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基本功,精簡參考大全

從業幾年,樓主也從迷茫不知所措的時期,漸漸度過到現在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狀態,很能體會到作為新手在海量的信息中,眼花繚亂,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感受。于是,自己整理出這幾年來,覺得比較不錯的網站、軟件、書籍參考,讓大家能節約一些時間和精力。

樓主傾向將信息精簡,遵從少即是多的原則,只推薦含金量最高的幾處信息來源。

交互設計知識面.png

這張圖幾年前樓主見過之后,一直保留到現在。不僅是因為它形象而客觀,而是每看一次,它都提醒樓主,作為交互設計師,莫鉆牛角尖,綜合平衡各方面的信息。

基本功精簡版信息

網站類匯總

1.每日必逛

每日必逛的定位在于對一些需要時間比較久地去培養能力的地方,比如審美?;蛘呤峭袠I人士整理的一些工作上可以用的小tips。

**Behance **Showcase & Discover Creative Work
Behance 是展示和發現創意作品的領先在線平臺,同時也是 Adobe 系列的一部分。Behance 的管理團隊每天都會從各種領域中的頂級組合探索出新作品。這些領域包括設計、時尚、插圖、工業設計、建筑、攝影、美術、廣告、排版、動畫、聲效以及更多。領先的創意公司可以通過 Behance 發現人才,數百萬的訪客也可以使用 Behance 跟蹤最新和最杰出的創意人才.
現在已經推出iOS和支持Android4.0版本以上的APP,可以進行使用。

**Dribbble **What are you working on?
Dribbble 的口號是,你正在創作什么?然后,鼓勵創作者上傳個人的作品,以及正在創作的作品到 Dribbble 網站上。Dribbble的作品整體質量卻非常高,許多攝影師、設計師和其他創意產業人士都喜歡在這里展示其未完成的設計,通過與其他設計師的共同探討來激發自己的靈感。也有相應的APP。

Dribbble 上的作品以 GUI 設計、平面設計、插畫、VI 設計為主,而 Behance 上種類更多,還包括了 廣告、建筑、攝影、Motion 等等。從 Popular 榜單上也可以看到,Dribbble 上經常是明星設計師們精美的圖標或者界面,而 Behance 上多是一些 Agency 的整體品牌視覺包裝。知乎上有位大神的比喻比較恰當,“Behance就像設計師的廳堂,展示大方,井井有條。dribbble就像設計師的廚房,進去問一句「今天打算做點啥?」,瞅見各種半成品跟成品,七嘴八舌,其樂融融”。

Pinterest
Pinterest采用的是瀑布流的形式展現圖片內容,無需用戶翻頁,新的圖片不斷自動加載在頁面底端,讓用戶不斷的發現新的圖片。圖片質量都算比較好的。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國內做得比較好的產品經理學習、交流、分享平臺,也有設計、運營的知識分享,在互聯網業內得到了廣泛關注和高度好評。

優設網
一些比較實用的設計類綜合信息教程,每天會更新幾篇文章,花費時間不太長,值得瀏覽。

優設網

Google是所有問題的終結者,當我們沒法從專業的網站上去獲得答案時,就Google吧。

2.前沿類的網站

**Medium **Stories that move with you.
Medium 是一個全新的輕量級內容發行平臺,允許單一用戶或多人協作,將自己創作的內容以主題的形式結集為專輯(Collection),分享給用戶進行消費和閱讀。

該網站好文不斷,匯聚各行各業的設計大拿,如果關注了對了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以及優秀的設計師,自己的打怪升級進化之路會變得更加平穩。在這里推薦Medium《你該認識的64位設計師》,唯一不太方便的地方就是,文章是全英文的,對于英文不好的童鞋有點吃力。不過多看一些,進步就會很大,加油吧,童鞋們~

3.設計規范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
《Up and running material design》
市面上平臺不僅僅只有iOS和Android,但既然是精簡版,在這一步只介紹這兩種。單這兩個平臺的規范,就足以讓自己去鉆研許久了,有精力的小伙伴也可以再去搜索一下Windows Phone等平臺規范文章。

讀規范,并不是一步全部讀完,需要分好幾遍來進行研究。剛開始概覽一遍,做到框架的熟悉。然后在做項目的過程中邊做邊翻閱,又會給自己一些靈感,比如說控件怎樣進行統一,同一控件不同的狀態怎樣表述等等。它們是值得一讀再讀,反復研究的材料。

iOS設計規范

軟件學習

軟件學習分為三大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專業類的,圖形圖像的處理用Sketch或者Photoshop。Photoshop擅長圖片的處理,這一點它是老大,沒人能撼動。但作為流程圖的繪制工具,它的效率確實比輕量級的Sketch要來得慢一些。所以定位可以分為Sketch用來畫頁面的流程圖,表達跳轉關系,而PS進行輔助,用來處理一些漂亮的圖片。兩者進行相互的配合。

專業內的還有原型展示工具。原型展示工具就是將二維平面的設計圖,變成動態可以上手進行操作的demo。做這一步是為了檢查在跳轉過程中是否有存在讓用戶體驗不流暢的地方,避免在開發的過程中才發現這樣的問題,浪費大家的精力。

這樣的軟件主要有AE、Principle、Flinto、Origami等等?,F在市面上功能比較晚上的應該算是Origami,不過它學起來思維轉換比較大,要有開發思維,所以對于設計師來說上手有點難。比較簡單的是Principle、Flinto,AE更像是一個完整的動畫,不能魚人進行交互動作。

第二類是文檔的整理。文檔的整理主要是項目的進度跟進,資料共享,平時的會議等等。這個比較常見,Mac的keynote、number、Notes或者Windows的PPT、Word、Exce都可以。不過個人比較喜歡Google 云端儲存文件,方便團隊共享,更改和同步。

第三類是思維的整理。腦圖工具會幫助咱們羅列出各種大小事件,然后進行歸納整理,排出優先級。最好用的是MindNode,但只能Mac進行使用。Windows用戶可以使用Xmind,顏值稍微低一點。

推薦書目

在推薦書目里面,樓主比較支持一種做法,就是挑一本經典的書,然后反復不停地去讀它。理論結合實際地去用,有疑惑的地方再回過頭來進行查閱、反思。
所以樓主推薦的書目,主要是業內耳熟能詳的書籍,在亞馬遜或者:
《About Face 3 交互設計精髓》(強雷推薦,時間不夠也可以只看著一本)
《設計心理學》
《用戶體驗的要素》
《瞬間之美》

About Face 4.jpeg

實踐

關于實踐,樓主秉持著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要帶著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去訓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帶著問題去實踐!帶著問題去實踐!帶著問題去實踐!
其次,主動地、不斷地幫助團隊去解決問題,不論大小。

總結一下,在基本功階段,咱們翻閱各種網站,學習軟件,翻閱書籍,目的其實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審美,用方便快捷的工具將項目的信息傳達給團隊。也就是說,要培養的是自己對美的追求態度,信息的歸納總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進階的話,那又是另一個話題,期待和大家的下次分享~

Sophia的tips:
1.基礎扎實,往后才走得穩。
2.先積累量,量達到一個程度才能引起質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