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為自由故,還有什么不能放下

《為奴十二年》劇照

今晚一個人無聊,翻起電腦里前段時間下載的電影,發現其中一部片子已經躺尸快一年了,出于好奇我點開了這部電影——《為奴十二年》。

小的時候常常聽到一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那個時候的我們還不懂愛情,所以對這個詞充滿了幻想和憧憬,而“生命”和“自由”往往會被忽略掉,因為我們擁有,所有沒有意識到對它們的珍惜。

這部電影的開篇便告訴了我們,一群沒有自由的黑人奴隸,在為他們的主人辛勤的勞作著,同時也告訴了我們這個故事發生在距離我們相對較遠的一個年代,因為那個時候美國的奴隸制還沒有廢除,也沒有人想過未來的美國總統會是奧巴馬,一位黑人總統。

接下來影片開始倒敘,講述男主角索羅門是如何從一個自由人成為一個被買賣的奴隸。一位小提琴家,擁有著美滿的家庭,可以帶著妻子和孩子在街上買東西,同時得到白人的尊重,這樣的場景可能是每個黑人夢寐以求的,殊不知這曾經的美好,也在一次被欺騙后成為了索羅門十二年來生存的動力。

為了生存,放棄了尊嚴,接受了一個莫須有的名字開始自己的奴隸生活,為了生存,每日辛勤的勞作,不敢透露自己會讀書會寫字,為了生存,一次次小心的嘗試逃跑,又一次次的放棄。

在這部電影中,“生存”就是唯一的主旨,索羅門在被運往南方的船上說到過:我不只想要生存,我想要生活,可在這樣的一個年代,處于這樣的一個境地,去哪里談想要的生活。很幸運的是,無論這十二年年索羅門都經歷了什么,他最終獲救了,影片的片尾寫到,索羅門是被救自由人中很少一部分之一,可想而知,當時像索羅門這樣的人還有很多,而真正的黑人奴隸則會更多,他們其中一些可能還處在這樣的生存狀態中,也可能很多一部分早就見了上帝。

片尾還寫道,索羅門獲救后多次上訴購買自己的奴隸主和販賣自己的白人,但最終都不了了之了,之后他多次參與廢除奴隸制的活動,這段話突然讓我想起了馬丁路德金,還有他的“I have a dream”,而如今他們的愿望都實現了。

聊了這么多國外的奴隸制,其實我們的祖國又何曾不是,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家仆的買賣就如同奴隸制一樣是合法的,一張賣身契就能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甚至生命,雖然不知道我們老祖宗的那個時代是否也有這樣“虐待”家奴,但幸運的是,新的時代來臨,而我們自由了。

電影看完了,我的眼睛一下子恢復了自由,深深懶腰開始行使我自由的權利,電腦上的鍵盤不停地敲擊著,我還是忍不住咬了一口手邊的蛋糕,更是給了自己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這都是為了生存,轉眼間就已經十二點半了,感嘆時間的越來越快,我越想抓卻越抓不到,不過沒關系,因為這都是我的生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