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不該讀暢銷書

? ?  ? 不久前,一位讀書協會領讀的前輩發布了一條動態,認為衡量真正讀者的標準在于“不跟風,不從眾”。我讀后在心底默默點頭,的確,讀書之前我們確實要知道為什么讀它,有自己的意識和目的。但他下一句便是:“例如只讀余秋雨、張嘉佳、郭敬明、安妮寶貝、安意如、路遙等者。便不適合本協會。”這我便不敢茍同了。 

  ? ? 文學作品,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本便是各取所需,慧眼也能從暢銷小說中尋到人生真諦、至理箴言。什么流行不讀什么,也是不理智的跟風。不是類如《罪與罰》等難讀、現代讀之人少者,便是陽春白雪,而現代青春文學便是下里巴人了。

?   我也曾買過許多暢銷書,遭遇過宣傳過度、品質平庸的,卻也懷抱過故事新奇、文筆絕佳的。比如你說余秋雨矯情,我卻偏偏覺得他的《行走無疆》感情真摯、靜謐深沉。你說張嘉佳浮夸,但他的《幾乎成了英雄》幾乎讓我也成了一個悲傷的詩人、一個活在現實卻被武俠與冒險氣息包裹的騎士。你說安意如淺薄,但她的《思無邪》帶我體會了詩經之美,并對相關文學產生了興趣。可她的書籍涉嫌抄襲,所以我只能感謝文字的原作者們,帶給我的那些美麗見解。你不喜歡路遙,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曾讓我的老師感同身受、落下淚來。你嘲諷郭敬明,可他給許多年輕人帶來過天馬行空的幻想,讓他們的生活充滿色彩。你覺得安妮寶貝平庸,安妮寶貝的文章我讀的不多,但很幸運,所讀幾篇皆為佳作。

  作家的寫作動機、靈感來源甚至是寫作水平都是會變更的,不能拿他某篇暢銷劣作做下定論而從此繞道。不妨就一概讀它,分出優劣或有自己新見解,與大家分享,也不失為好事一樁。

  暢銷書,當然該讀,只要讀出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哪怕一星半點,也算不虛此行。就算最后一無所獲也無甚關系,拿出來與大家討教討教,嬉笑怒罵一番,也不失樂趣。

  如果你硬是要追尋一位暢銷作家的足跡去走,也無妨。從他默默無聞到暢銷的作品一概讀過來,參照著寫作年份、作者經歷去揣度,為何此時他的文字美妙動人,為何彼時他的故事又平淡無味,說不定也是一段佳遇。

  讀書建議,大多只可聽一半,例如我所言,亦是如此。讀及此處,你興許要罵我所言迂來折去沒有定論盡耍滑頭,但每個人擁有耐性不同、空余時間不同,甚至讀一本書時的心境遭遇也不同,說到底不過八個字:因緣巧合,因人而異。就像我覺得《罪與罰》難讀,你卻覺得恰恰相反一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