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5和唐女神聊個天

元旦的時候,在朋友圈發過一條狀態:

“2017,在教育上邁出了新的一小步,2018,將在這條路上繼續前行……感謝教育圈中那些感染我的先行者、同路者和共同奮斗的伙伴,謝謝你們不斷點燃我在教育夢想上折騰的初心……”

唐女神就是其中一位同行者,她是我在百特工作時的同事。最開始知道唐女神,是2013年在華師大校培中心,Alan和我聊回歸百特工作的事,提及年初剛在北京“斬獲”高能員工一枚,有多年公益教育背景,還是個心理咨詢師。當時,我自己也剛考出心理咨詢師證書,聽到這個,對唐女神有莫名的親近感。

第一次見唐女神,是回歸百特工作時的第一場培訓上,當時她給我們做關于溝通的工作坊。也許是期望較高,也許是講的那些溝通技巧以及背后的心理學基礎我基本都知曉,我記得當時唐女神的培訓并未“觸動”我,對唐女神也由最初莫名的親近感轉為本能的持觀望態度。

后來的后來,由于唐女神工作地點在北京,我當時主要工作在浦東項目,兩人在內部交集并不多,和唐女神的關系以及態度也就是普通的同事關系。

2014年,大概是我們的關系或者說我對唐女神的認識發生“質”的變化的時候。這一年,機構項目進展飛快,我們很忙,也有很多討論會和對內對外的培訓。那一年的暑假,我記得很清楚,幾乎不出差的我,那兩個月在家也就待了十幾天,其余時間都在外面。這在外面,就大部分時間是和唐女神一起共事的,我們甚至在國際阿福童培訓期間住同一個房間。我們一起參加國際培訓,一起給教師做培訓,一起參加百特內部培訓,一起去給企業CSR做親子財商活動。對,那一年,因為我倆需要一起合作給德勤做親子財商教育項目,有了許多郵件、電話、現場活動的往來和溝通。

正是有了這樣的“親密”接觸和交流,我對唐女神開始有深入的了解。我發現她是一個超Nice和超級溫和的人。雖然她比我們年長許多有著豐富的社會經驗,并且在教育公益行業的領銜機構里有過十余年的工作經驗,自身教育經驗基礎與心理學基礎都非常深厚,但她與我們共事總是非常謙遜,基本是完全打開自己,從零開始探討,從不以有經驗者自居或“獨裁”。

而與她合作共事一起承擔外部給的項目,當她作為直接對外的洽談者,總是非??紤]我這個研發者的情況,在外部合作中為我留好足夠的空間,保障我在研發上的自主性。當她作為培訓師和我這個研發者一起謀劃親子財商活動時,也總是非常細致地和我討論每一個細節,在活動研發的邏輯上告知許多她多年和家長、孩子打交道中得來的經驗。我們一起完善活動的過程,特別讓人開心。

在阿福童國際培訓中,當時唐女神、蓓姐、我和胥總是作為中國區域的受訓者參與的,那也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全程英語的培訓,之后還要和國際友人一起給國內的新一批的阿福童教師做培訓。而蓓姐作為參與者,還是整場培訓的組織者和協調者,當時大家心理壓力都不小。唐老師像一個大姐一樣照顧著我們的情緒和壓力。猶記得我們在會場的河邊,在夜色里,傾吐情緒和壓力。那個時候,真的是,有那么一刻,可以坐在一起聊一聊,對我們幾個80后來說非常重要。

2014年的時候還有一件事,也刷新了我對唐女神的認識。5月份的時候,我跟著唐女神一起去貴州。那是我第一次在飛機上看見貴州盤山的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貴陽。原本打算第二天就跟著唐女神和孫老師去畢節看項目情況,去和那里的老師面對面交流,以對百特鄉村阿福童課程的進一步研發做好調研基礎??上У诙煲辉缥揖蜕×耍^暈胸悶。唐女神和孫老師一點沒有怪我的意思,趕緊帶我去看病,安慰我,還請了一個朋友幫忙送我去機場。那一次雖然沒能去畢節,我還是在路上聽唐女神、孫老師以及唐老師的朋友提及許多在貴州做公益的事。我了解到原來唐老師老家是貴陽人,學醫出身,當過多年內科醫生,后來轉身投入教育公益事業,一做就是好多年。她的家庭經濟條件優越,丈夫是科學家,女兒在留學,她的同學非富即貴,很多她這樣背景的人,早早在享福或者繼續賺大錢了。但是唐女神十分熱愛她的家鄉,關心貴州、云南等地的鄉村兒童教育。她每年有將近十個月的時間為鄉村兒童教育奔波,深入一線做培訓師,走訪當地學校,與老師、學生交流,去傳播好的教育。再留兩個月的時間給自己放松充電。

為什么叫她女神呢?因為她的外表實在是太優雅了,根本就看不出實際年齡,有的時候從背后看過去,也就是個二三十歲的小姑娘一樣。當然叫她女神更重要的原因,是她的精神十分富足,總是充滿笑容,很有溫和的力量,永遠不知疲倦,永遠有教育的初心。

