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綽號開說水滸人物之二

很多朋友給了我提醒,文章太長不便于手機閱讀,簡書也提示,文章太長不能保準。

謝謝大家的提醒,今天起開始分段發。

《二十三》兩頭蛇、雙尾蝎

有人說,這兩位以蛇蝎為號,可見也是心狠手毒行事陰險之輩。不過看了整本書也沒發現這兩位在狠毒陰險上有什么表現,若說殺毛太公全家焚其莊,這在梁山人物中可說是常態,若這樣也算蛇蝎,武松李逵就不知道要叫什么好了。至于之前與毛太公爭虎,本身就是受迫害的一方,雖然不能算脾氣好,可梁山上脾氣好的又有幾個人?

只能說,這兩位是沒什么文化的獵戶,并非江湖人物,周圍的人也不是什么文化人或是見多識廣之輩,只是覺得蛇蝎都很厲害,就順手給他們安上了。

兩個年輕人,有一身好武藝,是當地的獵戶頭,還有個姑舅哥哥在當地做武官,但也并沒有得到什么照顧,甚至關進了大牢也想不起去求救,可見平日走動不多,至少不怎么張揚這事,否則毛家一個村霸,有多大的膽子去撩撥孫提轄?

有當地最高武官的姑舅哥哥,有當地黑社會頭子以及司法機關的親戚,兩個年輕人依舊如此低調的活著,靠與毒蛇猛獸拼命為生,這哪里是蛇蝎,分明是兩個本分人。

當然,讀水滸的人最為不解的是這兩位在梁山上的位置,位列天罡,排名三十四三十五,還在小乙哥之前,但這兩位除了在祝家莊一役中略有微功,再無精彩表現。

于是有陰謀說,平衡說種種,認為兩位名列天罡是對登州系的補償云云。

鄙人不大愿意以陰謀厚黑來讀水滸,施大爺寫的不是諷刺小說,除了惋惜英雄招安后的不幸,總的來說,施大爺不是金圣嘆,在施大爺筆下,這些人都是英雄好漢,義氣也是被贊頌的。

不知各位看官有沒有注意到,梁山座次的排列,不僅是看功勞資歷能力,還是分兵種的,而二解的兵種,之前只說是十大步兵將領中的最后兩位,直到兩解歸天那一回,才真正暴露了兩位的職能,乃是利用驚人的攀爬技能,在山地進行偷襲。

其實這兩位應該屬于特種兵,就是步兵系統中的山地部隊首領,掛雪絨花徽章的那種,在這個兵種中,這兩位當然是最有專業經驗的,梁山上也就這么兩個獵戶嘛。山地戰部隊,一方面是梁山防守要用,另一方面,梁山在吞并其他山頭,或是攻城的時候,也少不得這兩兄弟。攻占山頭,強攻城池,不用善于攀爬的山地部隊,莫非要用騎兵??所以他們能進天罡。這就和共和國建立之初的裝甲兵部隊一樣,雖然當時既沒有規模也指望不上,但是為了兵種的健康發展,為了未來,裝甲部隊的最高領導人仍然是個大將。

孫立的武功雖高過兩解,資格高過兩解,甚至兩解還是孫立帶上的梁山,但很不幸,孫立是騎兵,梁山上騎兵人才多啊,在騎兵系統中他排不上號,論武藝不如林沖等,論關系不如穆弘,這就是兩解能進天罡而孫立不能的原因。

強盜窩里也是有規矩的,不能亂來啊。

《二十四》舊文亂抄——梁山泊是怎么排座次的

我不同意陰謀論的說法,更不同意人情論的說法,總體來說,綠林中排座次比官場更注重實力,只是這個實力并不見得就是武功,天罡星的排列不僅僅是看武力,也分兵種的。

首先是一個領導團體,老大老二,軍師法師,這些當然都是天罡,軍師排第三是自然,至于公孫勝,本是副軍師職位,兼隨軍牧師,排名前四沒有問題。

其次五虎將八彪騎分屬重輕騎兵部隊,這十三位本身武藝高強,又是后期梁山大兵團作戰的主力,當年的騎兵隊伍比當今的裝甲兵和機械化部隊的地位還高,當然座次靠前,都是天罡星。這其中比較有爭議的是朱仝和穆弘。朱仝排位如此之高,有兩個原因,其一是他曾經救過前后兩任老大,是貨真價實的山寨恩人,其次是梁山上真正通騎術的頭領不多,非官軍降將又非飲馬川系統的則更少,朱仝作為鄆城縣的馬快都頭,馬術還算了得,打方臘的時候十六將對陣,他首先戳翻對手立功,可見武藝也不差,故而入選,而穆弘入選只能說是平衡的產物。

