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時,小雨終于成為了大學老師

謹以此文致敬在生活困境中不妥協的人!

主人公來自我大學鄰校的老師,她的故事讓我淚流滿面。我希望她的故事能夠激勵更多的人,故寫了此文。

01? ? 小雨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

2010年的秋天,小雨正式成為了武漢某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第一次上講臺,第一次給學生上課,第一次穿著體面,第一次真正擺脫了命運。小雨淚流滿面地給家里打去了電話。

小雨出生于湖北某貧窮的農村,她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小雨的父母都是農民,靠著家里的幾畝地勉強維持生計。小雨爹雖然窮,但是一直是有個夢想,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走出農村,能夠擺脫貧窮的命運。隨著打工潮的風靡,小雨爸也跟著村里的人外出打工。家里的事都落在小雨媽的肩頭。小雨很懂事,她幫媽媽承擔家務,照顧弟弟妹妹。

小雨的成績很好,高考時小雨考上了一所本科學校。收到錄取通知書這件事讓小雨家即高興,又惆悵。讓大學時一筆不菲的費用,對于貧窮的小雨家來說,還有弟弟妹妹要上學。父親的收入僅能維持一家人的溫飽,哪里負擔的起小雨的大學費用了?

小雨思考再三,決定外出打工,支持弟弟妹妹上學。

18歲那年,小雨跟隨同鄉去了廣東的工廠。她在流水線上上著一天12個小時的班,除了每月給自己留些生活費,其余的錢都寄回家去。工廠的生活枯燥無比,每天做著重復的事情,但提供食宿,有穩定的收入對小雨家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02? 小雨的弟弟妹妹

小雨的弟弟妹妹也很懂事。爸爸和姐姐在外打工,有時過年都不能回家。兩個小孩將這些心酸都看在眼里,所以從小就知道努力,不能辜負家人的那份辛苦。

小雨的弟弟妹妹不負眾望相繼考上了大學。雖然國家有各種補助,但兩個孩子加起來一年也需要2萬的左右費用。小雨的爸爸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好了,小雨心疼父母,便讓爸爸回了家鄉,弟弟妹妹的費用又自己全部承擔。

這一做,又是五年的心酸。小雨的收入高了一些,去掉給弟弟妹妹的費用,自己還攢了一些錢。弟弟妹妹畢業后找不到不錯的工作,小雨的責任也算完成了。

03? 相親or讀書

此時的小雨已經27歲了。小雨的父母感到非常愧疚。和小雨同齡的孩子都已經有自己的小家庭了,而小雨因為家庭耽誤了這些年。小雨的家人開始給小雨介紹對象。

小雨迷茫了。難道自己只能夠找一個人湊合著一輩子嗎?難道自己要在外打工一輩子嗎?難道這一生就這樣了嗎。

不甘心,小雨不甘心。小雨想上大學。

27歲,小雨從東莞回到了武漢。小雨開始了自考的道路。小雨找了一份雙休的工作,晚上和周末她就去上課學習。接近10年沒有接觸過課本了,重新拾起來談和容易。但她是個不放棄的人,認定的目標再艱辛也要達到。2年多的時間,小雨拿到了自考的大專畢業證。

拿到專科畢業證后,小雨又自考拿到本科畢業證。然后她做了個更大的決定,考研究生。

考研的日子,小雨起的很早,早上6點起床復習,上班,下班,復習。考研的獨木橋如此難過,第一次小雨落榜了。不放棄的她繼續學習,第二年收到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通知書。

04? 成為老師

小雨的事打動了武漢的某高校。學校覺得留小雨任教。校長說:“這樣的姑娘,是難得的。年少時承擔家庭的責任,吃盡苦頭。在困苦歲月中,仍堅持自己的夢想。難能可貴。”

小雨的故事激勵了無數學生,我是其中渺小的一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