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尖交易員的成功實踐和心路歷程:戴維·凱特---“我來到這里,不是為了謀取生計,而是為了賺錢。”
·樂在其中是交易成功的基本前提
·學習如何扯足幸運的順風帆
·頂尖交易員的特質(zhì)
·如何處理虧損
·如何處理獲利
我曾經(jīng)征詢許多交易員的意見:“在倫敦地區(qū),我應該采訪哪一位最棒、最成功的交易員?”有一個名字經(jīng)常被大家提起,那就是戴維·凱特。年僅24歲的時候,戴維·凱特就成立了自己的交易公司。當時的資金只有25000英磅。現(xiàn)在,年紀36歲,他是凱特集團公司和凱特經(jīng)紀公司的總裁,經(jīng)營毛利成長為數(shù)百萬。十幾年前,前來參觀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學童們,絕對沒有想到他們的同學竟然能夠步上這條路。
戴維·凱特講話很文雅,在這種高度競爭的行業(yè)里,這顯然不是常見的特質(zhì)。日常工作中,他經(jīng)常大聲吼叫幾個小時,承擔數(shù)百萬美元的風險。可是,他說話的態(tài)度節(jié)制而謹慎,語調(diào)低沉,給人的印象非常冷靜鎮(zhèn)定,但也正是這個領域內(nèi)頂尖好手通常具備的素質(zhì)。凱特的體形中等,身材稍微高于一般人。頭發(fā)剪得很短,有點像法國外籍兵團的發(fā)型。在一般人的想像中,白手起家的年輕富豪,應該很容易從外表來判斷,但戴維·凱特顯然不是如此。事實上,這些人最不講究外表,因為他們不需要證明什么。
一張不起眼而雜亂的桌子,擺著兩臺電腦顯示器與兩部電話,桌前的塑膠架上擺著一臺碎紙機。除此之外,就是幾張照片,包括凱特與英國女王的合影,旁邊還有一張凱特與巴比·查爾頓的合影。雖然都裝在框里,但我有一種感覺,這些照片似乎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才掛上墻的,或許嘗試在驕傲與冷漠之間尋求某種折衷。這些最簡單而務實的裝潢,泄漏了凱特的一些個性。
背景
“我對于市場的興趣可以回溯到多年以前,中學經(jīng)濟學課程安排了一段課外教學。我當時大約16歲。我們參觀倫敦證券交易所:那個時候,倫敦還沒有期貨交易所。市場似乎提供一些看起來很容易賺錢的機會,這引起了我的興趣;事實上,一切都是由此開始的。”
“最初,我并沒有做什么,但這次參觀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學畢業(yè)之后,我到了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一年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適合這個工作。于是,我又開始到處尋找機會,當時的機會遠比現(xiàn)在多。1979年,我找到一家股票經(jīng)紀商,擔任一般的辦事員。這是一份中學畢業(yè)生能夠找到的典型工作,公司叫做史密斯兄弟公司,現(xiàn)在并入美林集團。我是相當有沖勁的年輕人,‘我希望調(diào)到證券交易所的場內(nèi)’,‘對不起,我們現(xiàn)在很忙,目前沒有空缺’,‘我真的想到那里,辦事員的工作讓我煩死了,實在不適合我’。這樣經(jīng)過三個月之后,我在一家股票經(jīng)紀公司找到工作,這家公司叫做基爾伯·艾略特公司。他們給我一個機會,1980年1月,我成為‘藍扣’,換言之,證券交易所內(nèi)的經(jīng)紀助理。我一直從事這項工作,后來成為證交所的經(jīng)紀人,最后又成為場內(nèi)交易員。”
“就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主要的動機是薪水。我們常常聽說這些人如何成功,怎么賺錢。聽說股票經(jīng)紀人的住宅何等豪華,如何從股票交易中賺錢,這是吸引我的動機。不久,當我自己也成為股票交易的經(jīng)紀人之后,我想這是很好的機會:我隨時查詢價格,撮合客戶的交易,但我想自己找些單子,建立自己的經(jīng)紀業(yè)務(代表客戶進行買賣,賺取傭金),這才能創(chuàng)造收入。我希望掌握自己的命運。我不希望只是幫助別人查詢價格而已。所以,我進入辦公室,開始與客戶討論,希望找一些單子。”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
