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主通過身體上的乳腺結節,回想到生病前后家庭關系的互動,覺察到自己的病痛是因為情緒引發。因而想探尋自己壓抑情緒的源頭,從而能在照見中放下。
經過引導看到一個場景:當時很小,大概7? 8歲,自己趴在窗戶上,看其他小孩在玩,而自己不能出去,媽媽要求“學習干活”,“干活學習”,自己很羨慕,感覺到其他孩子很開心,而自己有孤立的感覺,也很壓抑,在不停地還原場景的過程中,她感覺到胃部憋悶,胳膊酸疼,心輪悶,好像溺水時的窒息感,一種莫名的無力,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當鼓勵她去向媽媽表達,表達她的需求時,她的潛意識告訴她,“不能向媽媽說,媽媽也不容易,自己沒資格這么對媽媽說,另外媽媽是強大的,自己太小了,說了也沒用,她只能把自己封殺起來”。是的,她是弱小的,她不敢向媽媽表達。
在爆破師的引導下,她慢慢放松了下來,原來在那個時候,媽媽像一棵參天大樹,自己卻是一個看不見的小黑點,這個小黑點怎敢向大樹表達需求,怎敢說出自己的不滿。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她此刻是安全的,是被允許的,她憤怒的小拳頭揮舞著,咆哮著,面對大樹,從喉輪里發出了嘶啞的聲音,“我要打你”,“我要打你”……表達她壓抑在內心深處的那團怒火。是的,她是被允許的,她是有資格的,是一個孩子需要享受而且必須去享受的童年快樂,而在那個當下,被媽媽嚴格的要求下給壓抑住。在不停地引導,訴說中小黑點拿回了自己的力量,慢慢成了黑色的柱子,再慢慢地成了一束光,跟自己融合。
“不幸福的童年需要一生來療愈”,是的,對于70年代,80年代的孩子,苦于跳出龍門時,為了生計,幫家里干活,學習是他們唯一的出路。同時干活也是他們的必修課?,F在00后,甚至10后的孩子,就像鄭強校長所說的“學習,失去了一個小男孩的自尊”。療愈正是我們需要去做的。