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一十六員就屬于偵查部隊游騎兵之類,輔助軍種,都是地煞。主要有官軍降將中的副將加北方飲馬川系統的好漢組成。這其中比較奇怪的是周通,他入選騎兵頭領,而他當年的老大被編入步兵將校中,其實水滸中也有伏筆,李忠賣藥出身,有點不算太高明的武藝,但很可能不通騎術,小霸王一直混黑道,桃花莊被魯智深痛揍之后還能騎光背馬溜走,可見騎術是有兩下子的。

然后是以魯智深為首的步軍頭領一十員,這是梁山步兵的主要領導人,負責領導梁山龐大的步兵隊伍,其中包括武松,李逵等天人級選手,一本水滸傳前半段的傳奇基本上由這個行列的人物出演,當然也都是天罡。

然后是步軍將校一十七員,這些也就是副手,武功也是二流,按照呼延灼的評價,基本上都是綠林中手段,屬于帶一群小嘍啰群毆那一類,個人能力低下,自然是地煞。這其中曾經比較出彩的是樊瑞、焦挺,資格最老的是杜千,宋萬。

杜千,宋萬資格雖老,武藝實在太差,如襲擊大名府這種城市混戰,正是步兵出風頭的時候,這兩個家伙還只能背人,武藝低劣可想而知,兩個苦力搬運而已,一個叫摸著天,一個叫云里金剛,聽名字就知道個頭小不了,打不得仗,沖不得鋒,也就靠把蠻力氣背人好了。同是步兵,看看人家“一個胖大和尚,一個虎面行者......"殺得官軍喊爹叫娘。這兩個家伙連單挑被殺的機會都沒有,都是死于亂軍之中,水平太差,資歷也不管用啊。

樊瑞入地煞很可惜,在法師這個技術崗位上,公孫勝壓樊瑞一頭,他不得不屈居地煞,就如同近十年來,各大學校爭相開設計專業,搞得人山人海,楞把個本來很香的設計師專業貶值成了美術民工,可見擁有獨特的專業技能的重要性。

而焦挺雖然拳腳厲害,曾經打翻過李逵,但他那個功夫上陣無用,所以注定他的地位不高。梁山發展到后來,已經不再是帶幾個小弟在山路上剪徑的小搞法了,而是動輒侵州掠府,至不濟也得打個祝家莊,曾頭市什么的,這不僅考驗將領多兵種協同的能力,更考驗將領的領導能力,戰場指揮能力,梁山上綠林出身的英雄排名普遍偏低的原因就是這個。

宋江從攻打祝家莊時就看到了這一點,斗毆的規模上了一定層面,綠林中的手段就吃不開了,尤其是騎兵的使用,祝家莊立功的是林沖、花榮、歐鵬等人,這些人都是軍官出身,而梁山上最強悍的步兵隊伍,黑旋風的手下們,從這一仗起,不再是梁山的主力先鋒部隊。除了魯智深、武松這一類天人級選手,其他的步兵將領在大兵團作戰中連生存都成問題。故而步兵頭領排名普遍靠后,而一些文不文武不武的家伙也基本被掃入這個行列。