“如此經(jīng)過兩年半之后,我聽到有關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消息。我竭力說服公司的合伙人買進一個席位。不幸的是,他們說:‘那些身穿花花綠綠夾克的人絕對不會成功的,那套玩意兒不可能在倫敦搞得成’。所以,他們顯然不打算討論這個話題。可是,我對這方面的興趣很濃,有一天,看到《金融時報》刊登的一個廣告:‘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希望尋找交易人才’。這聽起來相當有趣。我安排了一些面談。沒有人對于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有經(jīng)驗,因為它根本還沒有成立。對于期貨交易有經(jīng)驗的人都是一些商品交易員,例如:可可、糖、咖啡與石油。這些家伙的眼睛都長在頭頂上,股票經(jīng)紀人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小兒科。我勉強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薪水較股票經(jīng)紀人高出50%。我相當滿意。1982年9月,我進入場內(nèi),最初留在糖的交易場所,以便吸收一些經(jīng)驗,然后成為藍扣。”
“在1982年9月,如果你一天能夠賺進200美元,就是超級巨星,如果你一天賠100美元,相當于大的災難。這就是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剛成立的情況----機構有兩個F,我有一個F(譯按:兩個F是指LIFFE,一個F是指LIFE)。我?guī)涂蛻舸楹蠁巫樱朕k法找生意。不久,交易所又引進短期英鎊契約,這是銀行間市場的三個月期利率契約。這段時期內(nèi),我有了一些名氣,主要是從事利率的價差交易,交易內(nèi)容大體上是同時買進與放空不同月份的契約。我建立起了一些經(jīng)紀聲譽。從操作的觀點來說,客戶知道他們的撮合價格都不錯。這引起了我的興趣,也引起別人對我的興趣。他們看見我的表現(xiàn),我也開始取得一些大機構的單子。當然,相對于目前來說,那沒有什么了不起的。”
“經(jīng)過三個月之后,某家我?guī)退麄兇楹辖灰椎墓菊疑衔遥胰牖铮剿颖叮掖饝恕_@段期間,除了交易自己與客戶的帳戶之外,我們也開始提供造市的服務。這更提高了我們的聲譽,因為我們就代表市場,我們提供市場流動性,也賺取經(jīng)紀費用。如果我們的買/賣報價是1~3,別人提供的報價是1~4,我們可能說:‘好吧,我們的賣價降為2,’報價是1~2,這對于雙方都有好處。整個情況發(fā)展得不錯,客戶也滿意他們?nèi)〉玫膬r格。如此經(jīng)過幾年----不僅幫公司賺了不少經(jīng)紀傭金,交易帳戶的情況也不錯,我抽了不少紅利----我想如果我真的擅長此道的話,就應該自己來。于是,1985年,我成為獨立的場內(nèi)交易員。”
“我買不起交易席位,因為這幾年累積的資金并不多。席位的價格是30000英鎊,我手頭上只有25000英鎊,而且我需要這筆資金當作交易資本。可是,我與先前的公司達成一項協(xié)議,我根據(jù)較低的費率幫他們從事經(jīng)紀工作,低價換取他們的一個席位。這個安排可以說皆大歡喜:他們可以通過好價錢幫客戶執(zhí)行交易,也把我當作一項產(chǎn)品,我則同時進行兩方面的工作。”
“1985年,在很自然的情況下,我成立凱特集團,沒有什么特殊的計劃,對于將來也沒有特別打算。現(xiàn)在,我們有100多位交易員,成績相當不錯。每隔一段期間,招募一位交易員,他做得不錯,于是我們又招募一位交易員,他的績效也不錯,如此逐步發(fā)展。”
“最初,我從事造市的活動----不斷提供雙向的報價。進行價差交易的時候,你同時買進與放空,想辦法這里賺一點,那里賺一點。假定行情是1~2,我們嘗試提供更好的報價,多賺個500美元或1000美元,通過造市活動協(xié)助客戶出場,另外自己也賺一點。如果每筆交易賺500美元,20筆交易就是10000美元。”
