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銀行家最敏感的就是一個國家在沒有抵押的情況下發行貨幣,一種沒有抵押的貨幣是銀行家的天地,因為這樣就完全脫離的銀行家的控制,而從建國開始美國總統們就看出這一點,但每次要爭奪貨幣的發行權的時候,就會發生不測,杰克遜,哈里森,泰勒,林肯,等總統都是在爭取國家獨立貨幣發行權的時候被刺殺。
民選政府和金錢去那里在控制貨幣發行權這一國家戰略制高點上盡力了反復的殊死較量,當然,美國民選政府是輸了。現在美元已經牢牢被債務捆綁,也就是債務美元。美國政府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只能想美聯儲去舉債,再由美聯儲再去開動印鈔機。這里需要重視的是美聯儲是一件私人銀行,它并不會對公眾負責,它要做的就是盈利,而且這種美元債務時永遠還不清的。首先就是債務加利息已經超過市面上的貨幣流通總量。打一個比方,假設一開始市場是沒有美元的,美聯儲每借出一百美元就需要還一百零五美元,那么那個五美元怎么才能還上,那就是再次向美聯儲舉債,才能有錢去還債務,所以想要還清所有債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金權,每當有當屆的美國總統向打破這一局面的時候就會遇到層層的阻礙,甚至被暗殺。
這里的利益時超乎想象的,如果有人想阻擋私有銀行隊貨幣發行的控制,刺殺某個總統的風險確實是值得的。
這里的國家所欠下來的債務最終還是要人民去還,到2006年美國聯邦政府就已經欠下了8.6萬億美元債務,而這債務的利息也正在成倍的增長。這就造成里最大的不公,人民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卻要向銀行家間接納稅,就像是一根絞索,牢牢地套在美國人民的脖子上。
到目前為止,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為數不多有征服直接發行貨幣的國家,這樣政府和人民就節約下來巨額的利息。如果有銀行家說要提出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閩人銀行必須要用國債為抵押來發行貨幣的人民幣的話,那樣就要小心這個的銀行家了,這也是我認為中國以后可以稱為世界大國的重要因素,就是中國的貨幣發行不受國際銀行家的控制,但目前由于中國外匯的增加已經依賴于美國的消費市場,美國也變相的想中國傾注了大量的貨幣,造成中國的通貨膨脹。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為什么外匯的增加會導致國內通貨膨脹,中國的制造業向美國輸出了大量的商品,而換回的是一對美元紙片,中國的目前的貿易是逆差,也就是中國囤積了大量的美元,這些工廠得到了美元之后就會向中國銀行換回人民幣進行采購和給工人發工資,這樣就變相的增加了國內的國幣總量,簡單來說就是國內一開始沒有美元,那一個工廠賺100美元,換成800人民幣,在用八百人民幣在國內進行物資采購,相當于把八百額外的人民幣在市場進行了流通,這就造成的貨幣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