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朋友圈,易仁永澄老師發布了關于問題管理模型的微課,其實我一開始是猶豫的,我認為無非Grow模型的運用,但后來想想,一個Grow模型不可能300多塊,老師絕不可能干讓學生賠本的事情,在各種努力扣,我還是報了,并且報的那一時刻是很多果斷的。
一共一個半小時的課程,我聽了差不多兩個半小時,怎么回事呢,因為老師的很多句子需要反復聽才能理解,課程完成后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顛覆你的三觀,重點是由于以下的兩點:
1. 信息量超乎你想象的多
2. 如果你不聽這個課程,你永遠無法理解為什么高手處理起問題就是比你精準快。
3. 這門課程是我畢業五年來手寫筆記最多的一次,下圖是我記錄的筆記
字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太燒腦子,做為一個新時代的IT男,我覺得我能手寫這么多字還真的是非常難得的。
以上為本次課程的總體感受,老師留的作業如下:
1. 您之前遇到的情緒問題是什么?有沒有什么方法將情緒可以轉化成自己的經驗?如果您有方法的話,那具體是什么?
第一個:情緒經常有,而且各種各樣,但最大的問題,在于我不知道問題是與情緒還有關系。
第二三兩個:由于我完全不知道,或者說沒有意識到情緒與問題之間的關系,所以我就從來沒有想過這方面的問題,但我經常按照按照一些固有的模式去處理問題,而這些現在想來和情緒都有關系,比如:
- 這個問題不會,原因是昨晚沒睡好;
2)我回答不了你的問題,是因為我不負責你那一部分;
3)我將來又不從事那個,學那個干什么;
4)同學聯系你,問你干嗎,你直接來一句,你管我干嗎;
等等
2. 今天聽課中給您觸動最大的點有幾個?
首先觸動最大的地方在于結構化處理問題的這種方式,如果你不聽這個課程,你永遠無法理解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解決問題是多么的清晰,我真的認為我的軟件開發白學了。
其次是基于身份的問題處理方式,從自我(價值觀)的角度去解決問題,這個幾乎是我每天都在干的事情,說好聽些是基于身份的,說不好聽些就是賣弄。
第三個是概念的問題,我發現老師講課非常注重概念的解釋,比如情緒是什么,信念的力量等,而這又與我之前從李笑來老師書中看到的兩個思考邏輯問題之一概念不清是一致的,但自己平時,卻并沒有踐行這個理論,真是白學了。
3. 您獲得了哪些全新的知識?
今天的課程中除了問題這兩個漢字外,貌似都是全新的知識,因為這些都是自己所沒有接觸過或者說接觸的非非常少的。
4. 今天聽到的內容可能對自己學習工作生活產生哪些積極的影響?
首先,一件事情背后一定有它的目的,同樣做完一件事情一定要復盤和你之前的目的是否達成一致,否則你做它干什么。
其次,基于身份的問題處理方式,理解了這一點,我就明白為什么我和別人說話時三句說不到一起就想打仗了。
第三:問題本質導向論,由于自己是做運維工作的,有些時候問題來了就處理問題,完全不去想問題背后的原因,導致很多的問題重復發生,這個對我處理問題非常有幫助
5. 您接下來決定要做哪些事情?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暫定兩周)要做的事情:
1) 將今天的課程電子化,流程化,并標注重點
2) 理解以下的概念:抓手思維,TMBRT模型,COACH,PKS等
3)如何確定哪是小我,以及如何分離小我的實踐方式
4)再次理解TMBRT的作用方式以及與自己行事方事之間的關系
5)搞懂COACH中每個概念的實踐方式
6. 請拍攝您今天的筆記,至少兩張圖片發布在作業中。
課程內容來自@易仁永澄老師的“解決問題有這一個套路就夠了”課程,課程地址:http://blog.hiddenwangcc.com/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