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經管和勵志,養生類書籍是暢銷書不可忽視的又一大品類。大眾對養生的關注已經趨于年輕化,就像老年病趨于年輕化一樣令人匪夷所思。面對著觀點互相矛盾的養生書籍,我們不禁要問,想要健康,如何是好?
越是和中國營養學會頒發的《中國人民膳食指南》向背,就越是暢銷。
商人和專家一定是看到了這樣的商機,才會讓各類養生書籍如雨后春筍一般的出現在大眾視野。近年來,人們對人云亦云的養生觀點起了免疫,書商們又想出了新點子,頻頻有新“發現”。越是和中國營養學會頒發的《中國人民膳食指南》向背,就越是暢銷。
一.斷食到底是會減緩人們的新陳代謝,還是會延年益壽?
比如,去年的《輕斷食》,一度火爆到辦公室人人都談論的地步,現在還沒有褪去熱度的趨勢。這本書的火爆是源于英國BBC播放的,一段關于斷食研究的紀錄片。結論就是:一周選擇兩天將熱量控制在500-600K,其余五天正常飲食,就會成功減重,而且減去的還大都是脂肪。就這樣一句就可以總結的結論,一個多小時的視頻還不夠,還要再出一本書。
一般斷食類的文章,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讓人們把用餐的時間間隔變長。說只要忍過那個難熬的時候,就不餓了,然后什么神奇的物質就會分泌出來,從而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體質。皮膚好了,眼睛亮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腦子不好使了。說好的少食多餐呢?
我所好奇的是,既然《輕斷食》銷售量那么大,還不包括看盜版的,看網絡版的,和被間接影響的。既然人人都說看了這書就成功減重了,為什么這個世界上肥胖的人數依然沒有減少呢?
二. 不吃谷物,到底會月經不調,還是會聰明絕頂?
這個好奇還沒有解決,另一本跌破人眼球的《谷物大腦》又隨著樊登讀書會的推薦,而在中國變得洛陽紙貴了。本身書籍里關于,吃甜食有害身體健康,容易引發各種炎癥和心血管疾病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僅僅是這個大家都知道的結論怎么可能暢銷呢。于是作者在否定甜食的基礎上,進一步否定了幾乎所有的谷物。不僅如此,還說人們要以脂肪和膽固醇為主食,杜絕谷物攝取。作者當然知道顛覆人們傳統觀念的難度,于是用一系列讀者無法判斷真假的試驗和不明則厲的醫學名詞來給自己的結論增加權威性。真的是把《影響力》里關于權威的觀點,用到極致呢。別的我不知道,我知道不吃主食容易月經不調和掉發。如果他說的都是對的,那么請把中國營養學會拉出去杖打五十大板,居然用谷物來毒害自己的同胞!順便還應該把雜交水稻之父的名譽撤掉,他不是解決了上億人口的溫飽問題,他是在給我們種毒品呢。
低脂高纖減肥法,水果減肥法,高蛋白減肥法,低碳減肥法,“三大谷物之爭”和“減肥”歷來就是養生類暢銷書的必備法寶。連《自控力》這樣一本講心理學和生物學的書,也要放個冰淇淋,打著“能幫助你戒掉甜食”的旗號,跟養生書搶飯碗。
三. 到底要不要吃早餐?
我們的傳統觀念是,一定要吃早餐。吃早餐的好處,可以再寫一篇文章,比如可以加快新陳代謝,可以減輕體重等等。但是前幾年有一本非常流行的《甲田式斷食法》講得是:不要吃早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是晚飯。不要少吃多餐,要兩餐間隔12-18小時。
四. 成年人到底要不要睡足7-8小時?
一想到事情做不完,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加班,再者是熬夜。知乎上有很多關于,怎么可以睡四個小時還保持一天精力充沛的提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篇文章,大概是短睡眠者可能是天才。文章拿世界上一頂一的幾個天才舉例,于是得出結論,睡眠時間少和奇怪的人,很可能是天才。這個國外翻譯過來的科普文章,本來無可厚非,世界上確實存在1%-3%的短睡眠者,他們是由于hDEC2基因變異導致的。最可笑的是,大家總是把這種好事往自己頭上扣,就像總是覺得自己可能中的頭彩一樣的邏輯。
歸根結底,規律作息,細嚼慢咽,不要過度饑餓和飽腹,心態平衡等等這些養生知識,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預期了。他們希望可以有一種不為人知的新發現,讓自己一下子改善體質。就連養生都如此的急功近利,就不要怪江湖騙子搖身一變養生專家橫行于世了。
這樣看來,一本不以驚世駭俗觀點奪人眼球的《我要內臟變年輕》就顯得極為難得了。如果你是一個新入門的養生愛好者,那么這個猶如鄰家大哥哥(或者大叔)的日本醫生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訴你如何養成好習慣。書中沒有什么新觀點,僅僅是把維持健康需要養成的好習慣,幫你整理成一本書,方便查閱。比如:
要細嚼慢咽
不要吃夜宵
生活要有規律
不要過于要強
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
常常記錄美好的事
擁有夢想
乍一看都是老生常談,就像我們討厭長輩嘮叨一樣,我們也許也會對這樣的書感到厭煩。但是,要是真的檢視一下自己,就會覺得,大道至簡,自己沒有踐行過,就急于否定和急于找新方法是永遠都不會如愿以償的。全書沒有什么大道理,都是小習慣。就如同書中所說的那樣,習以為常才是健康的關鍵點。
那么多專家,觀點互相矛盾。想要健康,如何是好?相信每個人問問自己,都能找到答案。只要放棄“在尋求新方法上努力,在踐行上拖延”的習慣就好。最后,放平心態,希望我們都能健康到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