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療內心深處的隱秘傷痛;
2: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
3:突破哪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思維方式;
4: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沖突;
5: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如果我們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的談話方式,并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帶來的感受,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這些無心或者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人性是相通的,雖然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或許不同,但作為人卻有著共同的感受和需要。這樣,在發生矛盾和沖突的時候,運用《非暴力溝通》技巧,我們將能專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從而促進傾聽、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改變溝通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開端,我深信,提升溝通品質有助于建設一個友愛的世界!現在,讓我們拆解書中的六個精彩知識點。
一、非暴力溝通的四個關鍵要素
經典溝通與人際關系《非暴力溝通》解讀--培訓經理指南
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我們此刻觀察到的是什么?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接著,表達感受,例如:開心、喜悅、害怕、憤怒等,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溝通誠實地表達自己,要素就會得到體現!借助這四個要素,一方面誠實的表達自己,另一方面是關切地傾聽別人。
例子:“兒子,您的功課還沒完成就在玩電腦,我感到不高興,因為我看到你沒有認真對待您的作業,你是否愿意先完成作業呢?”
二、四種常見的“異化溝通”
經典溝通與人際關系《非暴力溝通》解讀--培訓經理指南
1、道德評判:道德評判是用道德標準來評判人,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者邪惡的。我們常用的評判話包括評判、指責、辱罵、歸類等。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將價值判斷與道德評判混為一談。暴力的談話根源在于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沖突歸咎于對方。
2、進行比較:比較也是“異化溝通”常見的錯誤形式。當今社會許多人都會與別人比較物質、精神、文化和信息。導致了我們忽略內在實質需求,越進行比較,人的內心會越被蒙蔽,從而缺少發現美好的方法。
3、回避責任: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存在責任感。人們廣泛使用一些詞去淡化自己的責任,這是我們的表達方式忽視了我們情感內在根源。以下這次詞是生活中常見的回避責任的話:
我不得不這么做
因為。。。所以。。。
是他叫我這么做的
因為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這是公司的規定,我不能決定
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
4、強人所難: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往往暗含著威脅,如果你不配合,你就會怎樣怎樣。這種人習慣于評定是非,去追求自身的權威,來獲得正確和錯誤的標準,從而自我滿足。
三、區分觀察和評論
為了能讓讀者快速了解“觀察”和“評論”我嘗試使用一些話術讓它們彼此區分開來。
經典溝通與人際關系《非暴力溝通》解讀--培訓經理指南
四、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匯
清楚地表達感受需要豐富的詞匯。“很好” “很差”往往不能滿足現實工作和生活的需求,為了清晰地表達各種不同感受,編制了以下的詞匯表:
經典溝通與人際關系《非暴力溝通》解讀--培訓經理指南
這些知識感受詞匯表里的一部分詞語,通過使用不同的詞匯在溝通中表達自身的感受,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所以別在說詞窮了~背下幾個來。
五、傾聽
當別人說話的時候,我們常常急于提出建議,安慰或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感受,其實,傾聽的過程往往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階段。傾聽www.fdcew.com的核心思想是:無論別人說什么,我們最先需要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體會對方,理解和接納別人的感受。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回歸非暴力溝通的思想:觀察、感受、需求和請求。傾聽使我們勇于面對自己的弱點。它還可以幫助我們預防潛在的暴力,使談話生動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背后所反映的感受和需求,其實,傾聽是幫助人們治愈心靈的創傷。
六、充分表達憤怒
充分表達憤怒的第一步是我們不再歸咎于他人。如果我們認為“他做錯了讓我很生氣”,那么我們就難免會指責他人。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心情并不取決于他人的行為。憤怒是我們思維方式創造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求,為了充分表達憤怒,我們有必要明確自己的需求并采取行動。然而,能做到這點并不容易,因為憤怒會驅使我們去懲罰別人,而不是去滿足需求。更多的時候生氣的原因不在于別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們怎么看待對方及其行為。那么如何表達憤怒才是非暴力呢?這包含四個步驟。
經典溝通與人際關系《非暴力溝通》解讀--培訓經理指南
例如:情景是公司的同事Kim和Chris在茶水間議論你的工作表現差。
“HI,Kim、Chris,我聽見你們在討論一些有趣的事情,好像忽略我一樣,聽到這些,我的心有些不舒服,而且很害怕。我想請你告訴我,如果你聽到我說這些,你的感受怎么樣?”
通過這4個步驟表達的憤怒,既不會傷害到別人,也能題體會到我們的感受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