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書:案件可以破解,解不開的是人生的迷局。

《那時的某人》

我寫這篇作品時,日本正值泡沫經濟的巔峰時期。因此,小說中也多少散發著那種氣息。當時,刊登這部作品的報社倒閉,所以就這樣中斷了二十年。如今看來,這篇作品已經成為歷史小說。我想這樣也挺有意思,于是就收錄到了這本書中。本書的書名《那時的某人》,靈感就是來自這篇小說。——東野圭吾? 《那時的某人》

作者: 東野圭吾

出版社:南京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7年

圖書館索書號:I313.45/D675-99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內容簡介

東野圭吾中短篇小說集,作者出道25年珍藏作品首次結集出版。八個故事涵蓋了東野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篇篇精巧,各具特色。女律師好心收留了一個雨夜迷路的失憶少女,卻在少女的隨身手帕里發現了一把帶血的匕首;車禍中幸存的女兒,蘇醒后居然附上了妻子的靈魂;一對夫婦幸運領養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嬰兒天使般的面孔后卻隱藏了一個悲涼的復仇計劃……

作者簡介

東野圭吾,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1958年生于大阪,直木獎、推理作家協會獎、江戶川亂步獎、本格推理小說大獎等多項日本文學獎項得主。1985年以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放學后》出道,20余年來作品逾60部。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榮獲1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及當年年度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的第1名,創造了日本推理文壇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奇跡。

圖片發自簡書App

媒體評論

東野圭吾乃是集以往前輩之大成的懸疑大師。

——《南方周末》

東野圭吾以最簡單質樸的語言不斷述說人性的隱惡與自贖,是其作品最迷人且匠心獨具的部分。

——《新京報》

東野圭吾是由不去的堅持淬煉出的奇跡。

——林依俐

東野正式適應了時代的要求,他的作品情節緊湊,故事展開快捷,那股逼人之氣力透紙背。

——《讀賣新聞》

憑著超強的情節和超強的人氣,東野圭吾將萬千讀者聚集在圖書周圍。

——《朝日新聞》

經典語錄

千鶴低頭看著嬰兒,無法抑制臉上幸福的笑容,她抬起頭看著章代,有點怯怯地問,“請問,今天還有別的手續要辦嗎?”很明顯,她迫不及待想把孩子抱回家。 “是的,還有點事情。但是,您可以先帶孩子回去,您丈夫留下就可以了。”章代說完看著峰和。 千鶴也充滿期待地看著丈夫,峰和當然不能不答應她。他有點無奈,但沒有表現出來。“那我留下就可以了,你先回去吧。你還有很多事要忙呢。” “真的?太好了,那我就先告辭啦!”千鶴一邊說一邊抱著孩子從沙發上站起來。看來她真的是一刻也等不下去了。 “你小心點,別摔著了。” “放心吧。我就算死,也不會讓他受一丁點傷的。對不對呀?” 最后那個“對不對呀”當然是對睡著的孩子說的。

編者感言

本書是東野圭吾中短篇小說集,作者出道25年珍藏作品首次結集出版。八個故事涵蓋了東野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篇篇精巧,各具特色。女律師好心收留了一個雨夜迷路的失憶少女,卻在少女的隨身手帕里發現了一把帶血的匕首;車禍中幸存的女兒,蘇醒后居然附上了妻子的靈魂;一對夫婦幸運領養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嬰兒天使般的面孔后卻隱藏了一個悲涼的復仇計劃……東野的書,一貫的風格。雖是短篇,五臟俱全。在平靜的生活中,娓娓道來。其實生活,哪來那么多波瀾壯闊,任何一個事件發生,都隱藏在不經意間。偶然會引發必然,看似剎那的觸目驚心,其實已醞釀已久。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場,不同的目的,卻終會殊途同歸,多方的力量共同促進了真相的揭發。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