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學論
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行。
自然不強迫任何事物去進行非它自己的成熟了的力量所驅使的事。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記得小時候,家里生綠豆芽,不過怎么做,生出來的豆芽總是根長身子瘦,吃起來口感差。
而從市場上買來的豆芽,白白胖胖,幾乎沒有根,口感好。
后來我明白,集市上的豆芽,大多是用了特殊的藥物才生長的如此“怪異”,而我們自己生的豆芽才是自然狀態生長的豆芽。
原來,符合自然規律生長的豆芽,一開始雖然根長身子短,但它們最終的目標是開花結果。
市場上的豆芽根短身子胖,它們最終的歸宿是上餐桌,成為別人的盤中物。
教育也是這樣,要著眼與孩子們的成長,適應孩子的成長規律,契合自然發展的規律。
切不可像商人一樣,用盡一切辦法生出的芽,只獲得短暫的發展后卻喪失了開花結果的機會,成為餐桌上的盤中物。
其實,在我們的教育實際工作中有許多不切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行為,例如天真爛漫的年齡非得去接受原本屬于成人的勵志教育,天真爛漫的年齡卻被告知社會有多么殘酷……
無論什么事情,除非不僅是青年人的年齡與心理的力量所許可,而且真是他們所要的,都不應該教他們。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所以,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觀察探索研究孩子們的成長規律,采取更符合人的發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