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我至今消費不起的奢飾品

來源網絡

[小道消息]這個公眾號早就知道了,只是年前才動手關注。這一直是我的毛病,很多事情明明已經想了、有意識了,但就是動不起來,卻把“戰線”拉得很長。結果自然不會好,當然會有一種[例外],就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對眼了。

關注[小道消息]后,就喜歡上了,然后沒幾天就[置頂]了,這是有公眾號以來第一次這么做。語言平淡,但充滿力量,強勁有力,令你不舍得不去讀每一條信息。之前很多大號的文章都非常好,但無一有這樣的魅力。

通過[小道消息]又知道了應用[小密圈],作者的圈子是付費[128元,永久]的,毫無遲疑的訂閱了。因為內容時代來了,付費內容時代來了,[我躲不掉,也不能去躲],這個價格也是物超所值。

今天看到[小道消息]的一條消息:春節期間讀書記錄。

作者讀完和提到的書有11本之多,比我完整讀過的書都多,很多我都沒聽說過,讀過的更是一本都沒有[這就是差距啊]。

作者說,這個春節讀書時間不多,都是在路途中完成的。[我慚愧死了,想挖個洞鉆進去。]

作者說,買書是其唯一能承受得起的消費,書是他的奢飾品。[我評論道:買得起書,讀不起書,讀書是我的奢飾品。]

生于農村,非知識家庭分子的我,兒時是沒有[讀書意識]的;高考前萌生了[讀書]的想法,也沒那么多的條件用于付諸實踐;大學,相比某些人可能多進了幾次圖書館,多看了幾本書,但依然沒養成[讀書]的習慣。大學畢業后才知,“書癡”一年[讀書]至少幾百本書,我頓時感到了無限渺小,那對于我相當于天文數字[這是第一次把這個詞運用到自己身上],誰知這一生是否有可能[讀這么多]書。

[讀書]成了我的奢飾品。

作者說,他現在同時買[電子書]和[實體書]。讀實體書多年前已成為眾人的奢飾品,近年一直在呼吁回歸[實體書]。記得開始于大學,我讀[電子書]更舒服,但某段時間也以此所不齒。

去年,內容時代開始崛起,我也逼自己[重新嘗試]去寫作,雖然對我這樣的[文盲]很是痛苦。其實進行的很不順利,但[這個行為]逐漸地、深入地讓我一點點在理解[輸出內容]:我沒有內容,怎么輸出內容。

于是,我給自己制定了讀書計劃[雖然讀書并不一定給我帶來什么保障,可它確實不可或缺];于是,我嘗試去購買知識;于是,我也嘗試去輸出[有價值]的知識;于是,我想去尋找另一種[可能存在、并給予我更大幫助的生活方式]。

我至今沒有取得什么成就,也依然很迷茫著[和之前的迷茫應該不一樣];[讀書]依然是我至今消費不起的奢飾品,但我還不算[老],[路]不得不嘗試并堅持著走下去,[因為我也逃不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