“現(xiàn)在的債券價差交易,三個月到期一次的契約,交易可能集中在一個星期之內(nèi),其它的時間就必須另外想辦法----這是屬于長期利率的部分。對于短期利率,你可以每天進行價差交易。由于利率很長一段期間沒有大幅走高,價格波動率經(jīng)常集中在較長期的部分。”
“除了價差交易之外,我們只做部位交易。當我最初從事價差交易的期間,美國利率高達14%,所以行情波動非常劇烈。現(xiàn)在,市場已經(jīng)不再有這種程度的波動。我想情況可能會改變,若是如此,我會回到短期利率的市場。可是,就目前而言,較長期交易的獲利還是高于損失。”
“在典型的交易日里,造市活動必須提供雙向的報價,不斷買進與賣出,同時也通過造市活動累積部位。我們始終提供人們進場與出場的機會,但實際上也希望建立某種部位。提供市場流動性,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獲利。我的獲利當中,大約有50%到60%是來自于‘6買進/8賣出’或‘8買進/9賣出’,這也讓我有機會建立真正想要的部位。另外,如果判斷錯誤,損失也不會太嚴重,因為整個過程中已經(jīng)累積不錯的利潤。所以,即使看好行情,我也可能站在賣方,但一是長期的布局,一是短期的情況。”
如果一位造市商也希望建立部位,往往相當困難。如果某位造市者希望做多德國長期公債,因為他認為價格將上揚,但只要有人希望買進德國長期公債,他也必須賣出。因為只要有人詢價,造市者就必須提供買進與賣出的雙向報價,而且無法事先知道詢價者究竟想買進還是賣出。詢價者可能不接受某位造市者的報價,另外尋找更好的價格,但只要詢價者決定交易,造市者有義務根據(jù)報價進行交易。
你很棒,因為你熱愛交易你熱愛交易,因為你很棒
不論在普遍的行業(yè)還是特定的交易領域內(nèi),凱特都展現(xiàn)出成功所需要的特質(zhì)。投入、毅力與自律精神都屬于第二天性。具備這些特質(zhì)的必要條件是對于工作的熱愛。對于所作所為,凱特都充滿活力與熱忱。他相信自己可以達成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很難不具備熱忱。事實上,凱特不認為自己是在“工作”。
凱特的熱忱涉及兩個層面:工作內(nèi)容與就業(yè)形態(tài)。很多人不喜歡他們所做的工作,因為他們不是自己當老板,不是勤奮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對于凱特而言,兩者相互配合,但不是因為他很幸運,而是經(jīng)過審慎安排。喬治·蕭伯納曾經(jīng)說過:“必須謹慎取得你喜歡取得的,否則將被迫喜歡你所取得的。”克里斯托夫·莫里也有類似的說法:“只有一種成功----按照自己的方法度過人生。”
“現(xiàn)在,我專門從事長期利率的交易,包括:十年期債券、英國公債與德國公債。這是目前最有趣的市場,最可能發(fā)生大行情。我到這里不是為了謀取生計,而是為了賺錢,享受工作。”
“那種單獨承受一切的感覺,讓我覺得興奮----你是自己的老板,掌握自己的命運,完全取決于自己。交易實際上很單純,結(jié)果不是賺錢,就是不賺錢。我不需依賴別人。當你幫其他人工作時,如果賺錢,別人給你紅利,如果賠錢,你領薪水。自己當老板,我就是績效的衡量標準,我就代表自己的價值,不多也不少。”
“如果我明天想休息打高爾夫球,我就能夠辦到,這就是交易生涯的妙處。而且,沒有人知道明天將發(fā)生什么。其他的人呢?不論專業(yè)人士還是一般受薪階級,幾乎每天都是例行公事。每天都處理一些瑣碎雜事,你走進辦公室,愉悅就從窗口離開。”
戴維認為自己與其他交易員都是異類,他們不希望在大樓的第50層工作,幾乎知道退休的時候可以領多少薪水……。
“就像任何專業(yè)領域內(nèi)的名流一樣,律師每年的收入可能是七位數(shù),頂尖交易員的收入也很高。雖然我懷疑律師行業(yè)是否像交易一樣有趣。沒錯,其中涉及壓力,但也沒有壓力。壓力是由緊張造成的,緊張消失之后,壓力就不存在。你可以建立龐大的部位而制造壓力,然后你開始擔心香港或東京當天晚上將發(fā)生什么。舉例來說,如果其他交易員持有我目前的部位,他們恐怕徹夜難眠,覺得非常不自在,但我一點問題也沒有。如果一個部位讓我覺得不自在,我就會再三琢磨。如果我覺得很輕松,就不在乎任何可能的發(fā)展。我知道自己的想法,至于判斷是否正確,那我就不知道了。惟有時間才能決定。這一切完全都在我能夠處理的范圍內(nèi)。今天晚上,我準備與一位肉類進口商出去,他不知道我放空英國股價指數(shù)而做多英國公債,他也根本不想知道。”
