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我的故事—關于騎行,關于苦難,關于愛

? 很早以前就下了摩拜單車的APP,但一直都躺尸在我的手機里不得臨幸,今天上午要去朝陽路的財滿街那邊見一個朋友,不想開車,查了公交地鐵,發現特別不方便,手滑點了騎行,發現也不過18.3公里而已,看著外邊清透的天空,忽然一個聲音從心縫里跳出來:騎車去~

媽媽反對、老婆反對,但我知道,她們是為我好。一方向,我上呼吸道頂端有點感染;另一方向,我下排泄道末端也有些不適~~她們希望我別浪張,免得我不健康。

我很尊重她們的意見,蛋柿,我更尊重自己的感受。

我告訴自己,先騎著看,如果覺得不適,就隨時下車唄~

說時遲,那是真磨嘰啊。我沖出門,吃早點,一個燒餅夾肉、一個燒餅夾雞蛋、一碗粥,吃完后,還得坐一會啊,對身體好。然后出去還得先迷路一會啊,找車。終于八點多鐘,總算騎上了一輛摩拜。

一上車,我去!!座子很舒服,車很輕,至少比我家里的那輛好騎很多。(家里那輛是媽媽超市賣東西抽獎抽的,額。。。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介紹這個,老媽我愛你。)

繼續,我一路向北。。。麻蛋。。。好大風啊。。。要是以前190斤也無所謂,現在只有130斤,感覺風好大呢。。。(為什么要說體重的事?這次我知道原因,是嘚瑟!有圖有真相~)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下面我決定讓另外幾個人格先休息一會,專心的寫文章了,要不然也不知道寫到什么時候能寫完了。。

(好!就寫到這里吧!再見吧!)

(你給我滾回去,逗比張,我要生氣了!)

這次是認真的我了,我要好好寫文章啦!!

我一路向北,雖然頂著風,騎起來很吃力,而且路上有風沙,有很多車,有很多時刻,我還要搬著車找路走,但是,我的心情是一路愉悅的,而且很幸運有一個小哥,騎著ofo,一路和我飆車,我倆四次交替領先,最后一次,我們相視一笑,相愛了~但是,我們沒有說話,就默默分開了~~

我一路享受著騎車帶給我的愉悅感,我就和這份愉悅感一路對話和交流,我發現了很多。其中最多的,就是我中專四年的走讀生活。

我上學的時候住在通州臺湖鎮麥莊村,學校在朝陽路上的北京水利水電學校,距離大約18公里。但因為上學時家里很窮,住不起學校,于是就讓爸爸給買了一輛山地車,騎了4年,總行程大約20000公里。畢業了,關于材料力學、工程力學、水文學、建筑學,我都沒學會、但我已經學會了修理自行車。

(題外話:后來我開了一個自行車修理部,然后搞連鎖加盟,后來有五百個加盟店,每個月凈收入100多萬,然后我吃喝嫖賭抽,敗光了所有的財富,終于在人生最低谷遇見了我的妻子,后來她出軌了,我五次自殺都沒有成功,后來我愛上了我的隔壁村的一個60歲大哥,然后我們領養了一個男孩,昨晚大哥毒打孩子,我就阻攔他,結果他一推我,我摔倒了,衣服沾上了一些油漆,我就想問:哪個牌子的洗衣粉去油漆的污漬能力比較好?)

題外話完了,我們回到我4年20000公里走單騎。這四年,真真的是苦逼的四年,我在騎車的過程中,一直閃回著四年間我走讀的一些回憶:

夏日太陽暴曬,下午放學,我趕著回家下地干活,就一路猛騎,后來我從大高架橋往下滑行,特別困,就閉了會眼。結果眼一閉一睜,我已經掉路邊的大溝里了。

早上起來,下了一夜的大雪,白茫茫那個美膩啊,我早上五點起床騎車去學校,一路上都是摔車的人,我摔倒了三次,后來無奈了,推著走到10公里外的公交站。

50年大慶,我們參加閱兵軍訓,晚上回家,路上沒有路燈,我騎著騎著,就撞到一個手扶拖拉機,我直接飛到車斗里,各處淤青和擦傷,回家都沒多廢話。

還是上學,頂風,八級風,騎不動,樹上的樹杈咔咔的斷,自己一邊罵一邊哭,一邊猛騎。

下大雨,路斷了,蹚水過去,就這樣到了學校,上了一天課,還打籃球,回到家后,發現腳的顏色和襪子一樣,而且滿屋子都被氣味裝滿了。

總有一些司機,喜歡壓水坑,濺我一身水,所以現在我只要遇見下雨,開車都特小心,我不希望別人受我受過的委屈。

當然也有美好的事,我和我最好的哥們,是在四年走讀生活里結交的,我們一起看姑娘、看姑娘、看姑娘,我唱歌、我唱歌、我唱歌,他聽著,他五音不全~他帥著,我逗比著。如果我要是女的,我估計我會倒追我策哥。

說了很多,其實只想說一句:

人不怕吃苦,就怕吃苦沒意義。

以前我挨著苦,是為了給家里省錢、給爸媽分擔生活壓力等等受苦,再苦再難都挺過來了。

現在我享受著苦,是因為我知道苦是真實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我甚至都不去找所謂的意義,只是用心體會頂風、體會腿疼、體會出汗、體會著這一切的感受。

“我愿意享受苦難了,這樣的人生,好特么有意思。”

就寫到這里啦~~

收工。

(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張志斌老師是國際存在-人本心理學院副院長及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該學院旨在世界范圍內提供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咨詢和技能的應用及推廣。張志斌老師多年來一直跟隨楊吉膺博士學習和推廣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學。并在中國各地進行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咨詢培訓,包括督導及課程講授。專業取向包括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個體及團體咨詢、哀傷及喪失輔導、情商及愛商系統培養、企業EAP培訓等。張志斌老師有著十年企業管理策劃經驗,目前在國內多家企業擔任企業管理策劃顧問和企業家私人心理顧問。但他更愿意以“這位兩個孩子的爸爸是個資深的業余喜劇演員”來介紹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