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開學季,好多家長為了孩子上個好幼兒園、好小學、好初中、好高中,到處打聽,多方求人,清早排隊,然后悻悻而歸,繼而憤憤不平。
每次到這個時候,生活君就輕捻胡須露出迷之微笑。
為什么呢?如果你也看明白下面幾點,也就釋然了。
一、二八定律論
各行業各領域都有這個二八定律,在上學這事上也是,全國的學校好壞比例是二八,除了那些重點,剩下的八成水平差不多,小學到大學都是如此,縣級到全國范圍內的學校也是如此。對應的,學生也會在這樣的比例中分配,所以我們普通人的孩子極有可能在那普通的八成里,當然也有普通人上清華北大的,這些人在普通人中的比例最多也不超過兩成。
是的,事實就是這么殘酷,你是否做到你的領域里的二成呢?如果沒有,那你為什么覺得你的孩子能進入二成?
二,中位數理論
一百個人,肯定有前五十名,也有后五十名,你不可能永遠在前面,這跟二八定律本質一樣。而在孩子以后的生活中(跟你的生活一樣)他也可能會是后面的五十名。過分強求,不符合實際。就比如各省狀元聚集的北大光華,他們也不會每次都并列第一。
三,雞頭鳳尾論
清華大學最后十名,武漢大學前十名,你愿意做哪個?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資源會關注本校的優等生,比如保研這一個例子。恩施高中的后十名和建始一中的前十名誰更厲害?那為什么要拼命擠進恩施高中?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更精彩的人生,我們都渴望和相信通過自己的奮斗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們之所以為了孩子上學如此糾結也是希望替他規劃一條更加輕松的道路,可是我們也清楚的知道,這條路其實并不輕松。
我前面說這些不是讓大家放棄奮斗隨波逐流,而是告訴大家:
奮力而為理所應當,過于強求誠非必要,適當放棄無可厚非,隨遇而安才是真諦。
安心快樂才是根本要義,不要讓你的孩子背上本不該他承擔的過重壓力。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就分享給朋友們吧。
轉自微信公眾號“生活在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