雖然充滿熱忱,但凱特也能夠“切斷”,他認為這種“及時停手”的能力很重要。那些熱愛工作的人經(jīng)常會過度沉迷,最后耗盡心力。讓自己的心智與身體得到合理的休息,才能避開危險的狀況。可是,必須謹慎,交易員也可能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內(nèi)容或就業(yè)形態(tài),他們可能說服自己暫時停止,但實際上是為了避開自己厭惡的東西。
“每天交易的過程中,一位優(yōu)秀交易員必須能夠‘及時停手’。如果你勉強留在場內(nèi)交易,其他的人可能趁虛而入。他們并不是故意如此,純粹是潛意識的行為。由于交易不順利,你自然就認為其他交易員都與你作對。另外,為了讓心智獲得休息,你也需要暫時停止。我想,這樣才能夠成為更好的交易員。即使是貝比·羅斯和狄馬喬也不會永遠只想著棒球和板球。”
充分發(fā)揮運氣,掌握獲利機會
頂尖交易員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運氣。如果建立一筆理想的交易,他們不會輕易放棄。這可能意味著你在強勁的行情中買進。他們會讓獲利繼續(xù)發(fā)展,非常自信地加足馬力。
“我記得一個重要的日子,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大崩盤。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早上。我原本打算回家,不想繼續(xù)留在那里閑逛。然后,我的一位經(jīng)紀人犯了錯誤,與清算所之間產(chǎn)生爭執(zhí),金額高達78萬美元。就是因為我在那里閑逛,才看到整個過程。現(xiàn)在,10點之前的美妙日子轉(zhuǎn)變?yōu)樽畹归沟囊惶欤驗槲冶仨殞φ麄€事件負責。所以,‘美妙時光’在幾個小時之后演變?yōu)椤咸欤〔灰 W詈罂偹銛[平了,非常幸運我還能夠在這里說這段故事。這段經(jīng)驗讓我對于經(jīng)紀行業(yè)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看法。雖然我還是慢慢扳回來,但你應該了解我為什么對于經(jīng)紀業(yè)務不再熱衷。”
“早上10點之前,我的交易非常順利,每筆交易的發(fā)展都剛好正確。在當時的惡劣狀況下,我是少數(shù)能夠進場交易的人。這并不是因為我有什么特殊能耐而預知情況的發(fā)展,只是我剛好在這個瘋狂的情況中判斷正確。類似的情況也發(fā)生在1994年,市場出現(xiàn)重大的行情,但當時的市場已經(jīng)相當成熟,所以我有機會進場建立龐大的倉位,而且順利出場,那幾天的收獲極佳。”
“在這些大行情中,某些交易員的運氣不佳。我想,在某種程度內(nèi),問題是‘你必須創(chuàng)造自己的運氣’。如果你在行情的底部附近進場,經(jīng)常很容易就結(jié)束倉位。如果德國公債下跌到47的低點,我在50買進,大多數(shù)的人可能在52出場,抱著搶短線的心理。請注意,你能夠在50買進,這完全是運氣。所以,你必須充分揮發(fā)自己的運氣,價格可能由50上漲到60或70,最后可能在80出場。這就是所謂的發(fā)揮運氣,也是頂尖交易員與一般交易員的差別。如果你很幸運建立一個好部位,就必須讓它充分發(fā)揮,榨取可能的每一分錢。當然,你不能坐著等運氣,還必須培養(yǎng)感覺,知道隨后的可能發(fā)展”。
“你不會站在一列加足馬力的火車前面。當然,如果一筆交易已經(jīng)動能不足,擋在它前面倒沒有什么問題。但如果它加足馬力前進,你應該跳上去,拱一段順風車。可是,火車不會永遠前進,最后會遇到上坡,速度會慢下來,這個時候必須知道下車的時機,因為當火車翻過山頂,它會以同樣的速度向下沖。這個時候,你必須當個反向思考者(持有的看法與一般大眾相反)。你必須知道什么時候采取什么行動。事實上,我不能完全掌握時機,但正確的時候必須多于錯誤。這也正是我能夠活到現(xiàn)在的原因。”
“如果你在10元買進,然后價格上漲到20元,你或許會出場,或許會說:‘這段行情漲得很快,我先賣掉一半,另一半的目標設定在30元’。有時候,你可能說:‘我在20元出場,如果行情漲到30元,讓別人賺’。這一切都完全取決于你的感覺。”
