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接觸正面管教開始就已經意識到,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很重要,如果自己都意識不到,就會在言行中,錯誤的傳達信息。
如:工作一天回到家,因為工作不順心,心情很不好。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在邊上玩好玩具沒收拾就去吃飯,媽媽情緒必然會大發雷霆,究其原因,孩子還是那個孩子,區別在于媽媽情緒沒有處理好,把壞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這個場景應該在很多家庭出現過,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
我們總是在用錯誤的語言表達情緒,因為惡意的用語不僅不能緩解矛盾,反而激化矛盾。更糟的是,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問題。改變從自我認識開始。
那么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意識--接受--轉化--請求--表達
意識到情緒,說起來做起來需要學習。建議可以隨身準備小本子,幾下情緒的用詞。正面管教的情緒臉譜可以幫到你,不妨貼在墻上,隨時提醒自己。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很難做好,情緒總是在不經意間就發生了。如:昨晚,孩子不愿意寫作業,一直到晚上7:30,提醒幾次無果的情況下,我拿起滾子就打了,直到我都感覺痛的時候才被迫去寫作業。可是當孩子晚上跟我說,她不寫作業是因為明天要離開去外地上學,想多點時間跟姐姐玩,才一直不愿意寫作業。
孩子能正確表達自己依依不舍的情緒,這是很正當的。如果我之前就溝通好,就不會有這個局面的發生。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爆發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沒有規劃的歉疚之情,混合了對孩子不主動寫作業的失望之情。把自己的感情強加在孩子身上是多么的錯誤。看來意識到正確表達情緒的路,我才走了一點點,以后要繼續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