然后是水軍,在梁山前期,大部分戰爭是圍繞梁山周邊進行,水軍作用大,水軍將領資格老,因此水軍頭領中按比例來算,天罡星最多,在36天罡中占了6席。

還有一個情報系統,為首的總探聲息頭領戴宗是天罡,按這個名號,他跟他那位幾百年后的同宗一樣,是情報系統的總負責人,帶領一班武藝低劣的地煞如朱貴之流,但這個系統人員結構并不合理,基本上都是干臟活的,缺乏高級情報人員。戴老板手下的那幫人不僅武藝低劣,長相還不佳,好多人臉上就好像寫著土匪二字,如嘴臉兇悍的孫二娘顧大嫂、獐頭鼠目的時遷白勝、丑陋不堪的杜興李立,還有毛色怪異的段景柱,這些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風景,如何能去打探什么情報?所以遇到較高級別的任務,例如與李師師辦外交,或是混入東京打探高級情報,也從步兵系統抽調石秀,燕青兩位天罡來補充,或是從財務系統抽調柴進、李應,靠這些或長相俊秀,或出身富貴的小兄弟出去打探風聲。

這中間比較有趣的是朱武,參贊軍機,位置險要,而位置僅在地煞中排名第一,根據這一點,我認為梁山的整個情報系統的真正頭目實際上不是戴宗,而是朱武。真正的情報頭子一般都隱于黑暗之中,官位不顯,像后世那位戴老板,一輩子也就是個中將。

還有一個后勤系統,這個系統非常龐大,加上負責人一共占了十八席,負責人是李應,柴進,帶領侯健,宋清,湯隆、杜興等人,其中天罡星的兩位都是地主出身,也許宋江認為有錢人出身的會管賬吧。地煞星的幾位大部分有專業技能,武藝低下,作戰基本指望不上。

比較有趣的是王英夫婦,職責是專掌三軍內采事馬軍頭領,這個官職我一直沒太明白是干什么的,若是從字面上解釋,莫非是做采購的?我覺得可能性不大,一則土匪窩里設兩個采購干什么?二則若是采購,前面那個內字又不知何所指。若是按照古意,應該做的是內部監察的工作,整個一紀委書記啊?這貪花好色的矮腳虎管紀律,梁山軍紀堪憂。

解氏兄弟列入天罡是很多人想不通的,不過原因之前說過,他們是山地步兵的最高領導人。

之前也說過,孫立的武功雖高過兩解,資格高過兩解,甚至兩解還是孫立帶上的梁山,但很不幸,孫立是騎兵,梁山上騎兵人才多啊,在騎兵系統中他排不上號,這就是兩解能進天罡而孫立不能的原因。至于武藝,孫立石秀應該是差不多的,可石秀一專多能,又是優秀的步兵人才,更是情報人才,梁山上步兵水平兩級分化嚴重,真正的高手也就那么十個八個,所以,石秀入選天罡。

因此,我認為,梁山排座次是充分考慮了各兵種平衡的。36天罡中,唯一名不副實的是沒遮攔穆弘,但他是潯陽江體系唯一拿得出手的陸軍將領,一個富家子弟,毫不猶豫的毀家救老大,這個何止是仗義疏財,簡直是義薄云天啊,在尊崇義氣的梁山上也是很可以拿來說說的,大家不至于不服氣。

拋開那些做后勤做技術支持有特異功能的人,如金大堅,戴宗等。梁山上所謂武藝高強的,不過三五十人,始終活躍在戰斗第一線的,不過一二十人。前期比較活躍的有林沖、后期就基本上是朝廷降將了,這當然與作戰模式有關。

但是,在一個團體里面,有各種分工是正常的,就算在現代的部隊當中,后勤保障和技術人員也占了部隊總人數的一半,何況古代??更何況梁山并非一支單獨的作戰部隊,而是可以看做一個小社會,108好漢中有一半不全靠武功混飯,非常正常。

《二十五》及時雨

老大是怎樣煉成的?

不是誰能打誰就是老大,不僅僅在朝廷里,就算是在以力為尊的綠林中也是如此,這也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在如今的軍隊里,團長未必就是全團比武第一名,單兵技術最硬的反而可能是個志愿兵。這些都與現今的武俠小說大異其趣,也是我認為水滸傳比較真實反映明初武術界實際狀況的重要原因。

說水滸的書里,就排座次一事拿出了無數說法,在下不是陰謀論者,在下認為,水滸的座次是基本公平的,無論在宋江生活的北宋宣和年間,還是在施耐庵生活的元末明初,綠林里排座位,都是依照以下幾個原則