“帽客只看得見蠅頭小利。當然,這并不代表他們是差勁的交易員,這是他們的交易風格。有些人只能夠從這一步看到下一步,有些人能夠從這個水準看到下一個水準。我想,這是一種你擁有或不擁有的能力,完全不能傳授。總之,這種能力存在于你的系統(tǒng)內(nèi),或者不存在。”
當凱特持有一筆理想的交易,他不會一次進場或出場。他會根據(jù)自己對于進一步獲利潛能的看法,分批處理。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運氣,掌握獲利的機會。
假定某位交易者在15元買進,上檔目標設定在20元,如果隔天價格就飆漲到20元,他可能在20元加碼,目標調(diào)整到30元。交易員需要具備速度與彈性,以及果斷力。交易員不能夠因循茍且或頑固倔強。
當然,這意味著凱特在單筆交易中愿意投入龐大的交易資本,他不遵守分散投資的原則,也不設定單筆交易的最大資金百分比(通常每筆交易投入的資金不應該超過總資本的5%到10%)。對于凱特來說,交易沒有法則:如果某筆交易正確,那就是正確,頂尖交易員斷然抓住機會。
頂尖交易員的特質(zhì)
在戴維·凱特的眼里,頂尖交易員的主要特質(zhì)可以濃縮為兩個字:
“獲利。獲利越大,交易員越優(yōu)秀,就是這么簡單。沒有所謂不能賺大錢的偉大交易員。以板球來說,優(yōu)秀的選手都屬于國際級的選手。縣市的選手可能不錯,但稱不上偉大。偉大的選手必須像貝比·羅斯與狄馬喬,他們才是最頂級的選手。除了獲利程度之外,從其它角度衡量交易層次都沒有意義。獲利才是這場游戲的精髓所在。”
誰能夠賺最多的錢,誰就是贏家。交易手勢再漂亮,夾克顏色再鮮艷,這都沒有意義,惟一的關鍵只有----錢。
“貝比·羅斯是否更擅長于投球?狄馬喬是否更擅長于打擊?許多人擁有不凡的身手,就是不能在重要場合表現(xiàn)。瘋狂的大行情就是重要場合----你的重要場合。這就是你應該有所表現(xiàn)的時候,績效是以賺錢多寡來衡量。市場上有許多偉大的技術分析師,但他們不是偉大的交易員。你告訴他們,這里有機會,立即進場交易,但他們就是辦不到。他們知道應該瞄準哪里,但就是沒有辦法扣動扳機。”
根據(jù)凱特的定義,成就與偉大,只能由賺錢多寡來衡量。賺錢畢竟是交易的惟一目的。“很多人把成功定義為判斷行情的準確程度。對我來說,這個定義大有問題,完全忽略獲利的重要性。每100筆交易中,即使正確99次,如果最后的結(jié)果仍然發(fā)生虧損,這又有什么意義呢?如果你不能賺錢,就必須停止交易,擁有再高明的技術分析技巧又如何呢?”
反應靈敏
“反應靈敏代表一切。必須保持彈性,隨時愿意翻空做多或翻多做空。反應靈敏,保持彈性,而且能夠堅持正確的決策。如果判斷正確,就必須窮追猛攻。如果在50元買進,一般交易員可能在55元賣出,優(yōu)秀的交易員愿意在60元或70元繼續(xù)加碼,數(shù)量或許稍少,但他們會充分掌握機會,或許最后在90元賣出。只要搭上順風船,就要扯足順風帆。”
凱特展現(xiàn)的另一項成功特質(zhì)是沖勁。他強調(diào)果斷與明快的重要性。交易員必須果然,反應靈敏,而且還必須保持開放的心胸,隨時愿意重新評估倉位。就如同領袖需要勇氣一樣,交易員也需要勇氣持有龐大的倉位。
凱特集團如何挑選交易員
戴維·凱特了解,自律精神與專注投入可以彌補才華不足。
“我們聘用交易員的時候,十分重視自律精神與生理條件。如果交易員非常投入,成功的機會就很大;即使不能成功,他們至少已經(jīng)盡力了。我們的板球隊不需要那種跚跚來遲、懶得聽教練指導、打球不專心的選手,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不能得分。這類選手如果具備才華,更容易產(chǎn)生挫折感。可是,你可能是那種技巧不特別杰出的選手,但總是準時到場,注意教練的指導,全神貫注,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擊出的球可能都落在30或40碼,那些心不在焉的人,或許可以擊出100多碼,但結(jié)果還是抱鴨蛋。我們寧愿你穩(wěn)中求勝。在這種情況下,你的睡眠不會有問題。當然,對于你來說,交易或許不像許多故事所描述的那么有趣,大家可能認為你很沉悶,那又如何呢?我們對于這些瘋狂分子沒興趣。我們對于這些捉摸不定的沖動選手沒興趣。我們要的是穩(wěn)健的交易員。”
與生俱來還是后天學習?
