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順從的孩子,長不成你期望的樣子!
今天看到一段文字:“偉大,總是從冒犯開始。因為偉大總是要創新,而創新意味著要去破壞舊的事物,冒犯舊的規則。如果我們總是尊重已有的事物,這樣的偉大的新事物就不能產生。”讓我非常震驚,原來冒犯還有這樣的功效!
在我的觀念里,冒犯是非常不禮貌的事情,不論做什么事情的時候都盡量以禮待人,不愿做冒犯別人的事情。現在想來,之前為了不冒犯別人,盡量壓抑著自己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一廂情愿。雖然那樣的努力,但事情的結果并不是自己期望的樣子,反而比預想的要糟。
拒絕冒犯,就意味著壓縮自己的空間,束縛自己的翅膀,否定自己的未來。從小大人們都教育我們,要聽話、做一個有禮貌的乖孩子,殊不知這樣的聽話教育,不知禁錮了多少幼小的心靈。這些聽話的好孩子長大之后往往變得很平庸,沒有自己的菱角,中規中矩的過一生,反觀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小的時候往往別人看成很另類,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長大之后他們過的很精彩,有的甚至很成功。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孝順、三從四德似乎禁錮著我們的思想,但就是在這樣的文化里才出現了比如哪吒、孫悟空神話色彩的英雄人物。他們的性格鮮明、本領強大,而且敢于反抗權威,并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們雖然是神話人物,但活靈活現的形象早已刻在人們的腦海里,而且是那樣的深入人心。
他們敢于冒犯權威、頂撞天庭、分庭抗禮,這也許是人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現實中實現不了,在神話故事里得到了寄托。之所以這些神話人物有這樣的成就,在我看來是從小接受了不同的教育。一般人接受了傳統的教育,要求孝順、順從,要求三從四德,從小就思想就收到了禁錮,不能很好的伸展自己,拓展自己的能力。
神話里的這些英雄人物則不一樣,他們從小就沒有接受到孝順、順從、聽話的教育,在自由的環境中無限拓展了自己的能力。哪吒出生時母親懷胎三年六個月,生下來就能說話、走路。哪吒在接受文化教育的時候有多少個不自在,為了放松身心,偷偷摸摸出去玩耍,之后就有了哪吒鬧海的故事。
孫悟空也有類似的經歷,他是一個天生的石猴,沒爹沒娘、沒有親戚、沒有思想的束縛。天為被,地為床,吸取天地靈氣、日月精華,餓了食山果充饑,渴了飲山泉止渴,過的逍遙自在。有這樣的天分和經歷,才在日后習得一身高強的本領,鬧得天宮不得安生。不光是神話故事,在武俠小說、評書演繹里也都有這樣的英雄人物。他們沒有接受順從和聽話的教育,從剛生下來就跟著師傅上山學藝,身體和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伸展,十幾歲就習得了過人的本領,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
冒犯并不是真的冒犯,他只是不想一直按照別人的觀點做事,他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動。如果孩子對父母絕對的順從,那就意味著孩子的生命將徹底被包在父母的空間之內,他們就不能創造自己的空間,不能長成一個真正、快樂的自己。作為家長,不要一味的讓孩子聽話、順從,這樣就會無限壓縮他們的空間,他們也長不成你期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