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起儀式感獲得當下的人生

今天閱讀《思維導圖》一書中,講述了學習過程中,我們大腦對所學內容回憶具有一定的特征。具體表現為對于開頭、反復出現、具有特征性的內容以及結尾部分的內容記憶會格外深刻。所以我們在看電影或書的時候,開頭和結尾或特別生動的部分記憶尤為深刻。

利用拆書的學習方式,嘗試將這個理論進行更加深入的掌握。

一、抽出方法論

根據理論,抽出時間與形式這兩種框架來理解。運用這一理論對某一內容進行記憶,可以從時間與形式這兩個緯度來入手。

時間緯度,將1h的事情拆分成3個20min來完成,這樣多出4次開始與結束。

形式緯度,增加儀式感使得開頭與結束部分的感覺增強。

二、具體運用

1.學習方面

開頭建立儀式感,使得自己在接下來的時間能夠全情投入。

關于儀式感,其定義是自我暗示,精神上的禮儀。目的使狀態能夠達到最佳值。儀式感建立有4個步驟,分別是①明確目的;②制定契約;③建立隔離區;④進入神圣時間。

制定契約是指羅列可能出現的自律風險并相信自己能夠防范。建立隔離區指遠離可能出現風險的物品;進入神圣時間指的是讓自己充滿神圣感、儀式感,為接下來的工作凝神聚氣,進行強烈的自我暗示,全方位地調節自身狀態。

2.生活方面

在吃飯、早晚起床睡覺等建立起儀式感,使其隆重,從而充滿趣味與活在當下。

3.工作方面

在訓練營教學時,第一節課開場,副主講控制在5min之內解決問題。避免剝奪了學員過多的時間。

每堂課所講的觀點控制數量,每個觀點10min,前1min引入,8min解釋,最后1min總結。然后以某種(笑話)來過度到下一個知識點。將這個過程去重復。

三、總結

讓生命的每個過程盡可能有趣且印象深刻且活在當下。讓未來擁有值得諸多回憶的內容,獲得更加有趣的人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