凱特認為,頂尖交易員是天生的,很多特質(zhì)都不能學習。雖說如此,但一般交易員也不是全然沒有指望。他同意經(jīng)驗可以提升交易的技巧,投入與熱忱也有很大的助益。即使不具備特殊的才華,我想凱特的意思也不是叫你立即打包,從事別的行業(yè)。我相信交易的自律精神是可以培養(yǎng)的。具備自律精神與一套交易法則,就能產(chǎn)生自信,最后必然可以成功。
“我想,天生技巧是一種你具備或不具備的素質(zhì)。你永遠就是你。我會考慮一些技術性的問題,但不會花太多的時間:我希望知道別人的想法,但接下來就看自己的。我會觀察他們,但不會追隨他們。如果他們的看法符合我的意思,我就接受,否則就不接受。關于經(jīng)濟狀況的未來演變,我可能會有某些看法,但這些看法十之八、九都不對!我想,頂尖交易員不會在意報紙上的新聞,因為報紙上都刊登昨天的新聞。你在這里,目的就是創(chuàng)造明天的新聞,那為什么要在意昨天的新聞呢?報紙刊載的消息能夠告訴你什么別人不知道的東西呢?如果報紙對于交易有任何幫助的話,我建議你看《太陽報》,關鍵是第三頁的封面女郎。另一個秘訣是看看晚上電視劇的內(nèi)容,如果很精彩,代表明天的行情將上漲。”
“其中也涉及股票走勢。有些人是艾略特波浪專家,有些人相信江恩理論、相對強度或市場輪廓,這似乎取決于當月的流行。可是,每個交易日結(jié)束,你就必須面對高點與低點。你必須決定是否讓行情穿越這些價位,究竟應該順著行情還是逆向操作。一切都必須由你決定。面對當時的行情,必須由我擬定正確的決策。你會得到一些直覺。”
凱特告訴我們,他的看法完全來自于觀察,不會被動采納別人的解釋,自行思考行情的隨后發(fā)展:這個新高點的買盤是否減弱?是否出現(xiàn)相反的力量?價格波動是否劇烈?多頭是否后勁不足?空頭是否準備反攻?價格走勢可以提供許多資訊:對于消息面的反應、到達的價位、停留的時間……
可是,你怎么知道何時應該繼續(xù)持有獲利部位?你怎么知道行情何時反轉(zhuǎn)?你如何判斷進場與出場的時機?如同大多數(shù)天才交易員一樣,凱特說他完全靠“感覺”,這種感覺來自于眾多因素的綜合評估。凱特不專注于某特定因素,其中涉及幾個理由。第一,他本身就能夠影響行情,決定是否讓價格突破;換言之,他本身就是市場指標沒有考慮的行情影響因素之一。第二,凱特每天都必須進行大量的交易:所處的環(huán)境不允許他坐在電腦前面分析快速變動的行情。另外,沒有人能夠否認一點,行情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技術面與基本面的因素。所以,評估未來價格走勢,首先應該觀察各種影響因素的可能征兆,不應該專注于少數(shù)幾種因子。
“市場上有許多優(yōu)秀的交易員,但你就是你,你沒有辦法真正改變自己。當然,經(jīng)驗也是不可或缺的東西。你曾經(jīng)有過某種經(jīng)驗,如果類似的情況再發(fā)生,你可以立即掌握機會。可是,這種類似的情況可能發(fā)生在好幾年之后。總之,你必須具備某些先天的能力。有些交易員的表現(xiàn)確實不錯,能夠穩(wěn)定地賺錢,但他們絕對沒有辦法成為頂尖的玩家,因為他們欠缺必要的能力。每個人都會反應,你如何反應才是關鍵所在。他們沒有勇氣押下全部或大部分的賭注。他們對于蠅頭小利就很滿意了。當然,也有人敢奮力一搏。某些人也有勇氣押下所有的賭注,但他們并不是優(yōu)秀交易員,結(jié)果他們的賭注立即被一掃而光。”
我希望知道凱特交易能力的更深層心理根源:究竟是孩童時期的某些經(jīng)驗,還是父母的影響?結(jié)果相當令人失望,我沒有找到答案。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但這些嘗試顯然沒有成功。對于類似的問題,凱特總是重復相同的回答。他總是盯著你看,含蓄的沉默迫使采訪人改變話題。這或許是因為他的個性使然,不希望讓交易能力藉由某種沒有根據(jù)的理想化孩童經(jīng)驗,套到羅曼蒂克的無聊心理架構內(nèi)。我采訪戴維·凱特的整個過程可以歸納為性感手槍與耐克廣告詞的結(jié)合:不要理會那些狗屎----盡管做!
