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正確的事情就是你以為的?
? ? ? 忽然想起電影老炮里的片段,這個片段說的是老炮在最后的決斗前,寄了封舉報信給中紀委,對于整部影片都在講規矩這個主題來說,這個片段是不是違和感強了些?可能有些人并沒有這種感覺,覺得這只是個正常安排,可是,再仔細想想不難發現,這是一個最明顯不過的矛盾啊,如果這個故事的矛盾用政府力量能解決,這電影還演什么?。吭僬f了,給中紀委寫信是老炮的風格嗎?帶著這種疑問,我深究下去,終于在某一篇影評中我豁然領悟,其實答案很簡單,不這樣演,廣電麻麻就不會讓你上臺子,對,就這么簡單。想明白了也是,但凡想表現出一些深刻的立意,怎么可能是積極陽光的,要不人性怎么彰顯,不彰顯人性怎么刻畫黑暗,黑暗了怎么上臺子,這樣的妥協帶來了人物性格的漏洞,帶來了作品上的邏輯瑕疵,對,這就是為了上臺子的妥協。你以為正確的事情就應該是理所當然發生的嗎?
? ? ? 最近看了一段明史,講的是胡宗憲倚靠嚴黨爪牙趙文華屢屢被提拔,忍辱負重平定倭寇的事,一代忠良苦心經營,依靠一代奸佞屢屢上位,千方百計討好只是為了完成抗倭大義,后嚴黨倒臺,胡卻被另一個忠臣徐階害死,聽起來都像個笑話的劇情卻是活生生的歷史,沒錯,為了實現抱負,趨炎附勢,得以保全和升遷,利用奸臣的權勢,增強執行力,走上歷史舞臺創立功勛,卻因依附嚴黨被最終害死。自古以來,忠臣不應該都是像岳飛一樣飽滿的性格和血氣嗎?為了國家做好事,不止要忍辱負重,還要賠上性命,原來英雄故事都是騙人的啊。沒錯,再多翻翻歷史書,仔細研究一下歷來的忠臣,不難發現原來忠臣這個系列,像胡宗憲的才是多數,像岳飛這樣的卻寥寥無幾,忠臣,原來還有這樣的忠誠方式,妥協,這就是為了上臺子的妥協。你以為正確的事情就應該以一種正確的方式解決嗎?
? ? ? 妥協,也許才是你該以為的。
你以為的興趣就是你以為的?
? ? ? 前幾天,看一個家境還不錯的小姑娘問一個人生導師,她發問說,老師,我興趣很多,什么事情都想嘗試,我也學過舞蹈,繪畫,鋼琴,瑜伽,喜歡金融和寫作,我現在準備辭職了,家里也支持我的興趣去專心研究,然后創立自己的工作室,請問老師,我該怎么做才能成功?老師閉目三思,頓悟之眼緩緩睜開,說了一句英文:“Follow your heart!”精辟!實在是精辟!全場掌聲雷動,女孩興奮不已。后來,經過一年多的掙扎,女孩又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導師說錯了嗎?好像沒有,女孩跟隨自己的心了嗎?不知道,或許有或許沒有,但有一點大家可能已經看清楚了,那就是人生導師的太極打的著實是很好,巧妙的避開了問題,巧妙的回答了問題。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你是這個女孩,你要怎么辦?我想好多人模版式回答已經出來了,我挑一個我最有興趣的項目,然后努力鉆研,肯定能成功,因為有了興趣,做事才不會累,也更容易成功!真理,絕對的真理,不知道你被這樣的話還要蒙蔽多久?什么?的確沒錯,這句話卻為真理,可這句話是有前提的,而失去前提,這句話毫無意義,而一切的癥結就在這興趣二字上。你好好想想,你有真正的興趣嗎?這個興趣你會為之奮斗,不計得失,天長地久嗎?對不起,先要接受我們是普通人,無利不起早是我們的原始屬性,吃不飽飯的時候,興趣和玩物喪志,游手好閑可能是近義詞。其次那些用興趣吃飽飯的人可不是天生用興趣吃飯的,連喬布斯都是為了賺錢才鼓搗電腦的,你有什么高尚的情操放不下?言歸正傳,那么走在十字路口,你到底要怎么辦?那么,興趣就得賦予一個現代化定義,這個定義的第一層次當然得包含熱愛這個關鍵點,而第二個層次是社會環境賦予的,必須包含要成就感這個概念,也就是說,真正的興趣,始于愛好,忠于成就感,是不斷獲得成就感產生的,信息化社會,快節奏逼迫人們快速得出成果,這不簡單是因為浮躁而產生的效果,遙遙無期總會抹殺一個輕易的愛好,而不斷滿足的成就感才是常青的源泉,一輩子太短,短到只夠做好一件事就夠了,選擇一個容易讓自己獲得滿足感的事,或許才是興趣的出路。
? ? ? 滿足感,也許才是你該以為。
你以為的以為是你以為的嗎?
? ? ? 中國人民花了好長時間在搞城鎮化,把大家集合在一起安居樂業,美國人民卻為了去中心化,把房子搬到了鄉下。暗戀的辣妹喜歡那個油膩愛講笑話的胖子,卻沒看上健身房里八塊腹肌的你。網紅妹妹直播平臺坐一晚唱幾首歌就是三五千塊,老教師辛苦一個月的工資還得給老婆交去一半。王剛老師說演技再好又沒人把你掛在床頭,而你還是得看看微博排前幾名的熱搜榜。沒什么憤青和無奈,因為你以為的是你以為的而已,規律、套路、陷阱、機會都是你以為的而已。不思考,不辯證,你以為恐怕就真的只是你以為的。
? ? ? 正視這一切的存在,也許才是你該以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