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明亮的人

?嘲笑幼稚,嘲笑曾經的自己,我現在正在做的,似乎是走向成熟,走向一個新的世界,我自我感覺良好,甚至不愿再提起曾經的事情,雖然那是多少個詩人在贊美歌頌的童年。

?我本覺得這沒有什么不對,所以我正像個“不幼稚的人”一樣看著一本不幼稚的書時,卻恍然發現我是錯的。

?王開玲在書上寫到“人要長高,要成熟,但成熟并非一定是成長,有時肉體擴張了,年輪添加了,反而人格萎縮人格變矮,夢想溜走了。他丟了生命最初之目的和邏輯,她再也找不回那個純真,天真和正常的感覺。”

?第一次讀這段話,感覺這段話和課本上的內容,沒什么不同,可后來發現,這才是真正的對童年的尊重和向往。

?我著急,急著長大,去做現在做不到的事情,也許意識不到童年的珍貴的童年,正是童年的珍貴之處吧。看過一個故事,大致講的是一個秘密采訪的餐館那只很小很小的猴子被拉到屠版 上,在場有很多很多的人,大人老人或是孩子,孩子們,最先開始有了反應,開始小聲啜泣,他們不麻木,他們有一顆純凈的心,會對周圍一切的令人同情的事物產生慈悲,而成年人,似乎是見過許許多多大場面認為見怪不怪了,可事實上,他們的心卻麻木了,他們不會對自己無關的事情產生悲憫了。

?我終要長大,可絕不會變成小時候所厭惡的那種成年人,身體的長大,我并不會遺棄現在這顆童心,或許這顆心會變得堅強,但絕不會變得冷酷和麻木,這是現在我對長大,最重要的要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