如何處理失敗,請教贏家
如何處理虧損和失敗,這方面的專家顯然不是人生的輸家,而是人生的贏家。贏家處理失敗的經(jīng)驗更豐富,因為他們總是能夠站起來,不斷克服失敗。輸家只輸過一次,這也是他們成為輸家的理由----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再站起來。
“我是虧損專家,虧損的次數(shù)很少人比得上。對于我來說,賺錢帶來的快樂程度,遠不如虧損所造成的沮喪感受。我自認為應該賺錢,一旦因為缺乏自律精神而發(fā)生虧損,你會對自己感到非常生氣。”
身為領導人,凱特展現(xiàn)出成功的自信心。如同愛默生說的:“自我信賴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凱特承認,損失讓他氣憤自己,因為他認為應該賺錢。他的成功與他對自己能夠成功的信心之間,可能產(chǎn)生良性的互動吧。
“當然,你一定會發(fā)生損失,我知道自己經(jīng)得起損失,也應該發(fā)生損失,但損失的數(shù)量才是問題的關鍵。遇到麻煩的時候,如果損失超過合理的程度,這是因為缺乏自律精神,因為你沒有堅持應有的行為,這才是關鍵。許多交易員沒有專注于本身設定的目標,不能夠排除期待、恐懼與貪婪之類的情緒。”
“你完全清楚自己準備承擔的風險程度,如果實際的損失超過你準備接受的程度,這就讓人非常懊惱了。舉例來說,假定我在這筆交易中準備承擔1000英鎊的風險。結(jié)果,你損失3000英鎊,那就錯了。我只準備損失1000英鎊,但我失控了,讓情緒取代客觀的判斷,我知道自己產(chǎn)生期盼的心理。這才是我懊惱的原因。我明明知道‘不該這么做,應該堅持自律精神’。”
所以,對于凱特來說,損失是因為缺乏自律精神,聽任情緒干擾而沒有專注于目標。解決任何問題的第一步驟是承認問題存在。許多非專業(yè)交易者拒絕承認問題存在。凱特能夠坦然談論虧損發(fā)生的原因,沒有任何托辭與借口,這正是他展現(xiàn)的專業(yè)能力。
自我分析與自我對話是凱特用來改正錯誤的技巧之一。
“永遠都有發(fā)生松懈的時候,但你必須及時修正。我們經(jīng)營一所交易員訓練學校,他們到這里接受我們的指導,我們提供建議。可是,我能夠向誰討教呢?我只能夠跟自己對話:‘你究竟在干什么?回到根本的原則,按部就班慢慢來。’這屬于一場心智戰(zhàn)爭。你只需要說‘去他的’,把虧損置之腦后,開始另一天。就是如此,這是你所必須接受的。可是,你必須確定好日子多于壞日子。我想,如何處理虧損的問題,重要性遠甚于如何處理獲利。獲利會照顧自己。你可以讓獲利永遠累積下去,可是,你不能讓虧損持續(xù)累積。你讀過的每本交易手冊上都這么說。問題是你不能妥善管理虧損,所以你被三振出局。總之一句話,迅速認賠,讓獲利持續(xù)發(fā)展。我從這句話中受惠良多,也嘗試把這句話灌入我們交易員的腦海中。”
發(fā)生虧損的時候,凱特的積極心態(tài)讓他能夠把虧損置之腦后。不是自憐地舔著傷口,而是理性地回到交易根本原則。正因為這種交易方法,凱特能夠斷然認賠,敢于讓獲利持續(xù)發(fā)展,所以他經(jīng)得起偏低的成功率。
交易計劃與風險管理是防范損失的另一些技巧。將龐大的資本投入某個部位,交易員需要勇氣。如果犯錯,必須立即扭轉(zhuǎn)。如果部位處于獲利狀況下,交易員必須站穩(wěn)。如何面對持續(xù)發(fā)展的獲利,困難程度遠超過持續(xù)累積的損失部位。當損失持續(xù)擴大時,有多少交易員會因此而不知所措----因為恐懼、貪婪、期待與自尊而癱瘓?當獲利持續(xù)發(fā)展時,又有多少交易員會揀起銀牌,轉(zhuǎn)頭就跑?自信與勇氣來自于交易策略的自律精神,例如:預先設定的停損。
“我們嘗試灌輸交易員一種有用的心態(tài)。設定交易的目標,盤算你每天或每個月準備承受的最大損失:面對損失,必須果斷處理,絕對不可以抱著期待的心理。很多人把差勁的一天演變?yōu)闉碾y的一天,完全因為缺乏自律精神。很多人因此被三振出局。如果遇到差勁的一天,就接受現(xiàn)實,但我明天還會再回來。如果你具備自律精神,就經(jīng)得起許多差勁的日子。不要告訴自己每天準備賺多少。如果今天賺了500英鎊或1000英鎊,不要說夠了,我要回家了。如果當天的交易順利,就應該把獲利擴大為2000英鎊或4000英鎊,堅持在場內(nèi)。必須把豐碩的一天演變?yōu)樽畎舻囊惶臁!?/p>
虧損部位可能大逆轉(zhuǎn)
一個虧損部位可能因為行情波動而逆轉(zhuǎn)為獲利部位。應該如何處理這種可能性?
