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偉大的法拉第
? ? ?國籍: ? ? ? ?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1791年9月22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
生于薩里郡紐貧困的家庭里,僅上過小學。他詳細地研究在載流導線四周的磁場,想出了磁場線的點子,因此建立了電磁場的概念。他觀察到磁場會影響光線的傳播,找出了兩者之間的關系,還發現了電磁感應的原理、抗磁性、法拉第電解定律。1824年1月當選皇家學會會員,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實驗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學教授。
成就: 他在電學方面的貢獻最為顯著。紀錄中法拉第最早的實驗乃是利用七片半便士、七片鋅片以及六片浸過鹽水的濕紙做成伏特電池。他并使用這個電池分解硫酸鎂。1821年,在丹麥化學家韓·克利斯汀·奧斯特發現電磁現象后,戴維和威廉·海德·渥拉斯頓嘗試設計一部電動機,但沒有成功。法拉第在與他們討論過這個問題后,繼續工作并建造了兩個裝置以產生他稱為“電磁轉動”的現象:由線圈外環狀磁場造成的連續旋轉運動。他把導線接上化學電池,使其導電,再將導線放入內有磁鐵的汞池之中,則導線將繞著磁鐵旋轉。這個裝置現稱為單極電動機。這些實驗與發明成為了現代電磁科技的基石。
? 品質:法拉第出身寒微,只受過幾年小學教育的程度,他能夠從一個學徒而成長為一代偉大的科學家,這決不是偶然的奇跡。從他走過的科學道路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有其時代背景但主要應歸因于他畢生忘我地獻身科學的精神。首先,19世紀前半葉正是電磁學研究方興未艾的時期,不但尚待建立統一的理論,而且有許多新的現象和事實尚待發現,實驗研究有著廣闊的天地。法拉第生逢其時,能夠在這方面大顯身手。其次,更重要的是他為追求科學真理而刻苦努力,鍥而不舍,勤奮不懈的苦學苦干精神。特別是他一生淡泊為志,不慕榮華富貴,他斷然拒絕各種榮譽和地位,拒絕一切優厚的待遇,拒絕出任皇家學會會長,拒絕接受爵士稱號,甚至在逝世前還拒絕榮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牛頓墓旁之榮譽,而寧可以一個普通平民的身份終其一生。他長年默默埋頭在實驗室內,獻身于艱苦而危險的實驗工作,以探索自然界的奧秘為畢生的志趣,形成了他高尚的價值觀。愛迪生曾說過,一個人的成功,一分天才,九分勤奮,法拉第的一生正是如此。第三,敢于突破傳統偏見,大膽創新。法拉第一貫只尊重實驗、尊重事實,在長期的實踐中,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這就是始終如一堅持以實驗為手段,潛心探索自然界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