1.名聲

2.財力

3.智謀

4.武功

5.親疏

其中第一項第二項有相通之處,黑社會黑社會,不是為了混錢來的,難道是為了理想與正義?如晁保正、宋三哥、柴大官人仗義疏財,江湖上名聲赫赫,所以上山地位高,而這個仗義疏財,首先就得有錢可花,大家同上黃泥崗做沒本錢買賣,其他七個人出的是爛命一條,而晁保正則負責了大家的食宿和整個行動的費用開支,說三阮買雞鴨魚肉、買太平車子買棗子乃至買蒙汗藥,哪樣不得花錢?既如此,八人中間他不當老大誰當老大?帶著10萬貫錢財上梁山入伙,火并王倫之后,他不當老大誰當?

錢是英雄膽,梁山上除了戰敗后無處可去的朝廷命官如關勝呼延灼之流,以及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上山的土豪地主如柴進李應之流以外,誰沒有過一段流浪江湖的歲月?這幫江湖漢子一不會種田,二不會做工,不靠宋江之類仗義疏財哥的贊助,難道喝西北風去?

宋三哥沒上山的時候就以仗義疏財出名,英雄好漢一見三哥,無不是納頭便拜,連晁蓋都是多虧他通風報信才得以脫險,救命之恩豈能忘記,待三哥到上得山來,他不做副寨主誰做?老大死了,他不當家誰當家?這中間沒有什么陰謀詭計,恰是三哥做人的成功之處。

如此說來,銀子就是天下第一利器了?也不然。

宋江不是梁山上最有錢的,但他是梁山上最會花錢的,戴宗收留李逵多年,比不過宋江的一錠大銀。柴大官人養了武松半年,擋不住宋江一桌借花獻佛的酒席,幾十兩銀子。送銀子固然容易,將銀子送給有用之人難得,花銀子容易,把銀子花在刀口上卻是不易。

宋江雖然有些家財,但畢竟不是無止境,宋江花銀子也是有選擇的,這就要說到宋江的眼光了。

說到這里,我倒是想起了一個故事,傳說戴雨農將軍最修邊幅,講衛生講到變態的程度,某天回家,發現家中臟亂不堪,于是命令警衛王魯翹搞搞衛生。

王魯翹何等樣人?后來在臺灣當警察局長期間,被上級看重,要提升為全國警察技術總監,雖然這個所謂全國也就是臺灣一省,但畢竟是升官啊。可這位山東漢子說,技術總監,那不就是技監么?跟雞奸同音,太不好聽,因此就拒絕提升,可見也是個率性而為之人。

他平靜地答說:"我不是倒痰盂的人。"

以下是高陽先生書中的描述:

"你去不去倒?"戴笠吼道:"不去倒替我走路!"王魯翹一言不發,解下手槍,輕輕放在桌上,轉身便走;最善于觀人于微的戴笠,滿腔怒火一下子消失了。

"魯翹!"他搶上兩步,抓住王魯翹的手臂,"我錯了!你不是倒痰盂的人。"

從此,戴笠對他另眼相看;王魯翹感于知遇,格外忠于職務,真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刺殺汪精衛、王亞樵,均建奇功。

天下奇男子莫非都是如此的有眼光?宋江一腳踩翻鐵鍬,因此得以結識武松,那時的武松,何曾有一點打虎的氣概,不過是正在發瘧疾的病夫罷了,而宋江卻能識得英雄,深加接納。整本水滸中,宋江的表現莫不如此,而事實上,宋江看中的人,也確實都是了不起的豪杰。救晁蓋還可說是義氣,贊助李逵還可說是拉攏監獄干部,可是與武松的結交,以及一見秦明,就想方設法收羅,為梁山軍隊正規化留住人才,這就不能不說此人的眼光確實獨到了。

因此,及時雨之所以及時,是他有那種能識人于微時的眼光,若是趙官家手下人有此眼光,何至于如此多豪杰嘯聚山林?高俅不能識人,以致手下王進、林沖出走,剩下些丘岳、王文斌之類的無能之輩,宋江有此眼光,故而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吏能籠絡天下英雄,高踞梁山第一席。

無雨則旱,暴雨成澇,及時雨及時雨,關鍵不在雨的大小,而在及時二字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