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俺想分享兩個關于“私奔”的故事。不過請慎入啊,因為俺不確定這兩個故事會不會毀掉某些小伙伴對“私奔”這個詞抱持的各種小清新幻想……
故事一
我媽媽的一個朋友,我稱作L阿姨的,在北京經營著一家小飯館。
我在北京念書期間,常常到她那兒蹭飯吃,偶爾也幫忙干些報菜單端盤子之類的小活兒。飯館很小,員工最多的時候也沒有超過十個人,而且幾乎都是自家親戚,算是“家庭檔”吧。
其中一個服務員叫珍珍,是L阿姨的外甥女兒。珍珍初中沒畢業就出來打工了,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大概也就十五歲吧。珍珍是個勤快伶俐的小姑娘,就是偶爾有點任性,容易跟人拌個嘴什么的,有一些無聊的熟客常常喜歡逗她玩兒。
小飯館的門前有一個燒烤攤,攤主是一個姓田的河北小哥,年紀可能跟我差不多吧。田小哥頭腦靈活,手腳勤快,烤串生意做得很好。但不知為什么,他總給我一種有點“賤賤的”的感覺。
小飯館和燒烤攤的地盤都處于同一個房東,因此也算是合作經營。許多客人,通常會在田小哥那兒要烤串,然后再來點兒飯館里的酒和菜,或者順序相反。田小哥跟L阿姨以及店里的員工都很熟絡,閑著的時候也會聊聊天扯扯淡什么的。
本以為只是純潔的生意伙伴關系,但特么誰想到這家伙會把我們家的小姑娘拐跑啊!
珍珍在飯館里呆了不到一年就離開了。當時她是覺得,服務員的工作沒前途,想去學點可以傍身的手藝。她說打算到廣東去學美容美發。
我也不知道珍珍到底有沒有去學洗剪吹。而再次聽到她的消息時,已經又是一年過去。L阿姨說,珍珍跟田小哥跑了。
田小哥在珍珍辭職半年后也不賣燒烤了,不知去了哪兒。后來有那么一兩個月,自稱去了廣東的珍珍突然變得杳無音信,把家里人急得團團轉。直到有一天,珍珍給L阿姨打了個電話,說她跟田小哥在一起了,而且懷孕了,他們現在在田小哥的河北老家。
聽到這個消息,L阿姨,以及飯館上下,都震驚了。
珍珍媽,也就是L阿姨的姐姐,氣得半死,在電話里哭了罵了無數次,責怪L阿姨沒看好珍珍。然而說來也無奈,除了L阿姨夫婦外,飯館里的員工基本上也都是老家來的親戚,包括珍珍的親哥哥。如果有人看出了什么,不可能瞞著。可是在這個朝夕共處團結友愛的小集體里,卻沒有一個人覺察出珍珍跟田小哥之間有過什么不對勁,難道大伙兒都是瞎的?那樣的話,曾經在店里端盤子的俺也該自戳雙目了。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珍珍在店里干活兒的時候,確實沒跟田小哥建立起什么特別的關系。而她因為厭倦了服務員的生活而離開飯館后,在一段百無聊賴的日子里,跟田小哥保持了線上聯系。QQ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只小小的企鵝能把人的寂寞和依賴都放大無數倍。終于有一天,珍珍覺得自己再也離不開這個男人了,情竇初開的少女堅信自己找到了真愛。此時對方只要再多幾句甜言蜜語山盟海誓,少女就義無返顧地踏上了私奔的路途。
好了,對于以L阿姨為代表的娘家人來說,這個事是咋發生的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立刻跟田小哥及其家人攤牌談判才是當務之急。
L阿姨夫婦約見了田小哥及其家人。
于是那天,田小哥和他的姐姐、嫂子帶著兩只肥雞來到了飯館里。L阿姨也不廢話,只是拿出了一張擬好的保證書,要田小哥簽名字摁手印寫身份證號。L阿姨對田小哥說:“你也知道,珍珍還是未成年人,我們隨時可以告你誘拐強奸的。所以你至少得把這張紙簽了,保證你不虧待珍珍,否則我們不會放過你。”田小哥來之前就很心虛,如今更是猶豫著不敢簽這個保證書。后來還是拗不過L阿姨,他嫂子和他先后簽了。
事后L阿姨說,其實這張紙只是嚇嚇他而已,她自己也知道并沒有多少法律效力。生米已成熟飯,她只希望珍珍以后能過得好一點。“他們北佬娶老婆很貴的,沒有上萬的彩禮錢都成不了。如今他得了珍珍就跟白撿似的,當然占便宜了。珍珍也是個傻的,一聲不吭就跟人跑了,被人占便宜了還不知道,萬一運氣不好遇到壞人可怎么辦!而且珍珍自己都還是個沒發育完的小孩,生娃的時候難產,要不是現在醫學發達給她剖出來了,死了都沒處說理去!”
知道這事兒的大伙兒都為珍珍嘆息,她還那樣小,才十六七歲,就這樣稀里糊涂地放棄了自己的青春,放棄了原本更多樣的人生選擇,過早地步入了為人妻母的生活。她也許算是運氣好,田小哥后來的表現一直都還算靠譜,L阿姨夫婦去河北“考察”了田家的家境,證實還過得去;倆人也帶著孩子回過幾趟娘家,珍珍的父母也漸漸接受了這個女婿。然而,若是運氣稍微差些,遇到了不好的人,挨打受罵沒飯吃,甚至被賣掉的,那可怎么辦呢?
