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異中看感恩節:感恩節除了感恩,還有什么?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天下第一巫師團的群里紅包飄灑,喜氣洋洋,原來遇上了感恩節。再看朋友圈,全是感慨之情,感恩之意。

記得有一年我們公司在珠海開年會,正值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感恩節。我向德國老板問候感恩節快樂,他說那是美國人的節日,德國人不慶祝感恩節。我說不管你慶不慶祝感恩節,我都感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老板聽得喜上眉梢。但從他對感恩節的態度可以看出德國人的古板和正統。自那以后我再也不祝德國人感恩節快樂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要說美國盡管歷史短暫,但文化滲透力強大。美國的價值觀,文化理念通過各種方式名揚海外。就節日來說,復活節,萬圣節,感恩節,圣誕節,已經深入國人的心,每年必一起慶祝。德國盡管也有五花八門的節日,但絕對堅守傳統,只限本國慶祝。當年德國總部的同事經常就著節日便休假了。老板回德國出差也要避開他們的法定節日。公司自制的年歷上標注著各種看不懂的德國節日,我們只有羨慕的命。

中國人包容心強,什么節日都照單全收。商家也趁機搞個打折促銷。過節嘛,就圖個喜慶熱鬧。最能體現熱鬧氣氛的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還有買買買。

感恩節其實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熱烈程度相當于中國的春節。 除了美國、加拿大,世界上還有埃及、希臘等國家都有自己獨有的感恩節。1879 年加拿大議會宣稱11月6日是感恩節和全國性的假日。在隨后的年代,感恩節的日期改了多次,直到1957 年1月31日,加拿大議會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為感恩節。但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卻與感恩節絕緣 。曾經也有學者倡議設立"中華感恩節",以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盡管“中華感恩節”還未正式設立,但感恩文化在中國一直是不斷提倡和發揚的。

美國感恩節的由來起源于早期的移民。當時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決定遷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無人煙的土地上,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教義自由地生活。于是1620年9月,102位英國清教徒殖民者搭乘著名的“五月花號”船,在大西洋上漂泊了65天,經歷了疲勞、饑餓、寒冷和疾病,抵達北美殖民地普利茅斯。普利茅斯這個名字源自英國西南部的城市普利茅斯。如今普利茅斯港是游客們向往的地方。那里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號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還可以參觀仿照當年的樣子建成的移民村。參觀時,還有專門人員扮成清教徒同游客們談天說地,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們饑寒交迫。冬天過去時,幸存的只有50來人。1621年的春天他們開始勘查土地,并且計劃建立自己的小城鎮。這時有兩個英語說得很流利的印第安人來拜訪他們。其中有個叫司光恩徒(Squanto)的,他所屬的部落曾經在清教徒們所在的土地上居住。好心的印第安人給他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教他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他們終于獲得了豐收。上帝以厚恩待他們,遠超過他們所求的。為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和表達對上帝的感激之情,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們和印第安人歡聚一堂,慶祝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感恩節。他們在黎明時鳴放禮炮,列隊走進一間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然后點起篝火舉行盛大宴會,將獵獲的火雞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舉行了摔跤、賽跑、唱歌、跳舞等活動。

1789年,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規定,11月26日為第一個全國統一慶祝的感恩節。但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各州都視自己的情況規定節日日期。直到1863年,林肯總統再次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1941年,羅斯福時任美國總統,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凡,人們按照習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禱,城鄉市鎮到處舉行化裝游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休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

從18世紀起,美國開始出現一種給貧窮人家送一籃子食物的風俗。當時有一群年輕婦女想在一年中選一天專門做善事,認為選定感恩節是最恰當不過的。所以感恩節一到,她們就裝上滿滿一籃食物送到窮人家。這件事傳播開來,很快許多人學著她們的樣子做起來。不管遇到誰,他們都會說:“Thank you!”他鄉外地的家人也會回家過節,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雞,并且對家人說:“謝謝!”。感恩節后,學校會讓同學們畫一張感恩節的畫,大部分學生都畫的是火雞。

火雞是感恩節的傳統主菜。當年在學校,感恩節時外教把我們請到她家里吃火雞,南瓜餅和土豆泥。她說當年遍地都是火雞,一種棲息于北美洲的野禽,后經人們大批飼養,成為家禽。每只可重達四五十磅。有些地方還設有獵場,專供人們在感恩節前射獵。人們可以親自打上幾只野火雞帶回家,使節日更富有情趣。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只20磅左右的火雞要烤上至少4個小時,直到火雞完全爛熟。整只火雞肚子里塞上許多拌好的食物,如碎面包等。雞皮烤成棕色,伴上甜甜的紅莓果醬或肉醬汁,美味不可擋。

圖片發自簡書App

火雞端上桌后,由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給大家。就像吃北京烤鴨時廚師在一旁片鴨子一樣。然后各人澆上醬汁,灑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感恩節的傳統食物除火雞外,還有紅莓苔子果醬、甜山芋、玉蜀黍、 南瓜餅、沙拉、自己烘烤的面包及各種蔬菜和水果等。感恩節大餐的餐桌都布置得美輪美奐,透著豐收與熱情的氣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此外,美國梅西百貨公司主辦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大游行(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這一傳統開始于1927年。游行在感恩節上午9:00開始,持續三個小時,數萬人參加,聲勢浩大。從感恩節到圣誕節這一個月,美國零售業總銷售額會占到全年的30%。此刻是各個商家傳統的打折促銷旺季。瘋狂的購物月從感恩節的次日(星期五)開始,這一天即被稱為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原因有很多個版本,其中之一是據說因為周五這天一大早,所有人都要摸著黑沖到商場排隊買便宜貨。有的人晝夜排隊,人人都想第一個沖進商場,有的甚至擠碎了商城的大門。看來美國的“剁手黨”也是極其瘋狂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果你想在北京過一個難忘的感恩節,那么還可以去五道口的橋咖啡館。今晚7:30,有火雞,有美食,有朋友,在冬日的夜晚,心懷感恩,迸濺不一樣的思想火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尼采說,感恩即是靈魂上的健康。即使沒有感恩節,我們也要時時心存感激,以保靈魂的健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是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這是美洲大陸一個傳統的節日,對很多美國人來說,感恩節是一個非常非...
    你想看的World閱讀 1,765評論 0 6
  • 如果報1066,1011的錯誤都是請求格式和返回格式的問題解決方法就是添加
    Do_More閱讀 2,299評論 0 0
  • 颯颯,颯颯,秋天到了,樹葉枯黃 “阿辰,我今天做了蛋卷。喏,這是給你的。”音寒站在樹下,將手里的飯盒遞給景辰。景辰...
    丹墨塵染閱讀 270評論 0 0
  • Continue reading the book "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 ...
    doooodles閱讀 540評論 8 9
  • 今天從格式化學到了注釋,馬上就要學習CSS,因為感覺CSS經常被單獨拿出來說,所以決定還是把它單獨放在另一個記錄本...
    Fantasychong閱讀 23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