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天早上,我莫名其妙的被拉進了一個群,里面是高中的一些同學。短短的三天從我進去50個人不到發展到300多人。在我們那個沒有電腦于是就沒有企鵝號的年代;手機還是奢侈品的情況下,很容易失去彼此的聯系。也許大學期間還要間隙的聯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拉長,逐漸也就尋找不到什么話題,于是就漸行漸遠。在十三年之后忽然看到一個個陌生又熟悉的名字,找到了彼時的記憶,頓時興奮了起來。有人扒箱倒柜的翻出來以前泛黃的照片,在集體合照里面拼命的尋找自己的影子,看到的也是一臉稚氣,感慨的確是年輕不再。 ? ?
? ? ? ? 我也興奮的在300多人的名字中不停的翻找,想在其中找到自己熟知的名字,想從腦子中翻出一些片段感慨下青春無限。一個個興奮的加了好友,卻發現彼此不知道話題在哪里。也只有看看朋友圈了解一下近況。聊聊孩子,聊聊城市,甚至聊聊天氣。話題的結尾永遠都是客氣著邀請去自己所在的城市看看,但是誰都知道這只是不可能實現的諾言。
? ? ? ? ? ? 其實友情就應該像是紋在身上的名字一樣,是疼痛深刻而且無法摧毀的,人們永遠無法接受離別,事實上不管什么形式的離別都沒有辦法被好好準備。成長本身就是個不斷拾取和丟棄的過程,在路上,發現你需要的便想盡辦法去得到,但生活的位置終歸是有定數的,有人進來就必須要有人讓位離開,舍棄在這個時候是需要抉擇的。
? ?很多時候我們都莫名其妙的發現身邊的很多老朋友在慢慢的離去,從無話不談到無法用話題來打發等著上飲料的時間。無論對于任何問題都存在著分歧,只能憑借反復咀嚼過去的回憶找到話題,最終也是索然無味。 ? ? 因為在生活的齒輪里,我們不過只是運動著的粒子,大家都終歸會從做自己喜歡的事到做別人希望自己做的事。 ? ? ?
? ? ? ?相較于與子偕老,相忘于江湖或許才是友情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