我不知道珍珍自己有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她自己對婚后的生活似乎還比較滿意,覺得不比在娘家做姑娘的時候差。雖然整個事兒下來大家都為她感到不值,但畢竟這也是她自己的選擇,而且至少到目前為止她并沒有覺得后悔。既然如此,便祝福她吧。
只是有一件事俺不能釋懷。
俺本科畢業之前,有一天在L阿姨的飯館里,珍珍夫婦帶著女兒來玩。
“來,問娒娒好!”見了俺,珍珍對女兒說。
小家伙怯生生地縮在她媽媽懷里,有點好奇地看著俺,弱弱地叫了一聲:“娒娒好。”
“乖。”俺摸了摸她的頭,心情卻非常微妙。
科普一下,“娒娒”這個詞在我老家的方言里,是用來稱呼比自己父母年長的女性長輩的,大概跟“舅娘伯母大姨媽”差不多。
然而彼時的俺還只是個大學狗啊……媽蛋。
故事二
俺有一個遠房的堂哥,小名叫“阿六仔”的,身高跟郭小四差不多,一雙暴凸金魚眼,頭發是天生往后倒的“大背頭”發型,是整個家族里數一數二的丑男。然而,他討得老婆的經過,大概會讓許多臭屌絲羨慕嫉妒恨。
我老家那塊兒算是欠發達地區,然而北邊的貴州等地似乎比我們那兒還窮。我老家鄉下的男人們,好像常常以外出打工時泡到云貴高原的妹子為榮。俺猜測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那一帶的妹子普遍膚白人美,不像老家本地的黑矮型居多;二是窮山惡水里長大的姑娘,看著我老家這邊也覺得是四通八達的好地方了,比較愿意安心過日子。
阿六仔的老婆就是一個貴州妹子。不過他們并不是在工廠里認識的,在跟了阿六仔之前,那姑娘還是個學生妹!
不用猜了,又是QQ惹的禍。
三年前,阿六仔在廣東打工。以他的那副尊榮,估計是很難讓工廠里的妹子看上他的。寂寞的他只能在網上抒發愁緒,順便試試能不能釣到不明真相的天真妹子。
然后他竟然成功了!
俺當然不清楚他是怎么把那個還在念書的妹子騙到手的,總之幾年前我第一次見到那妹子時,她就已經挺著一個大肚子了。
我媽遠遠地指著她,對我說:“聽說她才十六歲……真是個傻姑娘啊。”
那妹子,嬌小,白,五官清秀。
她先被阿六仔搞大了肚子,然后心甘情愿地輟了學跟著他來到這個小村莊,甚至答應暫時不跟自己父母聯系。大概是阿六仔哄騙她:“現在你父母恐怕不會同意我倆的事兒。不如先瞞著他們,等孩子生下來,就不會有人反對我們在一起了。”然后她就傻傻地同意了。也許,在她的心里,她所愛的男人說什么都是對的。
于是,這個十六歲的少女,就在一個語言不通、人地兩生的村子里,在所謂的“婆家”住了下來。阿六仔的父母也很少跟這個“兒媳婦”交流,據說這妹子很少跟人講話,也不幫忙做家務,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窩在屋子里上網。
不久后,她便生下了一個女兒。阿六仔和他的家人覺得是時候認親家了,于是就讓這妹子跟娘家人聯系。
妹子的娘在電話里哭了一通。幾天后,妹子的哥哥嫂子來到了村子里,跟阿六仔和阿六仔的家人見了面。
阿六仔的家人很歡喜,因為她哥哥嫂子并沒有說什么不好的話,還塞了兩千塊紅包,說是給孩子的滿月錢。
然而哥哥嫂子回去后,妹子的父母又打來了電話,說那個紅包是給孩子的,但是阿六仔家必須給他們家補上三萬塊彩禮錢。
阿六仔的爹就說:“俺家窮,就算掘地三尺也挖不出三萬塊給你們。錢反正沒有,不高興的話你們就來把人帶回去好了。”
這個要彩禮的插曲簡直成了村里人嘴里的一個笑話。用我媽的話說,“那妹子的娘家人也是傻,早些時候不把女兒看好,等到都生兒育女了才想著要彩禮錢,怎么可能要得到?人家就算不給,你又有什么辦法?”
俺覺得,也確實是這樣的傻人家才會生出這樣的傻妹子吧。不過阿六仔的所為也是真不厚道,太不厚道了,這跟坑蒙拐騙有什么區別?
有的人半開玩笑地跟阿六仔的家人表示羨慕,說你們家沒費錢沒費事兒就得了這么個俊媳婦兒。阿六仔的便娘說道:“嗨,有什么好不好的。多少更好的姑娘講給阿六,他都不要,就非要這一個,我們也沒辦法呀。”于是這又成了另一個笑話。因為大家都知道,按照正常途徑,阿六仔有那么容易娶到老婆?
然而,人家妹子未必覺得這男人騙了她。如今,這妹子已經生了第二個孩子,阿六仔繼續到外面打工,她在村里呆著做留守媳婦兒。她依舊每天吃飯睡覺上網,對目前的生活沒有什么不滿。
此處應有嘆息,然而這口氣卻不知該從何嘆起。
我在寫下這兩個故事之前,自己心里有很多感想和評論。然而寫把故事講完后,那些感想和評論,卻沒有辦法說出來了。
只能祝故事里的兩位姑娘能夠永遠活在她們自己所認為的幸福當中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