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是第3個月的月底了,每天的寫作打卡真的成了一種習慣。
有人說要想培養一種習慣,不如就把它和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捆綁起來。于是每天利用吃過晚飯的那一小段時間,趕在去打太極之前把文章編輯好,這樣我也就可以輕松愉快地去打我的太極了。
這一個月尤其到了月底,太過充實,以至于有點只顧低頭拉車,來不及抬頭看路的感覺。11月20號學校的班主任育人大賽,我展示的題目是《我和學生一起成長》。11月25日我校明霞工作室第一次分享展示活動,我分享的題目是《人生的現狀是每一次選擇的迭加》。11月27日在桂馨家庭教育基金會平臺上,利用CC talk進行了一次家庭教育的分享展示,題目是《讓愛回歸每天的日常生活》。11月15日發布工作室第一篇精品文《人過四十仍渴望成長的自己》。11月29日打卡工作室第二篇精品文《盛怒之下捧起的珍珠》。
這一個月我看完了這些書: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張文質老師的《奶蜜鹽》,日本作家中村恒子的《人間值得》。前兩本書都曾看過,這次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和收獲。看書的確可以開闊視野,引發思考。中國作家和國外作家在語言表達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正在看的羅恩·克拉克的《優秀是教出來的》,就非常有意思。原來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心境,寫出來的作品會有那么大的反差。不過全世界的老師熱愛自己的學生是共通的。到哪里都會有問題學生,如果沒有,是不是這個世界也會不完整了。
某種程度上應該感謝這些所謂的問題學生,正是在與他們的交手磨礪中促成了老師的成長。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會把重心向教學靠攏,為期末考試做準備。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回歸教學,回歸課堂。我們所有的看似毫不相干的努力,仍舊是為了教育培養孩子。
期待我的第四個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