己烘焙這款茶品時,完全按照著自己喜歡的口味來的。由于害怕濃烈,自然采用輕火烘焙。使之保持著鐵觀音特有的花香,而后又有大紅袍似的溫潤。第一水,還是蠻好的。只是當不小心浸泡久了,還是感覺會有些許的濃烈,那滋味,對我來說,一定不會感覺是好的,甚至,那種苦,說不清道不明。
只是覺得依舊莫名的喜歡。于是總是隨身攜帶一兩泡。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就像烏鎮,白墻黑瓦,永恒的懷舊的色系。
或許,假以時日,當我們都已老去。可以不記得我們曾經做過什么。可以不記得曾經的傷痛,可以不記得過往的空虛,可以不記得街頭撲朔的燈光。
但,就像江蕙唱的《家后》,不會忘記我要去愛的人。還有,這一杯,既討喜又害怕的茶。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