2016年,我從機構辭職之后,因為不再有合作,加上我又是個不喜歡主動找人聊天的人,我和唐女神的交流少了,幸好唐女神還是會想起我,有時候找我聊一點阿福童課程的事。我也會關注唐女神的朋友圈,看看她的動態。這一次就是因為在朋友圈看到唐老師在周六晚上要有一個線上課程。我看到她發布的信息,寫著:阿福童課程,讓孩子成為你期待的樣子。

我當時對“期待”一詞有些敏感,然后就回復了一句,“讓孩子成為你期待的樣子”,這個好像跟我了解的唐老師的教育理念不一樣。沒想到唐老師當晚就回復了我。

----------------------------------------------------------------

唐:冬梅,打擾你下,我不知是否理解了你的意思。你是覺得孩子不應該被期待,還是覺得很多成人的期待是有問題的?在很多次教師培訓中,每當問老師“你每天辛苦地教學,是期望孩子成為什么樣子?”老師們往往會回答:健康、快樂、感恩、責任等等,但他們當下教育的目標只是期望孩子考高分、升學。所以我想說他們內心真正期待的那些是阿福童課程可以給到的。你覺得這種說法邏輯上是不是有問題?

我:我的理解是,當老師對孩子的期待變成“執念”,哪怕這種期待的目標再好,都容易慢慢地看不見孩子,扭曲了教育本來的面貌。

我:最近看到一段話,說的是,教師其實都清楚教育孩子和教孩子通過考試很難兼顧,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同時處理兩個關系,尤其是學業成績越來越多地被作為績效問責。我猜,你想告訴大家的是,用阿福童課程和參與式教學方法,能夠盡量兼顧到兩者。

唐: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

在相互確認理解后,唐女神還跟我分享了2017年在從江縣陪伴那里的阿福童教師和培訓師成長的經歷。她說:“那里是中英項目實施多年失敗的,參與式教學搞了很多年還是流產,我去看他們上課就發現小組學習有形無神,于是強化培訓合作、分工、規則等意識,作為小組學習的必須前提條件。然后反復引導老師提高她們對孩子反應的敏感性,慢慢的有幾個老師就上道了?!?/p>

之前我們未愛也訪談過唐女神關于培訓的事,她也曾提到從江縣的事??吹贸鰜恚@一年的陪伴成長,唐女神在與老師的互動過程中是真切地看到了他們的成長,看到了師生的變化,這種變化又反過來給了唐女神更好的信念。

我非常欣賞唐女神說的:“反復引導老師提高對孩子反應的敏感性”,正如她所說這是“以兒童為中心”的關鍵點。我也相信因為唐老師自身在培訓中就踐行這樣的理念,也關注教師參與者的反應,及時鼓勵她們、回應她們,她所說的理念才會被教師接受,被教師踐行,在實踐中發現教育中“愛”的真諦,“關系”的真諦。

我們也探討著阿福童教育現在的落地情況,很高興唐女神有一個自由的空間,因為自由和堅持,她一點點在鄉村教育中播下了阿福童種子。

晚上十點多,和唐女神聊完,我開始想事情,想阿福童教育,想教育的影響,想好的教育怎么去在鄉土扎根。公益教育到底是一個快的事情,還是一個慢的事情?是一個陪伴式成長的事情,還是一個可規?;氖虑椋?/p>

我個人其實更傾向于陪伴式的成長,雖然以前的工作中我更多的做的是課程研發、產品,是希望走規?;牡缆?。但是這一年我越來越覺得,真的教育影響只有發生在關系中、發生在互動中才能夠產生,所以陪伴式的教育影響是很重要的。

就比如阿福童教育扎根本土來說,我覺得像有唐女神這樣一個本身是全面了解阿福童教育、并且信任和踐行阿福童教育理念的人,然后進入當地,給老師們做培訓,根據老師現有的基礎和當地發展情況先做初期培訓,做理念滲透,做第一個腳手架,再慢慢地跟著他們產生的新問題,去加入新的課程內容或教學方法,一步一步的去增加腳手架,一步一步的支持老師成長,這樣才是完滿的。

雖然這樣做的速度會很慢,但是我感覺對于一種新理念新課程去扎根發展來說,這樣做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課程產品的植入,而是要去改變,要去扎根本土再破土而出,所以陪伴式成長我覺得更重要,而規?;漠a品可能更適合于嫁接,本身有比較合適的土壤再去嫁接。

很想以未愛機構的名義,再次去采訪一次唐女神,她特別符合“青色”特質。慶幸在公益教育行業,在教育領域有唐女神這樣的人,一步步地去前行,去播種,用美好的自己、美好的教育去傳播好的教育種子。我也相信鄉村阿福童教育,在唐老師的帶領下會有更好的一天。

初稿寫于2018.01.05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恕我冒昧,王后陛下,萊恩宮可有大鏡子?”艾斯緹笑吟吟地看著諾莉安。 “有的,弗朗雖然小,萊恩宮也有一個廳里有一面...
    丹青客閱讀 400評論 0 1
  • 在一個雨夜,她,出生了。 因為是雨天出生,她被取名為——鐘涵。從小,她很快樂,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慢慢有了煩惱...
    歐陽依依閱讀 11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