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別人不盡相同,是因為我藏起了自己的尾巴。也許別人和我一樣,藏起了自己的犄角。
每個人盡力讓自己看起來沒有異常,相視而笑,心照不宣。
小時候剛學會使用筷子,自然的用左手去拿筷子夾菜。卻遭到家人一種反對。
于是他們在那一段時間專門去“矯正”這個所謂的“毛病”當我一抬起左手就會重重的被敲打回去。
以至于后來,在使用筷子的時候都要征求他們的意見。
跟家人的一場博弈最終以失敗結尾。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為什么我非要用右手去吃飯,這兩只手有什么不同嗎?
我也問過他們,他們似乎早已統一口徑:“別人都用右手,你為什么要用左手!”
別人?
我想這不能稱之為原因。
但確實改變了我。
那時候的我以為,就我一個人喜歡用左手吃飯,因為另類,所以必須要改變。
后來我上了寄宿學校發現有小部分人依舊用左手吃飯,我很困惑,為什么他們跟我們不一樣!
我已經忘了,我曾是其中的一員。
在學校期間,大家都統一穿著校服。
有一天學校組織活動,一起去春游,我的同桌小言穿了一條很漂亮的裙子。
后來發現,其他人都仍然穿著校服。那一整天,她都坐立不安。別人在快樂的玩耍的時候,只有她在不安的張望。
坐在旁邊,一動不動。
我問她為什么不跟大家一起玩,她耷拉著頭。很生氣的說道:“為什么我跟大家穿的不一樣,我覺得大家都在笑我的衣服。”
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被“改造”的人遠遠不止我一個人。
你看,沒有人去可以改變你,你卻自己下意識的想去改變自己。
后來,小言再也沒有穿過那條裙子。她又變回原來開朗的樣子,又融入了大家。
這就好像一個共性,你必須和我們一樣。或者我必須和你們一樣。
如果你和我想更融洽的在這個圈子相處。
那么這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在家個性張揚的“女王”在外面會收起自己的傲氣變成謙虛恭順的小“丫鬟”。
為什么明明十分討厭party的同事,卻好像是聚會國王一樣嫻熟。
然而“另類”的人似乎總能得到眷顧。
梵高的畫在那個時代稱為眾矢之的,被嫌棄。甚至于自己的親人都不屑一顧。
卻在死后,成為遺世名作。
他被那個時代的摒棄,卻沒想過去迎合。就是要活的獨樹一幟。
考試的時候,你用自己的觀點表達對某個事情的看法。或許另自己暢快淋漓。
轉而發現被判了零分,而其他中規中矩的答案,卻得了高分。
那時候你開始明白,標新立異沒有好的結果,于是你就隨波濁流。果然,你也得到了高分。
卻再無特點。
你上班了,那天中午你忽然想去吃牛排。忽然聽見旁邊同事要去吃拉面。你默默改變自己的想法。
立刻附和著,表示自己也喜歡吃拉面。
我們總是喜歡抱著“無過”的想法去做每一件事。不影響別人,不突出自己。恨不得把哆啦A夢的隱身衣穿在自己身上。
努力去掩飾自己的不一樣,然而嘲諷當然是,所謂的隨波逐流,更讓自己顯得狼狽不堪。
你一切平平,與眾人無異。
茫茫人海,頃刻之間就把你淹沒。
我們以為的標準答案,現在想來自己也會覺得可笑。
想到老師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想到下雪就是“忽如一夜春風來......”想到節約就是“鋤禾日當午......”想到“......”。
你以為那是固定模式,其實就是用來束縛你性格的枷鎖。
當時的你出類拔萃,如今的你泯然眾人。
這是你期望的結果,也是你討厭的結果。
你渴望獨樹一幟。
恐懼與眾不同。
所以成就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