“沒錯,可能。這取決于你介入多深。舉例來說,假定我在10元買進50口契約,必須考慮一個問題:如果明天價格下跌到5元,我是否仍然愿意做多?完全取決于個別情況。是否向下攤平?你或許比較希望針對獲利部位加碼,在12元的價位加碼。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惟一的法則就是沒有絕對的法則。完全取決于靈敏反應與彈性。”
凱特不受迅速認賠法則的拘束,因為他了解這個法則涵蓋在一個更高法則之下:如果你判斷錯誤,才應該立即出場。雖然虧損通常都代表判斷錯誤,但未必始終如此。你對于最終價格走勢的判斷可能正確,只是需要較長的醞釀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xiàn)不利的價格走勢,或許應該在更低的價格繼續(xù)買進。重點是你必須知道其中的差異:只是暫時的不利走勢而最后必定回升,或者價格下跌代表你的判斷錯誤。對于凱特而言,答案來自于他對于行情未來發(fā)展的直覺。
可是,凱特所謂的“感覺”,實際上是一套交易系統(tǒng):系統(tǒng)中的直覺成分高于機械部分。重點是:你必須擁有一套自己覺得自在的系統(tǒng),而且必須具備執(zhí)行這套系統(tǒng)的自律精神。沒有任何一套系統(tǒng)是絕對正確的系統(tǒng)。
學習如何處理獲利
這可能是不太尋常的議題,因為我們都認為自己知道如何處理獲利,但凱特非常明白地指出----如何處理獲利的重要性更甚于如何處理虧損。在交易過程中,很多人都把資金流入視為薪水,幾乎代表他們應該得到的東西。
“你必須把獲利當做虧損的準備金,這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態(tài)度。很多人,當他們賺錢的時候,開著跑車兜風:
‘看看我,車子價值45000英鎊,房子價值20萬英鎊。’
‘貸款呢?’
‘18萬英鎊。’
‘可是,你到底想說什么?’
‘我很會賺錢。’
‘萬一發(fā)生虧損呢?車子與房子不是都飛了嗎?’
這就是很多人的問題,賺錢的時候,他們很棒。可是,他們從來不會未雨綢繆。他們認為明年賺的錢可以支付貸款,但明年可能沒有收入。我始終保持一種心態(tài):沒錯,錢是在那里,但只要我還留在這里,這些錢就不是我的。我只是暫時幫市場保管這筆錢而已。”
“一般來說,我認為應該保留相當程度的流動資金。當然,資金沒有必要存入交易帳戶,
你必須隨時能夠運用這些資金。很多人有錢就花,一旦交易不順利的時候,問題就來了。”
關于獲利,凱特還是沿用一個法則:獲利會自行照顧自己;獲利不同于現(xiàn)金。很多人經(jīng)常搞不清楚,認為他們有權利繼續(xù)取得獲利。教訓:花錢必須謹慎。市場是一位嫉妒而善變的潑婦----當她放款的時候,隨時可能要你清償,而且利息很高。
交易戰(zhàn)術
·交易不是做苦工。你必須樂在其中。如果辦不到這點,找出其中的理由。
·記住“暫時停頓”,重新充電。
·如果建立一筆理想的交易,必須確認這點,扯足順風帆,盡可能榨取獲利。
·評估進一步獲利的機率,分批進場與出場,這是保障既有獲利而持續(xù)追求獲利的好方法。
·必須保持“由多翻空”或“由空翻多”的彈性。
·自律精神與專注投入,可以彌補先天的才華不足。
·觀察行情,培養(yǎng)后續(xù)發(fā)展的“感覺”。對照過去發(fā)生的一切,累積經(jīng)驗。
·信賴自己成功的能力。
·面對虧損部位,堅持自律精神。
·預先規(guī)劃損失的最大程度。
·相對于獲利,損失需要更多的照顧。
·把損失置之腦后,繼續(xù)前進。專注于未來而不是過去。
·留意獲利能力的變化。
height: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