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旅行第18天了,又和好友們匯聚一起歡樂的時光,當然也有一半是一個人單身旅行的時候。昨天一早出門趕往馬德里機場飛往這一程佛羅倫薩的路上,或許是因為天還未亮,或許是因為馬德里已開始落葉飄落,或許是因為這一程意大利自己從未來過……腦子里不知怎么就浮現(xiàn)了那首歌: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
這句歌詞里的每一件事情,我都是在這個旅程里,在無數(shù)次的出行里做過,原來,這首歌并沒有那么悲傷,反而有一種平靜。
這一個人的旅行,看起來是“單身”的人才能做的事情。但其實,每一次看上去一個人的旅行,必定是和誰做了分別的。
01 我的不算遠行的分別
這次出行總共的時長應該是25天,如無例外每年西班牙的行程基本是為了學習弗拉門戈,往常2個禮拜就夠了,今年多加了時間,實在是因為想來心心念念的意大利,尤其是佛倫倫薩,所以雖說這并不是今年第一次出門,卻是今年計劃當中比較久的一次旅行了。
9月25日出發(fā)的第一天,在等候機場大巴的時候,一同等候的有一起出門游玩的一家人,奶奶,爸爸,媽媽和看起來不過五六歲的小女兒,只不過當天出門的只有奶奶,爸爸和女兒,媽媽說要等到正式放假才能趕過去一起,其實不過三四天而已。
就在大巴車到達的那一刻,本不知道這幾天媽媽不會同行小女兒,突然“委屈”著舍不得了,一把抱住了媽媽。我看到她的媽媽眼里泛著淚光,想來是沒想到不過幾天的分離,女兒就會這樣舍不得,當然這也可能是他們第一次分離。
想著我這幾年,斷斷續(xù)續(xù)的一個人游游走走,我也是個女兒,卻已經(jīng)再不會這樣“舍不得”我的媽媽了。因為我不是個“小女孩”了吧。
9月29號周五的時候,我抵達馬德里,有3天是自己一個人住,定了一個Airbnb的房子,記得選這家房子看評論的時候,就看到評論里有提到房東家的狗,作為一個養(yǎng)狗的人,遇到這樣的房子自然歡喜。
房東家的狗,確實很可愛,讓我無比想念我家的劉樂樂。
劉樂樂今年還不到2歲,中秋節(jié)前后是它2歲的生日。去年也是這個時候,我出門2周,那時真的無比無比想這只小狗崽,甚至比想我媽都想,今年的幾次出門,可能是習慣了,可能時間都不長,想得沒有那么厲害。
這次出游,是3個多禮拜,一開始幾天還可以,可看到房東家的狗,就又開始想自己的狗了。
當然,也會惦念媽媽,不過可能是因為家里有阿姨照料著,反而不會那么擔心。
可在此之前,我們也曾有長達10年的分別,從04年我上大學開始,到14年底。我在北京,她在哈爾濱。
02 年輕人不算分別的遠行
小韓在十一期間,跟我講他家給媽媽過生日,他喝多了的情形時,我特別理解,這不過又是一個年輕人出門打拼,離家在外的故事而已。
好像對于我們這些在大城市打拼的非本地人來說,這個故事都是通用的,當然,那些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人,更不用說。
在巴塞羅那接機的師傅,到西班牙這個城市也近10年了,與家里父母分離,還與孩子也分離,他跟我講為孩子申請去西班牙的事情進行了3年,今年總算是辦下來,孩子馬上就要過來了,卻已是分別了近10年了。
當然,無論怎樣的遠行都好,我們都還是有機會回家看看,只不過是聚少離多,不過是聚少離多的走過了這一生。
我們第一次分別時,飽受相思之苦,可隨著時間越來越久,好似,想念就不再那么深。
這,不就是我們漸漸在長大的過程么?!
我們有了更多的事情要做,我們有了更多的渴求希望實現(xiàn),我們有了更多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當然,我們身邊也有了更多的人。
03 我們的分別,也是他們的分別
“后來,我每次與什么人斷絕往來的時候,我都能重新體會到這種沉醉。只有在逃跑的時候,我才真的是我自己。我僅有的那些美好回憶都跟逃跑或離家出走連在一起。”
這段來自《青春咖啡館》的文字,初讀時就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們捫心自問,或許,真的,只有在一個人的時候,才更像是自己了吧。
這樣說起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無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分別”,和長輩和父母,和情侶和伴侶,和朋友和孩子,和狗主子和貓主子……
這個過程,我們在成長,那些與我們“被分別”的人其實也在成長。
哪個人在外,真的沒有一絲惦念?
我們,不過是難免在人生這趟旅途上,偶爾但卻必然著分開旅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