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課程教案設計
一,引出問題并復習
播放視頻短片《微笑的力量》,以及最近新聞湖南一高三優異成績學生持刀捅死班主任事件,引出情緒管理概念。
同時復習初中政治學的情緒管理的方法,如轉移注意力,合理宣泄情緒,升華等。讓同學們舉例子,聽歌運動離開環境,找人傾訴寫日記,升華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二,重點講授環節
提出理論:埃利斯情緒ABC理論
事件:做作業
情緒1:煩躁
認知:作業太多了,太難了,太泛了
情緒2:平靜
認知:作業是正常學習的一部分,是練習和鞏固的過程,是我的任務
歸納總結:同樣的事件并不會影響我們的同樣的情緒,我們對這個事件的認識影響到了我們的情緒。換句話說,事情本身并不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我們對事情的認知才會影響我們的情緒。
三 ,同學案例分析展示環節
課堂可分析同學身邊現象(可以找同學分析這些現象,讓他們學會這個方法):
1,因為月末沒錢導致情緒煩躁。
第三個月了,父母應該知道自己每月的花銷了,如果有額外的,比如說生病了等,這些先借著,下個月找父母還了就是,應該不會導致太多情緒。
2,因為學校扣分(內務,晚睡紀律,公區清潔),導致班主任罰錢,影響情緒。
情緒來源于扣分制度?罰錢制度?還是錢花的不值?還是自己不該做導致扣分的行為。每個人都會犯錯,扣分罰錢是讓我們記住教訓最好的方法?因為老師的教育你不聽啊,老師說了很多遍的,依然不起作用,可見一般。
3,同學借錢沒還煩惱
4,代人受過煩躁
5,父母老師同學誤會煩躁
6,考試成績下來了郁悶,煩躁
7,考試前焦慮
8,晚上睡覺做噩夢害怕
9,出去上網被班主任發現了害怕挨批評
總結,有沖突并不可怕,并且也是我們成長的契機。我們要去解決他,有時候導致沖突的是我們的認知,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去調節它,改變它,認知是可以改變的,三觀不斷的形成,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刻舟求劍的事情我們不要做,我們要與時俱進,與時代發展共成長。當我們的認知改變了,問題自然就解決了,情緒自然也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